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龙是三叠纪的古老恐龙,生存于2.22亿年~2亿年前,它是出现在地球上的第一种巨型恐龙。在板龙出现以前,最大的植食类动物的身材也就像一头猪那样大,而板龙要大得多,它的身体有一辆公共汽车那么大。板龙意为"平板的爬行动物",是生存于2亿1000万年前,晚三叠纪的古老恐龙。体长6-8米,身高3.6米,体重5吨左右,据考古研究它是生活在地球上食植物第一种巨型恐龙。

中文名

板龙

别名

Dragon、Plate

体重

约700公斤

发现者

Othniel Charles Marsh

体长

约6~8米

动物界

板龙科

生存年代

三叠纪晚期

食性

植食性,主要以植物为食,包括各种蕨类和树叶

分布区域

法国、瑞士和德国境内

板龙属

蜥臀目

拉丁学名

Plateosaurus

高度

约3.5米

脊索动物门

亚纲

双孔亚纲

亚目

蜥脚形亚目

蜥形纲

发现时期

1895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食性

植食性

生活环境

陆生动物

生存时期

三叠纪

物种简介

恐龙名称:板龙

拉丁文名:plateosaurus

全拼:

playt--ee-oh-sor--uhs

板龙图片

名称含义:“宽的蜥蜴”,指其粗大、有力的四肢骨骼。生存时代:2.08亿年前

恐龙食物:各类植物和树叶

生存地点:法国、瑞士和德国境内

辨认要决:两只强壮的后腿直立着

恐龙种类:蜥臀目·原蜥脚类

化石产地:欧洲西部

化石大小:体长6-8米

板龙意为"平板的爬行动物",食植物的板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第一种巨型恐龙。

化石写真

在板龙出现以前,最大的食草类动物的身材也就像一头猪那样大。而板龙要大的多,它的尺寸有一辆公共汽车那样长。有时候,它用四肢爬行并寻觅地上的植物,但当需要时,它可以靠两只强壮的后腿直立起来,寻找其它可觅食的地方。板龙与在它之前生存的任何一种恐龙都不同,它可以够到最高的树木的树梢。板龙的牙齿和上下颌的结构都不大适合于咀嚼。因此,板龙大概是通过吞下各种石头,让它们储存在胃中,像一台碾磨机那样滚动碾磨,把食物碾碎成糊状。板龙很容易的向后弯曲它的指爪。平时,按在地上像脚趾,但如果它想抓住什么东西的话,它就会弯曲自己的五只指爪,向前紧紧的攥成一个拳头。板龙直立行走是不容易的。它灵活的脖子使它过于头重脚轻,不可能总是以两脚着地的姿态行走。而四肢朝地的爬行方式对板龙来说,才更为舒服自然。

板龙

板龙是属于早期恐龙族群之一,是三叠纪唯一最常出现在孩子恐龙书籍或玩具中,具有很长的颈部与尾巴以及很小的脑袋,大约体长为八公尺。

板龙是生存于二亿年前的古老恐龙,分类上属于古蜥脚亚目(既原蜥脚类),科学家认为它们不是蜥脚亚目的雷龙、腕龙、梁龙等恐龙的祖先,与他们平行进化。而且前肢矮小,也许有时候可以用后肢站立吧。从外表看,它像是介于用2足与4足步行的杂食性恐龙,属于初期的草食恐龙,好像也吃肉,但有关这点尚无确切的资料以为证据。板龙有着筒状的身躯,脖短而头小,除四足步行外,也可直立,直立时高达3米,是三叠纪中最大的恐龙。身体硕大的板龙,由于体温升高时散热不易,常在旱季缺乏食物时,作集体往海边迁徙的行动,而也因须横越沙漠、忍受酷暑和口渴,所以万一在中途迷路,常会发生集体灭亡的惨事。

板龙全长约7米,站立时头部高约3.5米,是最早的高大食素性恐龙。头细小,口中有齿,颈长尾长,躯体粗大。后肢粗长。前肢短小,有5个指头,拇指有大爪,爪能自由活动,用利爪赶走敌人,也能抓摘食物。笨而大的板龙很可能要用四肢行走。有些科学家认为,它们喜欢群体活动,一起在树丛中寻找食物。

分类

板龙是第一个被叙述的原蜥脚下目恐龙,并为板龙科的模式属,也是板龙科的名称来源。板龙最初的所知有限,并被分类到蜥类(Sauria),可能是任何一种爬行动物。在1945年,汪迈尔建立了Pachypodes生物群,包含板龙、禽龙、斑龙、林龙。但是理查·欧文已经建立了恐龙总目,包含了后三属,范围与Pachypodes相同。

在1895年,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提出了板龙科,并置于兽脚亚目内。之后由汪迈尔重新分类到原蜥脚下目,并被大多数研究人员所接受。许多年来,板龙科演化支仅包括板龙属,但有两个属被归类到此科:鞍龙、黑水龙。

发现地点

板龙图片

板龙是最著名的原蜥脚下目恐龙,也是欧洲最常见的恐龙之一,已在西欧超过50个三叠纪砂岩层发现了板龙化石,含超过100个标本,与数十个保存良好的骨骸。板龙的化石主要属于长头板龙,已在德国南部、法国、瑞士、以及格陵兰等地发现;而恩氏板龙仅发现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在格陵兰Flemming Fjord地层发现的标本最初被认为属于恩氏板龙,但后来的研究将它们归类于长头板龙。文化娱乐

板龙曾短暂出现于电影《历险小恐龙2》(The Land Before Time II: The Great Valley Adventure)的开场段落。

另外,板龙也在BBC的电视节目《与恐龙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第一集中短暂出现,用来说明恐龙的成功。

可于杜宾根大学、柏林亨波特博物馆、以及斯图加特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地看到已架设的板龙骨骸。

板龙也出现于微软的游戏《动物园大亨侏罗纪》(Zoo Tycoon: Dinosaur Digs),板龙在游戏里是一只可抚养的恐龙。

发现与种

发现

在1834年,物理学家约翰·腓特烈·恩格尔哈特(Johann Friedrich Engelhardt)在德国纽伦堡附近的Heroldsberg发现了一些脊椎与腿部骨头。三年后,德国古生物学家克莉斯汀·艾瑞克·赫尔曼·汪迈尔(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根据这些化石建立了新属,板龙(Plateosaurus),模式种是恩氏板龙(P. engelhardti)。属名在希腊文的意思是“平坦表面的蜥蜴”,意指它们的平坦骨头;而种名是以发现者恩格尔哈特为名。

在1910年代到30年代期间,萨克森-安哈尔特的一个黏土矿坑挖掘出了30到50个骨骸,这些化石属于板龙、理理恩龙、以及敏捷龙。有些化石被归类于板龙的第二个种,长头板龙(P. longiceps),是由Otto Jaekel在1914年所叙述,同一时期在特洛辛根的尸骨层也发现了数个板龙化石,但大部分被归类于可疑种或无效种。

板龙[早期恐龙]图片

在1997年,北海北端Snorre油田的钻油工人在探钻砂岩层时,因为碰到一个长圆柱状岩芯(Drillcore)而受到阻碍,而停在海平面以下2,256米,该长圆柱状岩石是个化石,在当时被认为是个植物化石。在2003年,这个标本被交给奥斯陆大学的古生物学家Jørn Harald Hurum。波恩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使用显微镜检验这个化石,发现这化石拥有纤维化的骨头组织,为一个压碎的膝盖骨化石,并鉴定属于板龙,并使它们成为北海第一个发现的恐龙,并被誉为“世界最深的恐龙”。

在2007年8月,一个业余古生物学家在瑞士Frick自治市附近发现了一大群化石,包含约300个骨头,由两个板龙个体所组成。波恩大学的古生物学家Martin Sander指出这个挖掘地点的范围可达1.5公里,是欧洲最大型的化石挖掘地点。该地点被估计为每平方米有一个恐龙化石。

有效种

板龙属只有两个有效种。模式种是恩氏板龙( P. engelhardti),化石有至少10个头颅骨,以及超过100个骨骸,状态有破碎的也有完整的,主要发现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第二个种为长头板龙( P. longiceps),是较为了解的种,在德国Knollenmergel发现了50个标本。长头板龙与恩氏板龙的差别在于,较长的口鼻部与四肢,身体结构较轻型。

重新归类种

第三个种是纤细板龙( P. gracilis),但缺乏板龙的特定特征,已经成立了个别的鞍龙属。其他的种包含:特洛辛根板龙( P. trossingensis)、弗氏板龙( P. fraasianus)、整体板龙( P. integer),都已经被列为长头板龙的异名。

可疑种

数个板龙的种因为化石的破碎与保存不佳状态,而被认为是无资格名称(Nomina nuda)或疑名。例如厄伦堡板龙(P. erlenbergiensis)的正模标本缺乏荐骨、肠骨、耻骨近侧,因此很难与其他种作比较。

考古

考古发现

在欧洲中部许多采石场的三叠纪晚期岩层里,考古工作者先后挖掘出几十具板龙的化石骨架。许多板龙化石保存了完好无损的大腿骨,而且这些大腿骨经常是直立在岩层中的。这种不寻常的姿势暗示:这些恐龙死的时候是直立着的,而且这种站立的姿势在其死后还保持着。也许,他们同时陷于淤泥下并在这样的位置上粘牢,而这些淤泥在亿万年后变成了泥岩。

板龙的亚洲兄弟

禄丰龙化石是1941年在我国云南省禄丰县的侏罗纪早期岩层中发现的。根据出土的化石进行复原的禄丰龙长得酷似板龙。关于禄丰龙,我国古脊椎动物学家认为有两个种,即许氏禄丰龙和巨型禄丰龙。许氏禄丰龙全长5.5米,站起来有2米高,脖子相当长,约为背长的80%。巨型禄丰龙的体型要比许氏禄丰龙大1/3,两者同属于一个类群。禄丰龙用四足行走,遇到凶猛的肉食恐龙时可以敏捷地逃走。

形态特征

板龙

板龙是已知最大的三叠纪恐龙,也是三叠纪最大的陆生动物,身长可达6到10米,体重估计有700公斤。板龙属于原蜥脚下目,该下目是一群早期草食性恐龙;板龙的体型比其他类似动物还要强壮,例如近蜥龙。板龙拥有长颈部,由9个颈椎所构成,身体结实而呈梨状。板龙的尾巴由至少14个尾椎所构成,可作为长颈部与前部身体的平衡工具。

板龙的头颅骨比大多数原蜥脚类恐龙还要坚固、纵深;但是与板龙的身体大小相比时,仍然小型、狭窄。板龙的头颅骨有4对洞孔;包括鼻孔、眶前孔、眼眶、下颞孔。板龙拥有长口鼻部,许多小型、叶状、位在齿槽中的牙齿,颌部关节的位置低,可使下颌提供肌肉更大的力量,以上特征显示板龙只以植物为食。它们的眼睛朝向两侧,而非前方,形成全范围的视线范围,可警戒、注意掠食者。有些化石保存了巩膜环。

板龙的上颌与下颌拥有许多小型牙齿,前上颌骨有5到6颗,上颌骨有24到30颗,齿骨上有21到28颗。这些牙齿有锯齿状、叶状的齿冠,适合消化植物。板龙被认为拥有狭窄的颊囊,可避免食物在进食时溢出嘴部。

栖息环境

板龙图片

板龙发现于欧洲,该地区在三叠纪时期的气候环境类似沙漠。在某些地点,发现了由完整个体构成的化石群。这显示板龙以群体行动,穿越三叠纪干旱、类似沙漠的欧洲地区以寻找新的食物来源。

另一个对于这化石群的解释是,个别的板龙居住于干燥的高地上,当它们死亡时,沙漠环境中的间歇性洪水将遗体冲刷、堆积在一起。许多个体的尸体在沙漠低处边缘的河道末端堆积起来。

板龙与以下动物生存于同一地区:原蜥脚下目的鞍龙、中等体型的兽脚亚目理理恩龙与敏捷龙、小型的主龙类原美颌龙、已知最早的乌龟原颌龟、两栖类的离片锥目、坚蜥目、原始哺乳类、翼龙目、喙头蜥目、以及鱼类。

生活习性

食性

板龙的小型、叶状牙齿显示它们为草食性,并且为最早的大型草食性恐龙之一,以高大植被为食,例如针叶树与苏铁。如同它们的近亲大椎龙,板龙可能吞食胃石以协助消化食物,因为它们缺乏咀嚼用颊齿。

姿势与步态

身形对比

如同所有的原蜥脚下目恐龙,板龙的前肢比后肢短许多,而且它们拥有明显的手指,以及拇指尖爪。一个对于板龙前肢的生理构造研究,证实前肢的运动范围,排除了板龙习惯于四足步态的可能。如同兽脚亚目,板龙与其他相关的原蜥脚类不能旋转它们的手掌,所以它们的手掌往下垂,而且不能以前肢支撑重量或行走。这个研究避免了关于板龙有限的转动手掌能力争议,而直接排除了板龙以指关节触地行走与其他形式的运动方式的可能性。所以,虽然板龙的体型可能属于四足动物,但它们的前肢结构限制它们以后腿行走移动。它们的前肢可能用来进食时降低树肢、用来抓取、或用来防御。板龙的手部骨头非常大,有五个手指。第四、第五指非常小。

代谢

一个针对化石沉积层的研究,显示板龙的个体间有非常大的体型差异。而且,骨头上的生长层显示个体的成长周期变化与所处环境相关。有些板龙在12岁时达到最大体型,而其他的则可以成长到30多岁。成年标本的大小也有不同,有些成年体的身长为4到6米,而其他的则可达到10米。板龙的标本众多,足以研究它们骨头的组织学;但因为缺乏身长小于4.8米的个体标本,所以很难研究板龙的个体发生学。如同其他恐龙,板龙拥有高成长速率,显示它们有进阶的恐龙生理,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严重受到环境影响。这个研究的作者假设板龙的新陈代谢介于冷血动物与温血动物之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