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自己国家,国防和军事政策的安全观念,在争取世界战略稳定的国际努力中明显地存在这两种思路的斗争。这种错误思路必然引起各种连锁反应。

术语解释

一、选题目的和现实意义

冷战结束虽然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面貌,但支配一些国家国防和军事政策的安全观念却依然没有摆脱冷战思维的束缚。所有这些,使得旧的体制观念的瓦解并没有很快被新的体制和观念所替代,世界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实际上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一过渡时期内,老的矛盾和冲突有的可能要消失,有的还将持续下去;一些过去被美苏争夺掩盖了的矛盾和冲突可能突出出来;而一些新的安全威胁可能出现,并可能对世界和平与稳定造成难以预测的强烈冲击。世界因而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大为增多,各国的安全观念以及对未来威胁的估计都正经历深刻的变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世界能否在激烈变动中继续保持新的战略稳定是各国特别是各个大国所关心的一件大事。当前值得注意的是在争取世界战略稳定的国际努力中明显地存在这两种思路的斗争。一种是以美国布什政府为代表的思路,按照这一思路,它要利用当前对其有利的条件,无限地扩大对别国的军事优势,以此为基础建立以它为主导的战略稳定,实际上是破坏世界战略平衡和稳定。美国通过单方面扩大军事优势、谋求独家绝对安全而丝毫不顾及对别国安全利益影响的做法,实际上是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别国的不安全的基础之上。它把冷战时期战略稳定中应该扬弃的东西保留下来,而把应该仍然保留和发展的东西抛弃掉了。这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国际社会极大的关注和不安。它不但不可能使世界走向新的战略稳定,而且必然引起各种连锁反应,连业已建立起来的、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许多国际军控机制都有可能付之东流。世界将处于更加无序和不稳定的状态。这对世界的和平和稳定是一个极大的破坏,对美国的安全利益也并不有利。与美国的做法相反,国际社会正努力往一种新的安全观寻求建立新的战略稳定。按照这种新的安全观,建立持久的战略稳定必须寻求一条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国际合作的道路。这一思路强调:当前的世界尽管有着许多矛盾和冲突,但是各国战略利益的相似和相同之处要多于它们的分歧和争端。尤其是各国在新形势下正面临许多新的威胁。因此,世界的和平和各国的安全只能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来实现。未来的世界战略稳定也只能通过各国在加强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逐步地建立。这里,加强大国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具有特殊的意义。真正消除美俄在核力量方面的相互钳制的恐怖平衡状态,只能走核裁军的道路,即首先由美俄两家对自己的核武库进行真正大幅度地、难以逆转的削减和销毁,从而为所有核国家进一步进行核裁军创造必要的条件,直至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所有核武器。冷战后的新形势还决定了未来的战略稳定不再仅仅局限在军事的范围,它将是一个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既牵涉到全球性又牵涉到地区性问题的综合性的概念。今后世界面临的足以破坏战略稳定的许多威胁,实际上有着更加深刻和广泛多层次的原因,单靠军事手段非但难以解决问题,有时甚至还适得其反。当前尤其应注意的是,课题研究现状及其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二、课题取得的成果

最早推崇均势理论的现实主义鼻祖汉斯·摩根索。他认为若干国家为了寻求权势所进行的斗争必然会导致一种称为“均势”局;均势是维持和平的手段和主权国家间必不可少的稳定关系。

传统主义学派和现实主义学派一样也强调均势理论的重要性,认为各国安危均系于均势,均势是世界范围内分散的体系,充满角逐和争斗,是一项非常慎重的政策。

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热病上到均势理论的不足,成为均势理论的修正派,该派认为,在力量不完全均衡的情况下,集体安全比均势更显得重要,前者强调国家只不过是国际关系的行为者之一,反对均势理论视国家为唯一的行为者;强调联系和沟通。

后期的新现实主义学派基本上沿袭了现实主义和传统主义关于均势的观点,认为均势理论仍然适用,国际社会中各种力量对比的变化,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更应强调国际联系,强调各国相互依存;还认为均势只适用于政治和军事方面,而现在国际关系的内容广泛多了,除了政治和军事外,经济和伦理也越来越突出,但均势理论无法解释如此广泛的内容。

纵观历史,国际社会是在霸权和均势状态交替发展起来的,所以均势理论仍然是稳定的,国际社会的主要手段之一,均势理论还会起重要的作用。

三、课题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课题主要分析了在核均势以及核扩散的条件下,国际形势的一些变化和发展,以及紧靠核武器的发展最近成果对国际的发展。以核态势、核裁军以及原有的游戏规则在将打破的前提下,各个国家有着各自的打算。有的国家努力的发展自己的核武器来保障自己的安全。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则是要扩大核优势确保自己的核威慑,这样的形势下,国际社会的和平势力为了国际社会的和平,在努力的改变这种局面,构建梦想的国际社会。

四、课题的趋势预测

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带来的贫富差距拉大和南北矛盾的加剧,可能将成为引发世界和地区动荡不安的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将是实现世界战略稳定的一个关键步骤。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着更大责任。多极化形势的发展也要求建立世界未来的战略稳定需要国际社会成员在更大范围内的集体参与,使得每一个国家在新的战略框架里都有充分的安全感。特别是在解决地区争端的国际努力中,不能由一个大国或者大国集团说了算。为此,联合国在今后建立战略稳定的工作中仍可能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批评说,这种通过多边的合作的途径建立新的全球战略稳定也许过于理想化了。面对当前的现实,似乎很难实现。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应成为人们放弃争取一个更为稳定和安全的世界的理由。毕竟,冷战时期美苏经过了反复的较量以及国际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花了20多年的时间才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建立起一个较为持久的战略稳定局面。没有人设想,冷战结束刚刚10年,当世界还处于动荡的过渡时期中时国际社会就能建立持久的战略稳定。但是,如果我们现在就不为未来新的全球战略稳定创造条件,争取逐步建立一个新的战略框架,使得世界每一个国家在其中都有充足的安全感,那么,我们今天担心的危险就会变成明天的现实。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看,随着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各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共同的利益,面临越来越多的共同威胁,一国的安全已不可能和其他国家的安全截然分开。从长远看,加强国际合作是维护国际战略稳定和各国安全的正确途径。关键是要转变观念,并且接受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一个成员都有权力享有安全,也有义务尊重别国的安全。

[内容提要]:均势是存在于国际关系中一种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形式,它的存在会在一定的时期内稳定国际社会的原有的秩序和规则,这是一种实力的体现。到了现代,核武器的运用,使得原有的均势发生了一些较为深刻的变化,它会在一定的条件下,作用足以大到整个国家的整体实力,于是,许多学者都认为,二战以来的和平是建立在核威慑下的和平,这种和平也被人称为是一种恐怖和平,但这还是和平的社会。随着核武器的常规化,核武器使用的门栏正在降低,核走向全球的趋势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怎么样才能维持国际社会的和平?怎么样防止核扩散?这都是摆在世人面前的问题。

[关键词]:核均势核扩散后核时代

一、均势

1、均势

均势是一种分析概念,反映国家政治中权力均衡和不均衡的各种态势及其权力态度转变的各种结果。均势里的要旨是指在国际政治中,实力超群的强国会促使和导致其他国家的制衡。其根据在于:(1)单级世界体系本身就为自己种下了祸根,因为如果一个国家的霸权不受到制衡,它就会产生有利于新大国诞生的环境。(2)新大国加入国际体系,会削弱霸权国家的相对权力,并最终使霸权国家失去自己的权力优势。

同时,在对均势涵义的见解中,可以看到均势理论的一些特征:首先,均势理论的基本目标是“寻求权势”。一个国家要想在国家社会中立足,并取得举足轻重的发言权,就要使自己取得的优势更多,更大,能够与同一时代的一流强国并驾齐趋。寻求权势必然导致矛盾,引发冲突和战争。当敌对双方都无力征服对方时,就需要维持现状,确保稳定,“防止一国控制并危害别国的安全”。所以,均势又是一种手段,是为了对付敌对国家;而作为一种政策,是权宜之计,目的是通过暂时的均衡寻求权势。

其次,实力是均势的基础,所以均势又被称为“实力均势”。均势本身是建立在各国实力大致均等的基础之上,当一个国家的实力还不足以称霸一方乃至全球时,就会求助于均势,来维持既得利益,同时努力增强自己的实力,通过均势寻求优势和霸权;而当其实力相对强大,足以称霸一方时,他就会明里、暗里的抛弃均势政策。以均势阻止别国称霸,相反地,视均势为谋求霸权的工具,这就是问题的实质。

再次,随机的变换联盟是实施均势的重要手段。均势要求一国与不同国家结成同盟,以在国际权力分配中取得有利地位,维护自身的利益,防止别国称霸。但是有关国家实力的发展是不均衡的,相互间的利害关系也是不断变化地,所以联盟也要随机变化。基辛格在评价俾斯麦的均势手段时曾提出过关于联盟变换的四条发人深省的原则:(1)首先对实力的对比要有正确的估计;(2)对敌国要绝对的残忍无情;(3)需要有一个容纳这项站略的国内组织和机构;(4)遵循“既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的原则。

2、欧洲均势

欧洲均势是指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指1814-1815维也纳会议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时期被称为欧洲的”和平世纪“。但这种均势不是全球性的,仅局限与欧洲。在欧洲建立的均势主要表现出以英国、法国、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的美好一流强国和二流强国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关系。包括第三国家的结盟关系;也有打破一个强大的霸权国家之后的利益妥协体系;还有新兴的大国与传统强国所建立的平衡体系。主要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打破法兰西帝国建立的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现大体上有两个内容:一是法国的国内秩序;二是防止法国称霸以及法国周边的领土安排。这样,维也纳体系的轮廓就显露出来了,包括各国国内的正统秩序,以及各国之间的,叶柄是大国之间的均势秩序,尤其是领土均势秩序。所以,维也纳体系的运转,也基本上包含的两层含义:维持大国的均势和平,首先是领土现状;保卫正统秩序。维也纳体系运转的主要表现是所谓的欧洲协调。

在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的进一步发展,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发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在经过欧洲革命后,维也纳体系也走道了尽头,取而代之的是俾斯麦体系。俾斯麦体系是一种高度集权型的国家体系,在这体系之外的国家则处于分散状态。这一体系的形成,使得欧洲的国家关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70年代后欧洲的国家形势更加紧张,更加的错综复杂。德国从维护本国的领土出发,尽可能的孤立法国,防止欧洲其他大国与法国结盟,在与英国不可能取得结盟的情况下,俾斯麦认为关键是要处理好德、俄、奥三国的关系。但随着争夺殖民地和欧洲的领土已经政治利益的矛盾,三皇联盟出现了裂痕。随着德、俄矛盾的加剧,加快了法国与俄国的接近,最终走在一起,结成了法俄同盟,这就标志着俾斯麦体系的终结。

德国走向追求世界霸权的过程中,与老牌的殖民地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各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纷纷寻求能对抗或牵制他国的盟国,转向与他国签订军事同盟,这样愈演愈烈的局势下,逐渐的形成了英、法、俄集团与德奥集团相对峙的两极均势体现。这种两极均势体系是以利益冲突的利害关系相结盟,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实力外交。就连一向以欧洲事务制衡者自居的英国都被卷入了近来。新老帝国主义在全球利益的冲突下,均势格局逐渐的安生了变化。由传统的欧洲均势向世界均势的转变。两大均势集团都在加紧备战,战争一触及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便是这种均势体制的后果。

3、冷战均势

冷战均势亦被称为雅尔塔体系下的美苏争霸的局面,主要是从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这种均势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核均势的特征:

(1)、这种均势体制主要是以两种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不同而形成的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上明显对立,相互攻击。

(2)这种均势同样以军事等综合实力为支撑,在世界范围内分享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国际上就形成了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西方和东方两大阵营。它们在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对立。但美苏在严重对抗的同时也存在“并不完全是对抗的关系”(注:劳伦斯·弗里德曼:《核战略的演变》,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7页。)。其表现是“当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与潜在敌国的军事力量处于对峙状态时,它必须在明里暗里与对手相互配合,以求避免出现无法挽回的危机,也避免虚惊或误解对方的意图。”(注:托马斯·谢林和莫顿·霍尔珀林:《战略和军备控制》,纽约20世纪基金会1961年版,第1~2页。)美苏两国对世界霸权的争夺和妥协主导着全球局势的基本走向。

(3)这种均势是建立在核均势的基础之上的,核武器属于军事武器的一种,但由于其巨大的破坏力,打破了传统均势的定义。因为一旦使用核武器,不仅仅是战争双方的问题,而是地球存灭的问题,如果一场战争到了这种程度,那么不管是有什么样的理由,交战都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所以这种恐怖的均势正是而站以来总体和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人说二战后的世界和平基本上是一种核均势基础上的和平。这种和平被人们称为“恐怖和平”,因为人们迄今为止数十年一直生存在一个足以毁灭整个人类文明的巨大的“核火药桶”之上。尽管如此,这个火药桶并没有引爆,是核威慑战略阻止了它的引爆,而最有影响的核威慑战略就是“相互确保摧毁”战略。这一战略的框架是:其一,核武器具有史无前例的巨大毁伤力;其二,由于运载工具的发展,对战略核武器的袭击至今为止是不可防御的,是真正的“有矛无盾”;其三,第一次核打击会招来惩罚性核打击,结果势必是“互相交换的自杀”;其四,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使美苏两家的核武库已经发展到足以摧毁世界的程度。

基辛格对于二站的均势,特别是核均势有独到的研究之处。他认为:过去衡量均势的传统、标准是看领土,一国靠实力征服别国的领土,只要制止这种领土扩张就可以维持均势。现在不同了,实力的增强可在一国领土范围内实现,如发展核武器所增加的实力和影响要比领土扩张大得多,所以有必要分析核时代的均势理论有那些新的内容。基辛格的看法是:(1)明确国家利益是什么,这仍然是均势理论的出发点;(2)要分析核条件下军事力量的性质,这是实力的基础;(3)要处理好核力量和政治影响的关系;(4)要分析核力量的优势和差距;(5)注意核武器的运用和发展;(6)要重视核军备战略的研究。当代的均势是一种复合均势,均势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呈现核竞争和核对峙。

4、欧洲均势和冷战均势的比较

(1)欧洲均势只是一种简单的均势,而冷战均势是一种复杂均势;欧洲的均势是局限于欧洲地区性大国为争夺各种利益,最主要的是领土,其次是贸易、政治利益等。而冷战均势则是卷席了全世界,亦包含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政治、军事、经济等,变成了一个“军事上的两极和政治上的多极”的局面。

(2)冷战均势中的核威慑和核均势改变了传统的均势局面,把核武器的威力和射程两种可能性在一起,使原子弹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现象:即军事力量的威力与其大小,现已经没有关系。在以往,要想毁灭汉堡,必须出动1000架飞机;要想毁灭柏林,就必须使用一个军团的火炮。而现在毁灭这样的一座城市,只要一架飞机或一枚导弹。

虽然良种均势所产生的背景是不同的,但深究起来,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维持一种均势是一方的实力不足以到完全消灭或压倒性的优势时,采用一种制约对方的一种体制,一起在一种表面和平的基础之上争取更多的利益来增加自己的发言权。不管核武器的威力有多大,其实质仍然是在为国家利益服务。只是让其战争的爆发的心理和规模程度上打下了一个恐怖的心理而已。核均势的存在。在欧洲均势中,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总是导致大国或联盟关系的分化和重组,并且常常借助暴力和战争来实现这种分化和重组,因此,均势体系的破坏或重建过程常常伴随着大规模战争。核武器的出现和扩散,它巨大的毁灭性对大国政策产生一种威慑作用,特别是美苏双方都拥有确保摧毁对方的能力,双方总是尽量避免正面冲突或危机升级。

二、在当前核均势下,国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随着核武器的研究成功。距今现在有60多年了,核武器也发生了一些较为深刻的变化、,一般认为核武器的破坏力巨大,谁都不敢贸然使用,它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这种看法已经过时了。核武器共有四代。第一代是用轴或钚制的造的原子弹,制造这种原子弹的技术,从互联网上就能查到。第二代是氢弹。这种武器技术已成熟,再要突破不太可能。第三代是效应经过“剪裁”或增强的核弹,即减弱某种效应而增强另一种效应的武器。如增强辐射弹、电磁脉冲弹、核爆炸激励的定向能武器等。第四代是如今的核武器。它以原子武器的原理为基础,所用的关键研究是惯性约束聚变装置,其发展不受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限制。在军事上,这类武器不产生剩余核辐射,因此可以作为“常规武器”使用。在现代历史上,或者说有史以来,核武器的出现是其中最巨大的变化,然而,在核武器时代,自助仍然是伙计政治的主要特点。核武器的出现确实改变了一些国家维护自己安全以及其他国家提供安全保障的方式,但是,核武器并未改变国际政治体系的无政府结构。

由于核武器的威力巨大,核威慑的作用仍然存在,在有核国家虽然一再承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使用核武器,但其核武器的存在仍然有其潜在的威慑作用。核武器作为一个安全的保障,各个国家都回有意无意的发展自己的核计划。除了当前有限的几个国家拥有核武器之外,现在已经有一批的国家已经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核扩散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社会关系日益关注的问题。

1、当前国际新格局的核态势

(1)美俄等大国要“先发制人”。美国在阻止大规模的侵略、预防战争升级、防止全面核战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要应对新的安全环境,必须继续借重核武器的威慑效应,提出“先发制人”的国家安全战略,抛出核常规进攻力量、主动与被动的防御力量、反应灵敏的国防基础结构相结合的新“三位一体”战略构想;在核力量建设上由过去强调保持战略力量平衡向竭力夺取全面核优势转变;在核力量的运用上列举发动核攻击的条件、时机和对象,从而将核力量的运用由模糊化转向清晰化,将核威慑范围扩大到无核国家和地区,降低核武器的使用“门槛”。

俄罗斯为应对北约东扩和新的安全环境,几次调整其军事战略及核战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应对北约东扩和新的安全环境,几次调整其军事战略及核战略。俄罗斯正式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认为核武器是保护自己军事安全最可行的工具,重申决不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利,具体设定俄罗斯在平时与战时使用核武器的条件与时机,强调应通过核威慑防止核大战和大规模战争的爆发,以达到维护国家安全和保持大国地位的目的。

英、法两国也对自己的核战略进行调整。英国改变过去只对苏联的单一性,要继续重视对北约核力量的支持作用和在美国核力量中的补充作用,并保留启动英国核力量的支配使用权和危机状态下的率先使用权。在美俄调整核战略之后,法国也对核战略进行大幅调整,引入“先发制人”核打击思想,认为应对潜在对手的压力和来自生化武器威胁,核武器已经不是单纯的核报复手段,而是法国国家安全的重要“预防威慑性措施”。

中国掌握了核武器,一举打破了核垄断后,世界爆发大战的危险再次被遏制,核大战的危险处于相对静态的矛盾对抗中。全球核武器的均势,造就了危险中的和平。由于超级大国的核垄断被打破,因此,任何一个有核国家都不能轻举妄动,尤其不能轻而易举发动世界性的战争。

核武器逐渐流向世界不稳定的地区。某些霸权主义国家在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惜发动局部战争,使用在国际原子机构规定的范围之外的但有改进的核武器,如,贫铀弹等。核辐射向世界扩散。在这种情况下,无核国家意识到核武器的重要性,建立自己发展核武器的计划,来保障自己国家的安全。

(2)冷战时形成的“核禁忌”被打破。冷战时代的高当量核武器,既造就最典型的核威慑形态,也使核武器的使用受到严重限制。为走出这一困境,世界主要核大国开始改变自己的核力量结构,如裁减储存时间过长的多余核弹头,调整海基、陆基、空基的力量结构比例,淘汰技术性能相对落后的运载工具。他们不断改进现有核武器,用非核技术发展新型核武器或生产替代产品。现在,主要核大国在不断完善中子弹、冲击波弹、钻地核弹头、电磁脉冲弹等第三代核武器的同时,己开始加紧对金属氢、反物质弹等第四代核武器的研究探索,期望以这种核常相融、威慑与实战相统一、更为可信的新型武器去巩固和确保自己的核优势。这些新型核武器大都具有当量小、机动强、实战化的特点。它们的功能设计也是为了完成某种特殊的任务而不是大规模毁伤,如中子弹能对人员进行杀伤而对物质、装备破坏不大;钻地核武器可对藏匿于地下的指挥中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工事等有效摧毁;核电磁脉冲弹不仅可用于毁伤通信指挥系统,还可远距离破坏导弹、弹头、卫星、飞船等内部电子线路。新型核武器由于不用传统核爆炸即可释放大量核能,产生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而核污染较小,因而其发展有可能逃避相关条约的限制。主要核大国新型核武器的发展所具有的核常融合的特征,有可能打破冷战时期形成的“核禁忌”,大大增加被用于未来战场的危险性。

(3)核裁军总体陷于停顿状态。近年来,美国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加速发展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相继进行多次核试验,无疑对国际核军备控制进程带来严重冲击,也使控制与发展的争斗更加激烈。在这种形势下,世界核军备控制与裁军更为步履维艰。一是人们对美国的核裁军是否真诚表示怀疑。美国宣称将保留而不是销毁裁减下来的核弹头,而且还要发展低当量新型核武,伺机恢复核试验,降低核武器使用的门槛。二是国际核军备控制有可能由防止核扩散机制向遏制、控制和打击核扩散行为转变。2003年,美国提出“防扩散安全倡议”,企图以全球反扩散联盟的模式来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以军事手段解决扩散问题,这必将影响多边国际军控合作。三是核裁军“中间步骤”起步艰难。为了响应国际社会要求有核国家裁军的呼声,实际加快核裁军进程,一些军控学者提出核裁军“中间步骤”概念,即将互不瞄准、解除戒备状态、导弹头体失配、取消作战状态作为裁军的“中间步骤”,以推动核裁军。目前,核裁军总体还陷于停顿状态,如果核裁军“中间步骤”真的成为核裁军的实际议程,如何落实与核查也会困难重重。

(4)核扩散暗潮涌动。现在,国际核扩散暗潮涌动,形势严峻。比如,核恐怖主义问题、一些国家被发现的核计划问题、核材料和核技术的地下黑市问题、更容易得到核技术问题等等。许多非核国家把核武器看作是获得安全的重要保障,因而具有获得核武器强烈冲动。印度、巴基斯坦于1998年先后进行多次核试爆,朝鲜核危机、伊朗核问题也日益复杂化尖锐化,还有一些国家的核计划被曝光。日本政府虽宣称坚持“无核三原则”,但其极右政客多次放言要发展核武器,值得世人警惕。

2、国际关系的变化

这些年,随着恐怖活动的兴起,成为国际社会大国之间新的战略利益的交汇点。中美关系明显改善,中欧关系、中俄关系也得到加强。在大国关系中,对抗的因素大大减少,合作协调的因素有所增加。大国之间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态势和突出特点。

(1)、世界仍然是处于“一超多强”的格局。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或“超强国”,并企图长期维持其“一超独霸”的地位和实现“单极世界”。与此同时,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虽然遭遇艰难曲折,但仍继续向前发展。美国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微电子技术和太空技术等多数高新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由于这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美国在未来经济发展上仍具有相当的潜力。

尽管这几年来,美国的经济发展缓慢,但仍处于经济的增长时期。加上远有的雄厚的底子。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明显,加上大力开发新的军事武器,美国将它们作为实现国家战略意图和政治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其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但另一方面,美国也将面临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越来越大的制约。欧盟和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不仅将有力推动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而且将促进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同时,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世界上的主要潮流之一。广大中小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主要力量。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呼应,成为制约美国“单极化”战略的有力因素。

(2)、以一系列军备控制协议和条约为框架。在冷战时期,国际上签署了一系列军备控制协议和条约,形成了对各国有某种约束力的机制和一个较为清晰的战略框架。这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美苏为保持核均势而签署的双边条约和协定。第二部分是为防止核武器扩散而签署的条约,包括《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等。后一部分对无核武器国家带有歧视成分,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对在国际范围内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防止核扩散体系起了重大作用,有利于减少世界上核污染和核战争的危险。由于美苏冷战的结束,冷战时期大国战略稳定框架中的一些内在矛盾不再存在,它的政治基础已经消失,理论基础也不再适用。但由一系列军备控制协议和条约形成的对各国有某种约束力的国际机制在冷战后时期仍然在世界上发挥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促进核裁军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努力,国际社会已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军控与裁军法律体系。作为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全球总体安全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增强了国际关系的可预测性,为维护国际和平、安全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世界进入“后核时代”。后核时代,就是以往核均势被打破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发达国家虽然放弃了制定长期核战争的计划,减少了核武器的数量,却扩大了打击目标清单。发达国家还认为,在敌人使用生化武器袭击之后,就可以使用核武器还击。美军仍应准备用核武器袭击俄罗斯的军方和非军方领导机构以及核部队。美国将继续核武器作为在“不定期的未来”的国家安全的基石,美国将继续保有轰炸机、陆基导弹和潜载导弹三位一体的核力量。英法是中等核国家,跟美俄一样,也都没有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力。即使美俄按已签订的条约,世界上仍将存在核弹头7200至7700枚,足以反复毁灭地球多次。另外,核俱乐部仍在扩大。起码有44个国家具有生产核武器的能力和愿望。随着能源紧张,核技术的运用更加普遍。拥有核电站的国家越来越多。从核反应堆开始运转到制造出原子弹,只需三四年时间。所以。“偶然”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增加了。

(4)国家安全观念的改变。由于核武器使用的门滥降低,核武器的常规化,使得原来的一旦拥有了核武器,就有了威慑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有核国家为了对付这种局面,发展现代化的核武器,主要是第四代的核武器,而无核的国家也为了确保国家的安全,利用核能利用,变相的发展核武器。现在的朝鲜的核危机、伊朗的核问题正是这种体现。

(5)非国家行为者挑战主权国家成为影响国际战略形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在国际安全和政治领域最突出的是恐怖主义。非传统安全威胁特别是恐怖主义在国际上的影响突出起来。非对称性战争成为战争的主要形式之一,以美军为主的联军与塔利班和本·拉登进行的阿富汗战争实际上就是这种形式的战争。国际战略形势的这些新特点促使大国进一步加强合作来应对新的威胁和挑战。

三、在核扩散下,国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国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理由之一是防止核扩散,即“通过明确表示决心部署针对各种射程弹道导弹的防御系统而使这些国家明白,将导弹用作恐吓和军事手段很可能是徒劳的,从而可能促使其放弃弹道导弹项目。”事实可能恰恰相反,由于突破导弹防御系统,最经济、最容易的方式仍然是发展先进的弹道导弹,由于美国退出《反导条约》这样的行为,正在动摇世界防核扩散的机制,美国的计划将不是抑制而是加剧核扩散过程。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警告过,在核裁军方面的最新挑战是“在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方面越来越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很可能导致新的军备竞赛,导致核裁军和核不扩散方面的倒退。”近年核材料走私、核科技人员流失、核武器技术扩散不断加剧的情况,就很说明问题。现在,除原来的有核国家外,印度、巴基斯坦公开进行了核实验,以色列、南非、伊朗等国家和地区的核潜力也不容忽视。尽管近年来,许多《核不扩散条约》缔约国和非政府组织仍在不懈努力,并在形成国际压力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核扩散恶化的势头并没有根本扭转。同时,世界新军事技术革命正在为核武器的更新换代提供动力,核武器已发展到第四代,核武器小型化,导弹命中精度、机动性和突防能力也明显提高。核扩散加上核武器技术的发展使得核武器在未来战场上使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人们认为,与冷战时期相比,核战争的危险性不是减小而是增大了。总的来看,美国的新国家安全战略并没有摆脱冷战思维的束缚。它构建导弹防御系统,追求绝对军事优势,借反恐之名行谋霸之实,终是冷战“遗风”。其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自冷战至今都梦寐以求的——建立独霸天下的单极格局。美国的新国家安全战略势必严重冲击当今的世界格局,也必然遭到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抵制。并且可能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美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库和最雄厚的军事实力,仍然谋求攻防兼备、更加强大的战略力量。这说明在两极格局瓦解10多年的今天,布什政府已不再考虑维护战略力量的均衡和稳定,而是追求军事上的绝对优势。这必然严重改变世界军事实力的对比,导致战略均势的瓦解。根据均势原理和历史经验,失衡必然刺激各方,以形成新的平衡。因此,新一轮军备竞赛看来在所难免。当然,这不太可能是那种人们熟悉的两极格局下的“水涨船高”式的较量,各国也不会重蹈苏联覆辙而卷入代价昂贵的直接对抗。这将是一种单极对多极错综复杂的竞争。事实上,世界各国正在借助于新军事技术革命的动力,依托自身的综合国力,发展高技术装备,深化军事调整,加强军事实力,力求做到“自保”。冷战后一度下降的世界军费开支,近年又迅速上升即是一个明显的信号。美国新国家安全战略的出台,必将加剧这一趋势。

冷战后,主要的核大国,美俄两国已经不是你死我活的对手了,但双方在目前看来,还做不到达成协议来销毁他们的核武器。主要是因为:1)主要大国在力量和利益基本平衡和妥协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稳定的相互关系;(2)它们由于各自的利益或共同的利益都愿意在一个较长时期中维持这种相互关系,没有足够的刺激因素促使它们用武力改变它;(3)使这种战略稳定机制化,形成一个能为各方接受的框架,包括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国际协定或条约。

在这种形势下,国际关系将走向何方?是等待核大战的全面爆发,还是各国共同努力,维持现有的“一超多强”的局面,控制大战的发生。中国政府认为:

主张维护安全需要有新观念,一直在提倡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以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信任、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安全为宗旨的新安全观。这个新安全观应该成为构建新世纪大国战略稳定框架的理论基础。第一,互信是指大国间应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摈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通过建立各种信任和安全措施,增加相互信任,做到互不敌视、互不猜疑。第二,互利是指大国应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互相尊重对方的安全利益,在实现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时,为对方安全创造条件,实现共同安全。第三,平等是指国家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干涉别国内政,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第四,协作是指大国应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消除隐患,以和平方式解决争议,防止战争和冲突的发生。总起来说,新的战略稳定框架的理论基础应是合作安全、综合安全、协调安全和共同安全。同时,新的战略稳定框架不仅应处理核武器与导弹防御系统等传统战略安全问题,而且也应使大国通过有效机制在反对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地区安全和跨国安全问题等方面进行合作。

那么在冷战结束后,人类在即将跨入21世纪的门槛之时,究竟希望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际战略格局呢?展望21世纪,我们可以自信地断言人类必将会在“和平与发展”这一全新的历史主题下,共创一个多极化战略格局的新世界。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预言,主要是基于对世界战略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一方面,两极对抗的战略格局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的主导地位,但它却在本世纪末的大变革中终于被打破了。这次两极格局的解体与本世纪前半期的两次对抗性战略格局的解体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两次解体是世界大战的最终结果,而这次解体却不是世界大战的结果,它是世界和平力量通过国际斗争战胜了战争力量的最终结果。因此,其最终的发展趋势必将是走向人类的全面和平。另一方面,两极对抗战略格局的最终解体,必然导致世界各种力量进行新的一轮分化组合,但这一次世界力量的大分化、大改组既不同于在热战形势下对战争主题的追求,也不同于在冷战形势下对革命主题的追求,而是人类在对自身命运进行了深刻反省后的一次质的飞跃,是对“和平与发展”这一历史主题的追求,它是世界和平力量的胜利、是人类自身正在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其三,两极格局解体后,虽然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世界的力量中心已经开始由过去的“两极力量中心”向“多极力量中心”发生转移,出现了中以中国、俄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新的力量中心,且各力量中心之间的相互制衡作用逐渐增大。四是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提高,各地区的安全机制已经逐步开始形成,并为多极化战略格局的形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正是基于上述的分析判断,我们才有理由坚信多极化战略格局是保证21世纪和平与发展这一历史主题的基本要求。同时,我们也应该坚信:20世纪末两极对抗战略格局的解体是其形成的必要的前提条件,而最终构成这一多极化战略格局的各极国家和集团在军事上是否采取防御性的战略及世界和平力量是否占据主导地位,则是其能否最终形成的最为重要的安全保证。这也许就是20世纪的人类留给新世纪人类的最重要的战略遗产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