短柄铜钱树,又称蒙自铜钱树(中国树木分类学),蒙子刺、刺楸树(四川)。

树皮含鞣质,可提制栲胶。可作枣的砧木。

(基本信息栏参考资料)

中文名

短柄铜钱树

亚纲

蔷薇亚纲(Rosidae)

植物界

枣族(Ziziphea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拉丁学名

Paliurus orientalis

鼠李目(Rhamnales)

鼠李科(Rhamnaceae)

铜钱树属(Paliurus)

短柄铜钱树

命名者及年代

(Franch.) Hemsl.

分布区域

四川,云南

形态特征

短柄铜钱树为鼠李科的一种乔木或稀灌木,高达12米;小枝褐色或黑褐色,被毛,幼枝基部两侧具斜向直立的皮刺。叶互生,纸质,宽椭圆形、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5-10(14)厘来,宽2.5-5(7)厘米,顶端渐尖,稀圆钝,基部稍偏斜,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细钝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初时被灰白色密柔毛,后渐脱落,仅沿脉被黄色短柔毛或无毛,叶除基生三脉外,中脉两侧各有1-3条明显的侧脉;叶柄短,长3-5(8)毫米,被短柔毛。

聚伞花序腋生,仅总花梗被短柔毛,其余无毛;萼片三角形,长1.8毫米,宽1.6毫米;花瓣椭圆状匙形,长1.5毫米,宽0.8毫米;雄蕊略短于花瓣;花盘五边形或圆形,5齿裂;子房2-3室,每室具1胚珠,花柱扁平或柱状,2-3深裂。核果草帽状,具革质宽翅,红色或紫红色无毛,直径1.8-2.6厘米多果梗长1-1.7厘米,无毛,总果梗被毛或无毛。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短柄铜钱树

常生于海拔900-2200米的山地林中。

分布范围

短柄铜钱树

分布于中国云南和四川西南部。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