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道情又称唱新闻、劝世文。是一种浙江省的传统说唱艺术。它与杭州小锣书、温州鼓词、宁波走书、绍兴莲花落合称为浙江省五大地方曲种。从明朝至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一直是金华民间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它是一人多角色坐唱式单挡说唱艺术。唱一段加几句说表,配上简单的动作,即所谓"艺人一台戏,演文演武我自己"。伴奏乐器极为简单,仅一个情筒和两块竹板。金华道情是最受金华民众欢迎的一种传统民间曲艺形式。道情在金华流传可考的历史至少已有三百多年。

2008年6月7日,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联合申报的“金华道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序号:771 Ⅴ-78。

中文名

金华道情

起源时间

清代

批准时间

2008年

非遗级别

国家级

遗产编号

Ⅴ-78

申报地区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

代表作品

黄金记

流行地域

浙江省金华市及衢州、丽水等市县

艺术类型

曲艺

家级传国承人

朱顺根、叶英盛

历史渊源

道情是我国曲艺的一个类别。渊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渔鼓、筒板伴奏,故又称道情渔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传统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如陕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渔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

金华道情是旧时代盲艺人艰难生存状况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在交通阻塞、信息封闭的年代,走村串户的曲艺艺人充当着信息的媒介,成为旧时代农工士商、村夫民妇接受教化、享受艺术的主要来源;在抗日战争时期,金华道情是新文人唤醒民众的号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金华道情继续为我国经济建设鼓吹呐喊。金华道情是下里巴人,在渔鼓和简板“吉彭吉彭吉吉彭”的热闹声里,金华道情谴责邪恶,劝人为善;金华道情始终以大团圆结局,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一种生活的信念和期盼。经过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传承与创造,金华道情的艺术宝库已经异常丰富。道情是悭锵的,很少有一种曲艺形式能像金华道情这样,富有几百个曲目,其故事都源于金华民众的生活经历,取材于发生在金华的社会新闻。

正是这样一种民间曲艺,在现代艺术、现代生活的冲击下将曲终人散,将飞快地从我们眼前消失。

道情源于唐代宫廷音乐,南宋时始制作情筒简板作演唱的伴奏。元代散传各地后演唱形式也不相同,郑板桥曾创作散曲型《道情十首》供人演唱。道情于明末传入金华后,在婺地生根演化并定型,其后流传金华八县和衢州、丽水及赣东、闽西北一些山乡。

清代初年,金华已有艺人将明崇祯三年(1630)发生在竹马馆向家园的一桩传奇命案编成《悔亲记》传唱。至清道光至光绪年期间,金华道情较为兴旺,如金华城区名艺人玉栋唱的《悔亲记》、《钓鱼记》、《七头记》、《双珠花》、《皇凉伞》等,自道光、同治、咸丰到光绪年间,久唱不衰。

光绪后期,玉栋徒弟邢兆兰曾在金华县衙做过代理师爷,熟悉衙门升堂理案及刑案案例,他学唱道情后,就把发生在当地的传奇公案编成《尼姑记》、《金镯记》、《胡牌记》、《柯柳记》、《贩士记》等等传唱。在这前后,金华不少艺人以衙门案件、社会新闻,民间重大事件编成道情演唱,如发生在金华城里默相巷的《阴阳堂》、发生在金华城南五里牌楼的《双情义》、府上街的《七头记》、莲花井的《双狮子》、游宅街的《尼姑记》、汤溪的《烧山记》,以及明代发生在罗埠的《金凤冠》等等。仅金华城区及周边乡村的就有40多本,包括金华八县的有近100个曲目。

艺术特色

表演形式

金华道情以唱为主,说表为辅。演出中,正面人物一般用金华官话代言,而反面人物则用当地方言。演唱者能同时扮演男女老幼各种不同人物的声腔,学各种动物的叫声,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如身临其境;因金华一带方言复杂,演唱时夹杂许多方言土语,充满乡土气息,引人入胜。 

伴奏乐器

渔鼓

金华道情演唱时用的道具是渔鼓(又称情筒)和简板。渔鼓是毛竹制成的筒状器物,中间打通,一头绷上猪油皮(膜),套上布环,将猪油皮(膜)绷紧,用手指轻轻弹击于绷紧的猪油皮上,能发出“膨膨”的声音;简板是用剖开的竹子做的,两条毛竹片,每条宽约1.5厘米,长50厘米,上部3厘米处用火熏,使之向外弯出,呈龙须状。用时两条竹片稍长为上,稍短为下。主要配以节奏,使演唱时更具韵味。演唱者左手握两片竹板,臂腋间夹一个渔鼓,右手拍鼓筒,左手打竹板,口中唱白兼用,发音似口技,说唱有板有眼,绘声绘色。 

唱腔特点

金华道情演唱时,音调多采用徵调式,结构完整,有头有尾,节奏多样,可紧可慢,也可适中。唱腔分为“平调”、“悲调”、“哭调”等,其中平调音域平缓,节奏稳健,多用于叙述故事情节的大段唱腔;悲调低沉凄凉,如泣如诉,多用于描述人物痛苦的遭遇;哭调模仿女性哭泣,主要用以强化人物的悲伤心情,渲染悲剧气氛。 

曲调特征

金华道情表演

金华道情的曲调旋律,基本属于中速而下行,很少有高亢、昂扬、强烈之音,偏有低沉哀伤之腔。如泣如诉,比较原始,未正式形成各种板式,变化亦不多,煞尾时照例有儿句散板。旧社会盲艺人生活困苦,沿村卖唱,迹近乞讨,是金华道情曲调带有哀怨愁苦之音的原因。

流行地区

金华道情主要流行于浙江省金华市及周边的衢州、丽水、义乌、浦江、东阳、武义、兰溪等市县。 

曲艺价值

金华道情是金华民间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弘扬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功能作用。 

重要演出

叶英盛表演金华道情

金华道情

2015年7月27日,浙江曲艺优秀传统曲目传承展演活动在绍兴莲花书场隆重开演,金华市非遗中心带领金华道情应邀参演,并获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2017年8月15日,金华市非遗馆“明月书场”(城隍庙内)举办金华曲艺走进明月楼社区展演活动。

代表曲目

这些道情曲目经过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在传唱中不断加工完善,情节曲折、起伏跌宕,人物个性鲜明,语言丰富多彩,如《双珠花》中形容女主人公王凤英的漂亮,王凤英走过金华大街,引得两边店铺中人翘首观看:

“剃头师傅看到王彩英,手拿剃刀无定准,沙啦啦,沙啦啦,把个公郎(男人)两边眉毛刮得秃秃平。

打铁师傅看到王彩英,手拿铁锤无定准,打啥铁器弄不清,菜刀打成棺材钉。

箍桶师傅看到王彩英,尿桶的两只“两朵”全截平,只好把尿桶改饭甑。

裁缝师傅看到王彩英,手拿剪刀无定准,截起长裤变围裙,衣衫领口开到背脊心。”

可谓别具一格,更具艺术性。

传承保护

从全省30多个曲种乃至全国数百个民间曲艺种类看,像金华道情这样在一个地区范围,有那么多以发生在当地故事编唱的曲目,实属罕见。这些口头文学作品是金华八婺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民间艺人的减少,亟待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