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派是豫剧文小生表演泰斗王素君创立的豫剧小生艺术流派。王素君是豫剧界少有的“生旦两门抱”的全才演员,她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并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王派小生艺术,以独特的艺术成就和高尚的艺德为戏曲事业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中文名

王派

人物作品

王金豆借粮

相关人物

王素君

释义

豫剧文小生表演泰斗王素君创立的豫剧小生艺术流派

剧种

豫剧

行当

小生

特点

嗓音宽厚清醇,略带鼻音

简要介绍

豫剧文小生表演泰斗王素君原工旦行,其扮演的苏三、祝英台、刘兰芝(《孔雀东南飞》)以及小二姐,均属上乘佳品。1953年,自在《陈妙常》一剧中反串小生潘必正,引起轰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遂成生行能手,是豫剧界少有的“生旦两门抱”的全才演员。

王素君原从沙河调老艺人曹金瑞学戏,后又得杨金玉、杨凤书(即大憋妞)、管玉田、张子林、娄凤桐、赵清和、桑振君等祥符名家指点。特别是与豫剧名旦王秀兰、王敬先长期合作近20年,被誉为“汴京三王”。1960年调河南省豫剧院,长期与常香玉跨刀,口碑日盛,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王派小生艺术。[1]

艺术特色

王素君剧照

王派小生的声腔特色首先得力于她那条很有特点的嗓子:音域不高,但宽厚清醇,略带些鼻音,沙沙儿的,甜甜儿的。听她的唱,可以让你联想起越剧中的尹桂芳、京剧中的程砚秋、黄梅戏中的王少舫。同是一样旋律,但只要从她口中吟出,便别具一番特殊的风味。她能唱出潘生的潇洒、张珙的痴情、王金豆的憨厚、吕蒙正的迂腐。它能在《小二姐做梦》这个独角戏中,一口气唱上50分钟,并能运用花旦、青衣、彩旦、小生、小丑、老旦六种行当的程式艺术,唱出小二姐、刘二姐、母亲、嫂子、哥哥、新郎、娶客婆、小姑子及轿夫等10余人的鲜活形象。

王素君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那就是她能“反宾为主”,把配角唱成主演,靠的是她那潇洒自如、出神入化的表演。比如《陈妙常》这出古典名剧,在川剧是以旦角为主演的。移植到豫剧后,先是以生旦并重,但后因王素君在剧中的出色演技,使潘必正这个人物光彩照人。到河南省一团后,该剧便只好以《必正与妙常》的剧名贴演,成为以小生挑梁主演的王派经典剧目了。再如,她调河南省豫剧院后,经常为常香玉配戏,但给常香玉配戏往往是要充当“悲剧角色”的,因为常香玉在舞台上的光彩,是会让观众无心再观顾其他角色的表演的。然而,王素君将这个“悲剧角色”演成喜剧:一出《花木兰》常香玉演后半场,王素君演前半场,王素君同样能获得掌声;一部《拷红》,张君瑞的艺术形象与红娘相映生辉,双璧鼎立。[2]

代表剧目

王素君在演出许多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的同时,还演出了一些深受观众欢迎的现代剧目,其中1952年她饰演的《小女婿》一剧中的陈快腿受到人们的喜爱。王素君以文小生见长,曾经在舞台上塑造过许多令人难忘的角色,其中尤以《王金豆借粮》中的王金豆、《陈妙常》中的潘必正最为人称道。[1]

王派的代表剧目有《王金豆借粮》、《小二姐做梦》、《必正与妙常》等。

流派传承

王素君以自己的艺术成就和高尚的艺德为戏曲事业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更以无私传艺、广育桃李为豫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个艺术家的贡献。一些业有所成的生角名流,如王希玲、万珍兰、任三印等,都曾亲炙其教,共磋技艺。[1]

王派传人遍布河南省内外的文艺团体,被誉为豫南美生的张三旺、盛红林,地处燕赵古邯的陈晓霞以及河南省豫剧一团、二团的李斌、睢风云、贾爱萍和省戏校的张桂梅等一大批青年演员已崭露头角,成为王派艺术的优秀传人,王素君为河南豫剧的生行艺术培养了一大批生力军;她创立的王派小生艺术,深深地影响着豫剧生行中的几代演员,是一个颇具威望和影响的艺术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