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水生动物肉食性简介明太鱼,Theragrachalcogramma(Pallas,1814),正式名称为黄线狭鳕(学名:Theragrachalcogramma),是鳕形目鳕亚目鳕科狭鳕属的一种鱼类,分布于朝鲜半岛东岸及日本本州西侧中部以北、日本海、鞑靼海峡、鄂霍次克海与白令海周缘、到美国加利福尼亚中部以及分布于北太平洋北部、黄海东部(很罕见)等海域。黄线狭鳕属于北太平洋北部沿岸近底层冷水性海鱼。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400至-3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鄂霍次克海及堪察加半岛两岸。朝鲜民族称之为明太鱼(朝鲜语:명태어),是朝鲜民族喜爱食用的鱼类。其鱼子经辣椒等香料腌制后,称为“明太子”。

中文名

明太鱼

外文名

Alaska pollock

别名

黄线狭鳕

二名法

Theragra chalcogramma

辐鳍鱼纲

狭鳕属

黄线狭鳕

分布区域

朝鲜半岛东海岸、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等地

拉丁学名

Theragra chalcogramma (Pallas、1814)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脊索动物门

亚纲

辐鳍亚纲

亚目

鳕亚目

鳕科

食性

肉食性

生活环境

水生动物

动物界

鳕形目

物种简介

名称由来

世界上最擅吃明太鱼的当属朝鲜民族。关于明太鱼名字的由来,朝鲜王国后期文臣李裕元著述的《林下笔记》中记载:“明川渔夫有太姓者,钓一鱼,使厨吏供道伯。道伯甚味之,问其名,皆不知,但道太渔夫所得。道伯曰:‘名为“明太”可也!’自是此鱼岁得千石,遍满八路。”就是说朝鲜咸镜道明川郡有太姓渔夫捕获了一种鱼,将其献给咸镜道观察使(道伯),观察使觉得非常好吃,于是取明川郡的“明”和渔夫的姓,称之为

明太鱼

,此后这一名称传遍朝鲜八道。另一种说法是很久以前,居住在海边的朝鲜人遇到了三年困难时期,颗粒无收。忽一日,有一个叫朴明太的人发现海上漂来许多大鱼,捕来食之不完,又淹制成干,帮人渡过了灾荒。人们即称此鱼为“

明太鱼

”。又因此鱼保佑了他们,故又称“民泰鱼”。在史书记载中,15世纪的朝鲜成宗时期,由卢思慎、徐居正等人开始编撰的《新增东国舆地胜览》(系仿中国南宋祝穆编《方舆胜览》和明朝官修《大明一统志》)中,便称明太鱼为“无泰鱼”。19世纪初由学者徐有榘编撰的农业技术书籍《林园十六志》中,称之为“太鱼”。《承政院日记》中记载朝鲜孝宗三年(1652年)江原道进献“明太卵”的记载,这是“明太”这一名称的最早记录。

形态特征

明太鱼(黄线狭鳕)身体长形,后部侧扁,体长可达900毫米,体长为体高的6.6~10.2倍,为头长的4.1~4.6倍,为眼径的3.9~4.8倍又叫大口鱼。背鳍13—14,18—19,21;臀鳍22—23,21-23。纵行鳞约160—165;鳃耙外行6+28(后2小突起状)。椎骨19+31。体长338.4—351mm;为体高5.1—5.4倍,为头长约3.9倍。头长为吻长3.3-3.5倍,为眼径4.3—4.5倍。体长梭状,前背最高为体宽2.8倍,向后渐尖。头侧面呈尖三角形。眼间隔宽。尾柄细。口大,闭时下颌较上颌长。下颏须痕状。头体有小圆鳞。侧线前段较高,后降侧中位。背、臀鳍三角形。尾鳍凹叉状,真正尾鳍条4。腹鳍喉位,第2鳍条突出呈丝状。背侧绿褐色;两侧银白有2—3暗色纵纹而纹间黄色。腹侧白色。背鳍绿褐色,腹、臀鳍灰色。下鳃盖骨特肥厚。

生活习性

黄线狭鳕是典型的底栖鱼类,以各种底栖小鱼及无脊椎动物为食,平均体长在40厘米左右,是典型的小型鳕鱼。由于体型小,黄线狭鳕是北太平洋许多食肉动物的重要食物,是该地区食物链的重要基石,其主要天敌包括太平洋庸鲽、各种肉食性太平洋鲑鱼、其他大型鱼类以及北海狮、北海狗、座头鲸等海洋哺乳动物。

明太鱼的雄性生长在中层,雌性则在低层群居。

分布范围

珲春东面海域为日本海,距出

明太鱼

海口15公里,北面、南面与俄罗斯、朝鲜接壤,东南方向与日本、韩国海域相连,该海域是明太鱼的主要产区,其生活在朝鲜半岛东海岸、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北太平洋等地区,属冷水性鱼类。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明太鱼一直是朝鲜民族喜欢食用的传统食品,每到清明节这天,朝鲜族人家家户户都要吃明太鱼。在中国东北,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很多人都食用。在吉林延边一带,冬天有很多人家把明太鱼洗干净,去内脏,然后挂在外面冻干,鱼肉中的水分经过升华晾干,鱼肉成条状,撕下来一条放嘴里嚼,越嚼越香。晾干的鱼撕下鱼皮,用完整的鱼皮包上特制的米,放锅里蒸,熟了以后蘸上酱料吃起来回味无穷,这就是传说中的鱼皮包饭,也是延边的特色。

西方人称之为阿拉斯加大口鱼,鳕目鳕科。人常说某某一身是宝,肉可吃,皮可穿,毛可织,连下水都可熬汤,却丝毫不顾及当事者的感受。明太鱼还算有些名分,它身上的所有部位皆成美味,却因此蒙上宗教色彩。在古代朝鲜,人们认为奉献给神明的祭品必须全部可以入口,禁止扔掉任何部分,鱼类中只有明太鱼符合条件。它的内脏、鱼子可做酱;鱼头经酱油泡后异常鲜美;眼睛、鱼皮适合下酒;鳍、尾可以熬高汤,古朝鲜人更能将明太鱼做成36道菜。

明太鱼与其他海鲜相比,高蛋白、低脂肪,味道清爽。明太鱼的干燥制品,由于长得像柴而被广东人称之为“柴鱼”。它有健脾胃、益阴血之功。广东人常用来煲汤和煲粥,如柴鱼贵妃粥。

明太鱼价格便宜,营养也好,但肉质较粗,还有一种草腥味,烹调时应注意三点:

1.要将腹内血污洗净,如不愿去掉鱼头,可从头中央剁开洗净,并在鱼体双侧剞上花刀,以便入味。

2.鱼体剞花刀后,放入料酒、盐、葱、姜腌溃30分钟,除去腥味。

3.由于鱼肉质较紧,烧制时间宜长些,一般不少于半个小时。烧制时可放一只红辣椒,再放其它调味品,可使鱼肉鲜香味美。

明太鱼按其制作方法分为几种。新鲜的叫“生太”,冷冻的叫“冻太”,内脏掏空后直接晒干的叫“干太”。干太坚硬异常,所以吃法相当硬朗,需铁榔头敲至疏松方能入口,就如榛栗配老虎钳,皆为莽汉风格。而最受爱酒之人喜欢的,就是历经一个月昼夜反复晾晒的黄太。其色泽鲜黄、肉质酥松却颇有嚼头,撕下一块蘸些劲爆的辣椒面入口,如同在嘴里点了个爆竹,短暂晕眩过后滋味绵绵,再一大口啤酒冲掉。

明太鱼

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名称明太鱼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72 千卡
蛋白质16.6 g
脂肪0.6 g
胆固醇71 mg
展开表格

明太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