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简称“预测所”)成立于1980年,是中国地震局直属的全国地震分析预测科学研究机构,其前身是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2004年,分析预报中心更名为地震预测研究所,以地震监测、地震预测理论方法与观测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负责中国地震分析预测科学技术集成的研究工作,地震预测是中国地震局的核心业务。

截至2018年7月,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有职工17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3人,含院士1人、正高级28人、副高级59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8人,在读硕士研究生62人。根据2018年1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共有科研单位11个,其中包含7个下属研究室、3个研究中心及1个实验基地。

中文名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外文名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Forecasting,CEA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3号

主管部门

中国地震局

创办时间

1980年

简称

预测所·IEF

类型

科学研究机构

历史沿革

1980年,研究所前身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成立。

高压物理与地震科技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2004年,根据中国地震局关于直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组织实施意见要求,分析预报中心

2011年,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数字地震学应用研究室(简称地震学室)被评为中国地震局直属机关青年文明号。

2016年2月,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和防灾科技学院共同建设完成的高温高压实验室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2018年2月,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合作成立高压物理与地震科技联合实验室。3月,研究所徽标正式启用。9月,研究所成立青年委员会。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8年7月,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有职工17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3人,含院士3人、正高级28人、副高级59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

丁国瑜(专职)、陈颙(专职)、马宗晋(专职)

科研部门

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室

开展中长期地震预测理论方法的基础研究和技术集成应用基础研究;牵头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确定与动态跟踪任务;牵头全国十年尺度长期地震重点危险区确定、紧迫程度判定任务和地震大形势跟踪研判任务;牵头研究所地震趋势年中会商、年度会商和年度危险区确定工作;参加区域震情趋势跟踪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地震短临预测研究室

承担研究所月会商、特殊时段会商、震情强化跟踪监视工作任务;承担年度危险区震情跟踪监视科技支撑工作任务;开展统计地震学研究;参与地震序列判定任务;参与地震应急会商;负责地震可预测性研究国际合作项目中国中心建设;承担高压物理与地震科技联合实验室的管理与运维;负责地球化学学科组、电磁学学科组建设;开展短临地震预测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地震预测方法评估工作;开展短临预测专群结合试点研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地震数值预测与风险预测研究室

开展地震构造和地质模型构建研究;开展地震数值预测探索研究;开展空间技术综合减灾研究;开展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区划、地震风险预测研究和地震科技服务工作;负责地震地质学科组建设;承担地震数值预测联合实验室和高分遥感地震行业中心运维;牵头承担全球7级以上地震联合会商任务;协助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确定与动态跟踪任务;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地震预测新技术应用研究室

开展国内外地震预测新方法、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工作;开展地震学和有关学科的地震预测新方法和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工作;探索人工智能、主动震源、光纤地震波传感等新技术在地震监测预测中的应用;开展诱发和触发等非天然地震研究;开展光纤地震学研究;承担地震学参数快速产出工作任务;牵头承担全国5级以上地震联合会商任务;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地震监测预测系统评估设计研究室

承担地震行业监测技术和预测系统中试与评估、地震预测的观测检验和现场实验;开展地震观测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及仪器研发;负责信息技术与观测系统学科组建设;开展地震观测仪器计量、检测方法和技术研究;开展相关单位地震监测系统的研究、设计;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信息中心

承担研究所地震数据与信息支撑服务任务;负责研究所网络系统运维与网络安全服务;负责地震波形数据共享服务;负责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大地测量数据中心运维与共享服务;负责预测所集群计算系统运维;为研究所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地震社会学与地震对策研究室

开展地震社会学与公共政策研究;负责地震科技情报与趋势分析;开展地震预测发展战略研究;负责科技、文书、基建等档案管理;负责文献购置、服务和图书管理;负责《地震》期刊编辑;牵头地震预测资料收集;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成果转化应用中心

承担地震监测、预测和成果转化管理工作;承担重防区、大形势、年度危险区等科技支撑管理工作;承担研究所各类会商管理工作;联系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研究所地震预报评审委员会;负责地震预测开放基金管理;协助研究室开展相关科技服务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

承担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解剖地震”科学计划,开展“解剖地震”的基础研究,承担地震科考工作;开展地震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开展GNSS、卫星重力和雷达卫星在地震中的应用研究工作;推进北斗数据解析及在地震监测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工作;负责大地测量学科组、地震学学科组建设;负责十三陵地震科学实验基地管理与运维,参与震情会商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3]

设施资源

• 图书资源

中国地震局图书馆是由中国地震局主办、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承办、中国地震局系统各单位协办的专业图书馆,为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人员及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 设备平台

研究所活动及会议

根据2018年1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有五类设备,其中研发地震观测仪器有宽频带高灵敏度地震计、甚宽频带井下宽频带地震计、低功耗(1瓦)一体化宽频带数字地震仪、低功耗(0.5瓦)一体化短周期数字地震仪;流体测量和高温高压实验装备共有24台(套),包括显微激光拉曼高压系统1套、立地三轴活塞圆筒高压装置1套、大腔体压力机1套、气象色谱仪7台、测氡仪7台、测汞仪7台、偏光显微镜1台、离子色谱仪3台、傅立叶红外光谱仪1台;地震观测设备共61套,其中有Trillium宽频带地震计30套、STS-2宽频带地震计20套、BBVS宽频带地震计10套、72道工程地震仪1套、随机变频可控震源1台、精密可控震源3台;光谱仪2台,分别为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及便携式红外分光辐射光谱仪;无人机地震遥感监测系统包括两套CK-GY04型无人机飞行平台、飞行控制系统、数据处理软件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根据2018年1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承担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防科工委(局)支持的科研项目13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40项(其中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9项)。研究所科技人员以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研究论文100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89篇;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

2016年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资助项目清单

负责人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苏小宁六盘山断裂应变积累特征及变形机制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石玉涛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边界带中段地震各向异性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荆凤被动微波遥感应用于地震监测的关键问题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周晓成鲜水河—小江活动断裂带CO2脱气研究面上项目
展开表格
中国地震局2015年度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

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人

获奖等级

强震动力动态图像预测技术研究江在森、刘杰、卢军、王武星、周龙泉、张晶、张希、王亚丽、杜学彬2
电磁卫星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张学民、欧阳新艳、刘静、赵庶凡、泽仁志玛3
参考资料来源
学术期刊

• 《地震》

《地震》期刊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期刊,主要交流和传播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强震机理与预测等方面的原创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

学术交流

• 青藏东北缘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作为联合主办单位之一召开的"2016年第四届青藏东北缘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于2016年8月9日至11日在西藏林芝鲁朗镇中国科学院青藏所藏南综合观测站成功举行。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根据2018年1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空间电磁学,遥感科学技术、仪器科学技术、计算科学技术等。截至2018年7月,研究所为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1]

•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硕士点

地球物理学

•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硕士点

构造地质学

教学建设

• 教学概况

截至2018年7月,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8人,在读硕士研究生62人。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培训会议

根据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项目要求,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张学民研究员牵头的项目“亚太地区地基电离层监测及地震扰动特征研究”于2016年10月24日-28日在厦门对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各成员国相关学者进行项目软件使用培训。

文化传统

• 形象标识

预测所徽标

1.徽标整体呈圆形,与中国地震局徽标采用相同的结构和相近的颜色。

2.徽标内圆中心弧线为“地震预测”英文首字母缩写EF的变形,呈地球经纬线的形象;同时形似张衡改进的浑天仪,与中国地震局徽标中的张衡地动仪相互呼应。弧线与背景环形一起展现地球的形态,自右向左看,代表地球的剖面,自外而内依次为岩石圈(由内圆中心弧线表示)、地幔、外核与内核,同时定性表示原子核及周边电子的形象;自左向右看则形似地球电离层对流层。背景环形同时表示以不同时空尺度逼近地震预测科学难题“靶心”的决心和意志。

3.徽标由研究所一线科研人员设计。其中经纬线采用标准的乌尔夫网投影,地球内部各圈层也基本按照实际的比例呈现。徽标释义征求了研究员的意见。徽标设计和确定的流程体现了科学、民主的研究所文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