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也是‘形而上学’的另一种称呼。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玄学有两个不同的指称对象:(1)魏晋时代,何晏、王弼等运用道家的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而形成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潮。(2)见〖形而上学〗。

在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语义分两个方面:一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二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主要问题包括:超自然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灵魂是否存在,自由意志等。

在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中,其内涵被扩充到了极致,一切不可知的、不可思议的,科学不能解释不能涉及的,似乎都被包揽进了玄学的范畴。

中文名

玄学

外文名

Metaphysics

属性

文化

类型

哲学流派

定义

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

正文

来源

英文Metaphysics,古希腊文τὰ μετὰ τὰ φυσικά,拉丁文metaphysica。

“metaphysical”的中文译名“形而上学”是根据《易经·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由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1]

晚清学者严复则采用了玄学这一翻译,后经清末留日学生将大批日制汉语(日本称和制汉语)带回国后,玄学这一译法渐渐被形而上学取代。严复拒绝使用井上哲次郎的翻译,根据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把“metaphysical”一词译为玄学,但由于日本翻译的一些词汇虽然不甚贴切,却往往更为简单易懂,更容易被当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中国民众所接受,因此“形而上学”一词扎根在了汉语之中。

西文“metaphysics”,其中“meta”的意思是“超出、超越”,“physics”意思的“物理学”,所以,从字面来理解,“形而上学”一词的意思就是“超物理学”,即研究物质世界之外、不可证明的神秘事物的学说。比如,超自然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灵魂是否存在,自由意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