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Inner Mongolia Electronic Informatio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位于呼和浩特市,是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中央电教馆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认定自治区优质高等职业院校。[5]

学院创建于1981年,前身是内蒙古电子学校。2003年,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升格为高职,并正式更名为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由于自治区政府机构调整,将原内蒙古林业职工中专整体并入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60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2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59943万元;藏书623万册;有教职工57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9人(二级教授1人),副高级132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124人,博士研究生5人。

中文名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主管部门

内蒙古自治区

别名

内蒙古电子学院

创立时间

1980年

机构类型

理工类

机构属性

自治区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3年)

所属地区

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

外文名

Inner Mongolia Electronic Informatio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校训

好学、力行、自强、创新

校歌
地址

呼和浩特市大学城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院校代码

12673

奖项

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2014年)

办学性质

公立

现任领导

李春燕(党委书记)

历史沿革

1980年,内蒙古林业技工学校创建。

1981年,内蒙古电子学校创建。

1985年,内蒙古林业职工中专创建(合署)。

1999年,学校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重点中专。

2003年5月,经自治区政府批准改建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11月,成为首批全国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

2003年12月,学院被国家教育部,信息产业部批准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院校。

2006年,内蒙古林业职工中专、内蒙古林业技工学校并入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3月,学院荣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

2008年9月,学院首家正式入驻内蒙古高职教育园区。

2013年,学院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2013年11月,学院成功牵头成立了“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14年,学院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

2015年12月,学校获批中央电教馆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2017年11月,学校顺利承接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任务(项目),获批国家优质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9年4月28日,学校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自治区优质高等职业院校。[1]

2022年9月,成为东北三省一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联盟成员。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57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9人(二级教授1人),副高级132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124人,博士研究生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各1人,黄炎培奖4人,“草原英才”工程高技能人才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19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3个。

自治区级教学名师:

郑志丽、秦婷、冯尚、蒋蒙安、马俊鹏、米志英、马艳秋、张青辉。

自治区级教坛新秀:

郝俊寿、刘占伟、张青辉、马丽洁、白文荣、丁艳会、崔娜、宋海燕、赵祯、张岚。

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

王生铁。

自治区草原英才:

王生铁。

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

立项时间

负责人

团队名称

2010年杨打生单片机应用课程教学团队
-张存烨网站开发教学团队
--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2013年薛慧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G移动通信方向)核心教学团队
2014年-物联网工程项目实施方向能力培养教学团队
展开表格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1]

院系设置

截至2020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7个教学机构,开设专业33个。[2]

本科专业

专业名称

招生科类

学制

备注

软件技术普通理科5年专科学习期满,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考核合格后,直接升入本科
计算机网络技术普通理科
高职专业设置

院系

专业

专业方向

管理系环境艺术设计-
园林技术-
园艺技术-
行政管理电子政务
展开表格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1]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央财支持建设专业1个,自治区品牌专业10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2个。[3]

2019年,学校成功获批自治区级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立项9项,校级教改课题立项16项。

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

国家级改革试点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

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023-2025年):

电子与信息大类——电子信息类。[7]

自治区品牌专业:

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图形图像、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管理、物流管理。

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

嵌入式技术与应用(机器人方向)。

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商务。

校级实训基地(室):

云计算与智能实训基地、电机与电力拖动实训室、楼宇智能化工程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PLC原理实训室、电梯实训室、楼宇供配电照明实训室、中央空调实训室。

精品课程:

自治区精品课程
JAVA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电子工艺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ASP.NET程序设计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Oracle数据库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
JAVA设计模式3DSMAX操作基础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
基础会计会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制作
android应用开发Premiere非线性编辑软件设计模式SQLServer数据库
展开表格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1]

教学成果:

截至2020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2019年度,学校与企业联合出版教材3本。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获奖类别

2014年3月《“产、学、研、训、观、创”六维一体校中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与构建》蒋蒙安、秦婷、马丽洁、李占岭、李精文2013年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闭环式”教学质量四级动态监控系统在我院教学中的应用》冯尚、李利平、李成志、王有红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1]

对外交流

校企合作

截至2017年5月阳光高考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与联想、中软、海尔、网通、联通、移动、华硕、青岛软件园产业发展中心、中关村国际软件孵化协会、内蒙古蒙西等70个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进行“订单培养”;与深圳、广州、上海、北京、成都、青岛、苏州、内蒙古等地280家知名企业、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供给关系。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2019年度,自治区科技厅项目立项1项,项目经费6万元。自治区教育厅项目立项9项,项目经费总计13万元。内蒙古社科院项目立项2项,项目经费2万元。院级科研项目立项17项。

2019年度,学校与企业联合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实用专利1项,联合发表论文2篇。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纸质藏书623万册,电子资源69T;中国知网的5个专题数据库、畅想之星3000册电子图书。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2019年度,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15份,回访企业168家,新开发合作企业32家。由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牵头组织北京、江苏、鄂尔多斯、和林新区等地所属产业园区、装备制造基地的22家企业与呼市、包头、赤峰、巴彦淖尔等地的5所中高职院校开展企业进校园、院校企业行等校企互访活动,建立了稳定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

学校荣誉

校园环境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教育创新示范单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工作“星级示范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

2019年度学校与企业联合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实用专利1项,联合发表论文2篇。集体。

2005年—2013年,连续九年被首府百姓评为最满意的教育品牌单位(唯一一所高等专科院校)。

2013年,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2021年7月16日,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基于城市数据大脑的智慧交通车路协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名单。[4]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校徽

形状采用圆形,喻意天之圆,颜色亦采用天之蓝。内加一圆环,如俯视中的蒙古包,取“天似穹庐”之意,“长生天”是蒙古族最高神灵,象征着我们宁静、沉稳、志向高远的办学理念。主体图案是英文字母D和Z的合体,两颗十字星是字母X的变体,合起来为“电子信息”的拼音缩写。左侧由宽及窄的竖线给人以灵动的感觉,象征着我们学院充满活力。闪烁的十字星常用来表达信息技术的象征符号,使用深蓝色表现“信息”这两颗十字星,其后还有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许峰雄博士开发的深蓝计算机(BlueGene),1997年战败世界棋王卡西帕罗夫的故事,“深蓝十字星”暗喻顶尖级的信息处理技术,整体表达的文化意境是“双星宿穹庐,蒙信传四野”。精神文化

校训

好学、力行、自强、创新

释义:古今学者大多强调知行统一,知而能行。行在学习中之所以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是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只是前人或他人的认识成果,还没有转化为学习者个人的认识和体验。

“自强”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

学院精神

同心勠力、奋勇争先。

三风

校风:团结互助、诚信友善、开拓进取。

教风:敬业爱生、严谨求实、博学精技。

学风:诚实守信、勤学好问、崇尚技能。

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