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要,在不断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自身发展形成的一类大学形态。

例如中国四大名校联盟北约联考、华约联考、卓越大学联盟、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的成员高校。

中文名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外文名

High level research university

机构类别

公立大学

机构类型

综合、理工

所属地区

中国

院系设置

九校联盟(C9)、卓越大学联盟、北京高科大学联盟

奖项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总体要求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高水平研究大学

基本情况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要,在不断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自身发展形成的一类大学形态。研究型大学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在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需求,是我国从“经济大国”发展为“科技大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发展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产生若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一流大学密切相关,又有所不同,是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的一种价。一般来说,一流大学强调的是水平、地位,是相对性概念,具有在一定范围、一定评价指标体系下相对性排名的性质;研究型大学强调的是类型,具有一定的绝对性,是达标性评价指标体系下的概念。例如三十年前,我国有国内的一流大学,但当时没有一所大学能称得上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个国家对其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高等教育也是由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高等院校共同实施的,它们互相不能取代,也都不可或缺。充满活力、能够不断适应社会需要,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高等教育应当在办学目标、办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模式、手段等方面都是多样化的。

总体要求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特别是美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形成,以及在美国演变为世界最发达和唯一霸权国家过程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可以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在以下几个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是精英教育,培养国家栋梁之才,许多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都毕业于这些大学,或在这些大学从事过科研、教学;二是基础研究,能够不断产生获诺贝尔奖量级的科技创新成果;三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四是对地区、甚至美国的文化、政治产生一定影响。上述这些是美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美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可以说是相对于其它大学所具有的宏观特征。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从“高水平”和“研究型”两个方面对大学提出了要求。这种要求的基础是人才培养,这是任何一所大学的基本功能,也就是说教学理所当然地也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活动和功能。“高水平”和“研究型”两者都有客观衡量标准,外人无法加封,也不可以自封。关于“高水平大学”,一般来说各方面认识上的差距不大,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二是实现国家重大科技目标;三是整体实力具有国际竞争力。要有这三方面的体现,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包括相当数量国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的师资队伍,也要能够源源不断地吸引充足的优质生源。

关于研究型大学的特征,我国学者已有一些很有见地的研究。下面结合美国对研究型大学的评价和我国的具体情况,从可操作的评价角度,谈一些关于研究型大学的主要衡量标准的个人看法,首先要有充足的研究(含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开发经费。研发经费对学校运行的贡献,包括管理费、研发补贴,以及转化为学校固定资产(设备、房产等)的经费部分(一般来说约占研发总经费的30%左右),应大体与国家给学校的教育事业拨款相当,而且其中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经费应不低于应用开发类经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纵向课题经费不能比横向课题经费低;二是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应大体相当,或者学校折合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教师人数相当;三是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数量之比不低于1:1.25,(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平均是1:2)。与此相关的是每年授予学位,特别是博士学位的数量(美国常用一定数量学科每年授予博士学位数进行衡量)。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其从事科技创新的人的比例不能太低。这就如同化学反应一样,没有一定的浓度不行。当然我们也不能脱离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过分追求这个比例。我们的一些名牌大学本科生的生源非常好,因此本科生的比例目前还可以再大一些;四是要能够不断产出足够数量的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成果,或者说要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包括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数量,有国际影响力的教师,如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特邀报告人及会议、分会主持人数量,以及国外留学生比例等。总之,要更加强调面向世界。同时,在评价科技产出时既要考虑学校的产出总量,也要考虑人均产出。上述四点只是一些外延指标,或外延特征。对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来说更重要的是内涵特征,是办学观念和思路,要有真正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观念,要有办出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办学思路,要建立起名副其实的研究型大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不同于社区性大学,也不同于一般的以教学为主的大学,后者担负着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重担,其重要性同样与日俱增。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有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观念和思路,以下几点是值得考虑的:1.要有树优势、争一流、创名牌的意识。不仅创名牌,更要珍惜名牌。要在学科建设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办出特色,创出优势;要通过学风建设树立起优良的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要通过校园建设建成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绿色大学。更要树立质量第一和创名牌、保名牌的办学意识。2.坚持吸引、汇集和孕育学术大师。要能吸引、汇集一批大师,形成一种环境和群体,同时还能够自身孕育一流大师。3.坚持选拔一流生源,不因各种暂时小利而降低标准。同时坚持一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数量比。4.重视学校的学术氛围、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培育。要培育浓厚、自由、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科学、民主、创新的大学精神。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氛围要浓厚、自由,但浓厚、自由并不必然会带来百家争鸣。浓厚、自由的学术氛围是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百家争鸣还需要有高水平的不同学术流派、敢想敢说的精神和习惯,我们在这方面与美国的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研究型大学更要有独具特色、不随波逐流、要创造一种文化的精神。5.重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是毋庸置疑的。6.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其个性的发展。

上面所说的是观念和思路,但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套与上述观念相适应、能够实现上述思路的大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对于上面所讲的六点,以下几种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一是民主的决策机制;二是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能力和机制;三是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即面向国际招揽人才的机制和校内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四是吸引和培养国外留学生的能力和机制;五是鼓励学术争鸣,激励创新的机制;六是鼓励基础研究和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七是以学生为本的服务型管理机制;八是本科生尽早参与科研的机制。

总而言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有非同一般的、能够办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观念和思路,要有名副其实能够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功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例如,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致力于提高生师比,都在压缩管理人员的数量,从提高办学效益的角度这是必要的。美国大学的生师比大体上平均为15:1,我国2001年大约是16:1,其中地方所属大学平均16.1:1,教育部直属高校平均15.9:1,这说明两者的人均教学工作量几乎相同。但是教育部所属高校的科研工作量却是地方高校的10倍左右,考虑到研究生参与科研这一因素,也有数倍之差。这隐含着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这些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教师健康状况三者当中将会有一项受到影响,或者教学质量下降,或者科研水平不高,或者教师健康状况恶化。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始终应是如何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国家栋梁之才。在管理方面主要考虑能否提供高质量的管理和周到的服务,而不能单纯追求高生师比。正如甲级医院的医护人员与住院患者的比例一定高于一般医院,因为他要提供更周到、更优质的服务。再如关于本科生尽早参与科研的问题。本科教育是一所大学的基础,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是一所大学良好声誉的基本保证。那么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是否也应当与一般大学的本科教育有所不同呢,回答是肯定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除了会受到更好的学术氛围、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熏陶,获得更多的高水平教师的授课,特别是高质量基础课以外,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也应有所不同,要更加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应当比较早地接触科研,因为他们可以有条件做到这一点。

环境条件

为了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对社会需求的主动适应能力,需要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我们之所以要搞市场经济,要把企业推向社会,要政企分离,就是要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大学同样有这个问题,需要活力、需要适应能力。有活力、有适应能力就能有竞争力,而只有具有了必要的办学自主权,才可能有办学活力。世界各国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大小不一,和其国情、大学发展历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美国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比较大,西欧、日本较小。我国大学的办学自主权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在许多方面是相当大的,某些方面比西欧、日本大。但是确实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特别是在学科建设和招生等方面。大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互动的,大学的发展不可能独立于社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仅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有利于形成研究型大学的外部环境。这主要是对政府和社会而言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大体上有这样几个要素:一是完善的法制环境。学校依法办学,政府依法监管,公民依法接受高等教育;二是良性的竞争环境。良性的竞争环境一定是公正公平的、互相促进的竞争环境,绝不能是恶性的、不正当的竞争;三是宏观的政府调控;四是有力的社会监督。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扩大,政府管理逐步宏观以后,社会监督就越来越重要了。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督,社会舆论、新闻媒体和教育中介机构是可以发挥作用、有所作为的,而且有时比政府直接干预更合适。

发展趋势

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七五”“八五”重点建设,特别是“九五”以来国家“211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并呈现出有利于形成研究型大学的几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1.高校正在迅速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二十多年来,高校科研经费每年均有较高增长,尤其是近几年增长有加快的趋势。高校的科研经费从1996年的47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174.7亿元,每年平均增长近26%,2001年经费中政府资金88.2亿元,占50.5%。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中,2001年面上项目高校占76%,重点项目占56%。“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高校占50%以上。这说明随着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和科研经费支持机制的改革,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将越来越向高校集中,特别是基础研究的重担将更多地落到高校的肩上。这反映出我国科技资源的配置和队伍的建设正在接近国际上的通行格局和模式,这方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趋向成熟。

2.正在逐步形成一批有较强科技实力和较高科技水平的高校。我国实现国家目标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机构明显地向有较高水平的60所左右大学集中。2001 年科研经费超1亿的高校有46所,其中超2亿的高校21所。这些高校占我国普通本科高校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但获得的科技经费占高校科技经费近70%。我国高校的10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90%以上建在这些学校。这些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均在1:4以上,而且培养了我国70%多的博士生(这一比例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博士比例相当,约80%)。在美国,除社区性大学外,可授学士学位的大学1600多所,其中可授博士学位的有400所左右,可授硕士学位的800多所,研究型大学有120多所。在我国644所可授学士学位的高校中,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245所,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475所,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55所。我国的大学与美国的大学在规模和学科综合性上虽然没有直接的可比性,但也形成了类似的层次结构,这是一种客观趋势。

有人认为这一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重点投入形成的,不完全是公平竞争的产物。这也许不无道理,但毕竟是在我国具体国情下,经过几十年、近百年发展形成的,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会逐步形成良性竞争的机制。

3.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式趋向于“二元化”,通过教学活动和科技活动两种不同的方式共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高等教育早期主要是通过单纯的课堂教学培养人才,经过多次教育改革,发展为课堂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则是教学活动加科技活动,科技活动逐渐成为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个趋势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尽快进行创新活动。同时,高校增加了博士生和硕士生两个人才培养层次,他们的培养更加离不开科技活动。对某一位教师来说,科技活动多了可能会影响他在教学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安排,但从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上看,科技活动和教学活动是统一的,都要对人才培养起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科技的发展趋势表明我国形成研究型大学的条件正在逐步成熟。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酝酿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大学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每一所大学都应在大学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作用,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无疑将是其主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江泽民同志今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又号召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我们要与时俱进、适应需要、因势利导,逐步在我国推动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教育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