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袖,汉语词语,拼音是jiàn xiù,起源于北方民族的服饰。该词语由清后期产生,古称为窄袖。北方民族服饰以箭袖居多,且寒冷地区的袖缘大多宽厚。宽厚袖缘容易上翻,便于骑射和劳作,把袖缘放下可以保暖。明代北方地区的出行佣中亦有此表现。因为袖口窄小,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颇为方便,也易于保暖。所以,千百年后,从军服,官服到百姓常服,箭袖广为流传,成为汉服的一种袖制。所以,宽硬袖缘并非满族特有,箭袖和马蹄袖是需要区别开来的。这个词语在《红楼梦》第十五回中出现过。

中文名

箭袖

应用学科

语文

适用领域

纺织

来源

北方民族服饰

拼音

jiàn xiù

形态类型

箭袖

箭袖的大致形态从袖根到袖口逐渐收紧。胡服的箭袖通常会有一个宽厚的袖缘,而汉服的箭袖一般没有袖缘或袖缘比较窄。

词语记载

《红楼梦》第十五回:“见 宝玉 戴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花月痕》第四二回:“有个垂髻女子,上身穿件箭袖对襟,鱼鳞文金黄色的短袄,下系绿色两片马裙。”参见“箭衣”。

明 叶绍袁 《痛史·启祯记闻录》:“抚按有司申饬,衣帽有不能备营帽箭衣者,许令黑帽缀以红缨,常服改为箭袖。”《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内中走出一个人来,头带一顶武士巾,身穿一件青绢箭衣。”清 洪升 《长生殿·贿权》:“浄扮 安禄山 箭衣氊帽上。”《中国歌谣资料·沪谚外编·山歌》:“前 清 时代,箭衣装起皮髚袖,蒙茸细毛都湿透,淋漓尽致,无伸无缩,出门口,自家不规矩,恶作剧一场,只闷受。”

种类区别

箭袖

箭袖和马蹄袖是两种不同的袖制。将箭袖和马蹄袖混为一谈是最常见的认知错误。满族的马蹄袖是在传统的箭袖基础上发展而来,把箭袖的袖缘改为马蹄状,也是马蹄袖名字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