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汉以前中央官学为太学,魏晋以后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学并设。北齐时改国子学为国子寺,与太学并立。孝昭帝皇建元年(506),诏置国子寺置生讲学,“国子寺可备立官属,依旧置生,讲习经典,岁时考试。”掌训教胄子,管理中央、地方学校之政。设祭酒一人为长官。置功曹、五官、主簿、录事员,领国子、太学、四门三学,各有博士、助教及学生。诸郡太学亦隶之。隋代沿置,隶太常寺,设祭酒一员,属官有主簿、录事。统国子、太学、四门、书、算各学,各置博士、助教等学官。开皇十三年(593) 国子寺不再隶属太常,成为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复名国子学。

记载

《隋书·百官志》: “(后齐) 国子寺,常训教胄子,祭酒1人,亦置功曹五官、主簿、录事员。领博士5人,助教10人,学生72人,太学博士10人,助教20人,太学生200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