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肾病是指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见于糖尿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长期高血糖以及伴有高血压或有吸烟嗜好的男性患者。遗传因素与长期高血糖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肾小球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及压力增加,肾组织缺血、缺氧,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激活,多元醇途径活化及氧化应激激活,足细胞损害等异常情况长期存在导致肾小球系膜基质及基膜的合成增加,同时降解减少,最终导致糖尿病肾病。临床表现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治疗主要是采用综合措施控制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糖尿病肾病一旦形成,病变的发展很难逆转,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但是经过积极的干预治疗后,其自然病程会明显延长,病情减轻,预后改善。

中文名

糖尿病肾病

外文名

diabetic nephropathy

症状表现

以慢性高血糖、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肾内科

显状部位

腰部

原因

与遗传、高血糖造成的代谢异常等有关

多发人群

糖尿病病人

别名

DN

传染性

哪个科室就诊

  • 内分泌科、肾内科

病因

  • 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 糖尿病肾病与遗传因素相关
  • 血流动力学异常启动肾损害。
  • 血糖控制欠佳,高血糖与糖基化产物导致肾损害。
  • 生长因子、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引起肾损害。
  • 高血压、脂代谢紊乱促进肾病进展。

症状

  • 糖尿病性肾病起病隐匿,早期可无明显临床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蛋白尿、少尿、高血压、水肿、肾功能异常。
  • 蛋白尿:尿常规检查提示尿蛋白定性实验阳性,或尿白蛋白排泄率高于正常上限。
  • 少尿:成年人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小于17ml。
  •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 水肿。
  • 肾功能异常: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升高,糖尿病肾病晚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尿素氮、肌酐增高。

检查糖尿病

  • 确诊糖尿病性肾病主要依据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与肾活检。
  • 尿微量白蛋白评价和预测肾功能:当肾小球基底膜上的电荷屏障被破坏时,白蛋白排泄率增加。为糖尿病肾病提供诊断依据。
  •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活检诊断糖尿病:
    • 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脏体积测量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早期肾体积增大,GFR升高,后期GFR下降,但无明显缩小。
    • 糖尿病肾病患者,光镜下可见具有特征性的K-W结节样病变,可明确诊断。但由于肾活检是一种创伤性检查,不易被患者接受。

诊断

  • 糖尿病性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糖尿病病史、尿白蛋白排泄率。
  • 糖尿病肾病主要见于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
  • 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人的尿白蛋白排出量<10mg/24h,如果尿白蛋白>30mg/24h或者>20ug/min,且能排除其他原因者,即可诊断糖尿病性肾病。

鉴别诊断

  • 一些疾病也可能会出现蛋白尿、少尿、高血压、水肿、肾功能异常等,容易与糖尿病性肾病相混肴,这些疾病有肾炎、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病等。
  • 如果出现上述类似的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请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医生根据病史、肾功能、尿白蛋白排泄率等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 糖尿病性肾病的总体防治原则是:采用综合措施控制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其中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抑制剂是延缓糖尿病病情进展的有效方法。
  • 糖尿病强化治疗降低白蛋白尿和肾病风险:应积极采取饮食、运动、药物和血糖监测使患者的HbA1c、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同年龄组的合适水平。
  •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CCB(钙通道阻滞剂)控制血压并保护肾功能。
  • 调脂药物控制糖尿病肾病。
  • 限制蛋白摄入延缓肾病发展:以优质蛋白质(动物蛋白)为主。

危害

  • 病程10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累积有30~40%发生糖尿病性肾病,并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约2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在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中列在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之后。

预后

  • 糖尿病肾病一旦形成,其病变的发展是很难逆转的,所以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经过积极的干预治疗,可延长自然病程,改善预后。

预防

  •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 戒烟。
  •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 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避免感染。
  • 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