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镇位于广西北部,是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全国重点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距南宁市380公里,距柳州市110公里,东距桂林市168公里。宋代以来就是华南九大名镇之一,距今已有1360年的历史。融水镇总面积达258.49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111098人。全镇下辖3个社区、15个村民委、134个村民小组。

中文名

融水镇

下辖地区

6个社区、15个村

别名

融乐镇

地理位置

广西北部

面积

258.49 km²

人口

111098人(2017年)

方言

苗语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电话区号

0772

政府驻地

融水镇寿星北路78号

外文名

Rongshui Town

车牌代码

桂B

邮政区码

545300

火车站

融水站

著名景点

元宝山

行政类别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地区

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

行政区划代码

450225100000

风味小吃

滤粉、铜瓢粑、芝麻糊、绿豆粥

历史沿革

融水镇

名称来历因唐朝武德六年(623年)改义熙县为融水县而得名。

地理位置地处融水苗族自治县东南部,东接融安县浮石镇,东南与融安县潭头乡毗邻,东北与融安县大巷乡交界,南连和睦镇,西依永乐乡,西北与四荣乡接壤,北靠安陲乡。人民政府驻寿星北路78号,电话区号0772,邮政编码545301,为县人民政府驻地,距柳州市区85.4千米,距省会南宁市区267.0千米。

南朝齐建元二年(480年),置齐熙郡及其齐熙县,郡隶属广州。郡、县治今县城。梁中大通五年(533年),置东宁州,治齐熙郡,及陈领辖齐熙、黄水、梁化等三郡。隋初,齐熙郡废。开皇十八年(598年),东宁州改为融州,以州境有融水而名。齐熙县改名义熙县。大业二年(606年)。融州废省。义熙县隶始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融州于义照县地。并复置辖义熙、临泉、黄水安修等县。武德六年(623年),义熙县更名融水县。亦以县境有融水面名县。贞观十一年(639年),融州省安修县入临群县。龙朔二年(662年).融州复并黄水、临阳两县置武阳县。天宝元年(742年),融州改为融水郡。乾元元年(758年),融水郡复改为融州。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融州增置辖怀远县。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融州改为融州路.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融州路复名融州,依旧领融水、怀远两旧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融水县省废人融州。同年,融州改隶柳州府,并增置辖罗城县。十年(1377年)。融州降改为融县。依旧隶柳州府。1913年6月,融县隶属柳江道。1927年11月,融县直隶广西壮族自治区。1930年,融县改属柳州民团区。1934年3月。融县改属柳州行政监督区。1940年4月,融县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42年3月,融县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49年7月。融县已改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22日,融县属柳州专区,镇域设融水区。1952年8月11日,融县更名融水县。1953年4月23日,设立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县级),治融水镇,属宜山专区。同时,融水县更名融安县,并迁治今融安县长安镇。1955年9月18日,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更名为大苗山苗族自治县。1958年7月19日,大苗山苗族自治县改属柳州专区,镇城设有东风公社。1959年S月,掀销东风公社,分设陋水、和睦、水乐等3个公社。1961年7月,增设新安公社。次年7月,融水公社和新安公社撒改为融水区。1966年4月8日,大苗山苗族自治县更名为融水苗族自治县。1968年,分设融水镇和融水公社。1971年,融水苗族自治县改属柳州地区。1984年7月,融水公社撒改为融水乡。1989年,融水镇设5个村公所、8个居民委员会、27个村民委员会,融水乡设10个村公所,104个村民委员会。1995年,娄水镇设下设17个居民委员会、5个村公所.20个村民委员会,融水乡设10个村公所。2002年,融水镇,融水乡合并设立融水镇,依旧为融水苗族自治县驻地。

自从南朝齐高帝建元三年(公元481年)始置齐熙县以来,其历史沿革至今已有1359年,县名先后易名齐熙、义熙、融水、融县。融乐镇(融水镇)均为县治驻地。中国历朝历代先后在此设置县、郡、州、司、路、行政督察区,融水均为驻地治所。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融县分10团4镇,融水镇分属上廓团、铁坑团、桥头团、下郭团。

民国元年(1912年),融水镇属融县中区融乐团、水东团、上廓团。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融水镇属融县和睦区融乐镇、东廓乡。

民国35年(1946年)融县分为两镇22乡,融水镇属融乐镇、东郭乡。

1949年称融水镇,属融水区,1951年属第一区。

1952年11月成立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县级),融水镇属大苗山苗族自治区。1958年融水镇属东风公社。1959年称融水公社,1962年,称融水区,1968年,融水区分设融水镇公社,1984年,成立融水镇以及融水乡。

2003年3月,原融水镇与融水乡合并组建新融水镇。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9054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5500人,城镇化率50.25%。另有流动人口16300人。总人口中,男性46116人,占50.93%;女性440人,占49.07%;14岁以下12405人,占13.7%;15-64岁.69992人,占77.3%;65岁以上8149人,占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86000人,占95.56%;有苗、壮、水、侗、瑶、仫佬等6个民族,人口约4000人,占总人口的4.4%。超过千人的有苗族,约1500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7.5%。2011年,人口出生率25.09%e,人口死亡率8.84%,人口自然增长率16.25%e。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0.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7.45干米,总面积312.49平方千米。其中陆地319.26平方千米,占97.88%;水域6.77平方千米,占2.1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1.53人。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融水镇常住人口为100331人,其中男性为51173人,女性49158人,家庭户数28153户,家庭户人口93572人。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111098人。

融水镇主要居住苗族、汉族、壮族、侗族、瑶族等民族。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处云贵高原东南缘,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为山地、丘陵和喀斯特岩溶区。主要山脉有水东山脉、小源山脉和云际山脉。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110-130米,境内最高峰位于云际山,海拔1013.9米;最低点位于罗龙村老寨江边,海拔90米。

融水镇地处丘陵地带,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三面靠山,一面临水,形成了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著名的风光景点有老子山、真仙岩、独秀峰、香山等,每年都迎来了大批中外游客。

气候特征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夏长春短,雨量充沛,但降水时空分配不均,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局部性。夏季多暴雨、高温,雷暴天气,春秋季节有干旱,冬季高寒山区有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多年平均气温19.4C,1月平均气温8.9C,极端最低气温2.70(1977年1月3雨雪);7月平均气温27.9C,极端最高气温38.8C(1990年8月23日)。平均气温年较差19.0C。生长期年平均365天,无霜期年平均327天,最长365天,最短25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302.7小时,年总辐射91.6千卡/平方厘米。0C以上持续期333天(一般为1月28-12月26日)。年平均降水量777.2毫米,极端年最大降水量2521.1毫米(1994年),极端年最少降水量1284.3毫米(2011年)。

水文

境内属珠江水系。有融江、贝江过境,融江在境内河道长15千米。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低温、暴雨、雷暴,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洪灾平均4-5年1遇,最严重一次发生在1996年7月18日,洪涝灾害持续时间约3天,沙及镇内全境,受灾面积达3000公顷。

自然资源

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资源主要为石灰岩,地质储量14300万立方米,集中分布在境城中部和西南部。

土地资源

全镇总耕地面积56640亩,其中水田36921亩,旱地19719亩,水果面积为24700亩,高标准果园5000亩。

经济

农业

耕地面积55897亩,人均0.617亩。水田36359亩,旱地19538亩,以种植水稻、甘蔗、蔬菜、水果、桑树为主。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0399吨,人均225.29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水果、桑蚕、甘蔗。

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31932亩,产量33106吨;桑园面积24190亩,产鲜蚕茧1060吨。水果种植面积21801亩,产量25442吨;其中抽园面积7589亩,产沙田柚12720吨,"融水楣米柚”已于2008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甘蔗种植面积19700亩,产量72904吨。

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05万头,年末存栏2.76万头;羊饲养量0.52万只,年末存栏0.26万只;家禽年饲养量341.78万羽。

融水镇党委、人大、政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县委提出的"山内竹茶药,山外蔗果桑"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在科学规划水果、甘蔗、桑蚕、畜牧、旅游、粮食、蔬菜、药材、民营企业等经济发展重点地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施重点突破,实现"三个扩大,三个提升"及稳步发展桑蚕业。三个扩大即实现甘蔗总量的扩大,工业总量的扩大,水产畜牧业总量及示范基地的扩大,三个提升即实现水果品质和品牌的提升,劳务输出质量的提升和旅游业服务质量、品牌的提升。

融水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主线,镇党委、政府加大农业品种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对技术、资金的投入、坚定不移地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优势农业,大力打造有特色的高档农业品牌。

1、水果:全镇现有水果总面积24700亩,建立高标准果园5000亩,低产果园改良11500亩;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13900亩,其中沙田柚9600亩,柑橙3500亩,桃300亩,李500亩。全镇共建立大小果场60个,沙田柚果场20个(连片50亩以上的果场),大力发展沙田柚优势特色水果为主的基本态势已形成。

2、甘蔗:利用龙头企业的带动,平原区以发展甘蔗为主,全镇甘蔗种植面积18930亩,其中2006年新植6080亩,为农民增收,财政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桑蚕:抓住我国"东桑西移"的历史机遇,将桑蚕业作为农业优势产业来抓。通过科学规划桑蚕发展区域,创新思维模式,加强成本分析和技术培训力度,采取组织新桑区群众到老桑区打工学习的方式,有效促进全镇桑蚕业发展。2006年年末有桑面积6382亩,其中新植2312亩。

4、畜牧水产: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继续与柳州宏华生物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发展无公害麻花鸡订单养殖业。2006年已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合作养殖无公害麻花鸡规模示范户65户,共出栏65万羽;建立6个种草圈养和半圈养山羊示范场,建立2个种草圈养育肥牛示范场。

5、蔬菜:通过引进经济能人承包投资蔬菜种植,并加大抓好产后流通销售服务力度,带动该镇蔬菜的生产,达到以点带面效果,实现农民增收。2006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蔬菜种植29680亩,其中完成秋冬蔬菜种植21160亩。

5、水稻:全镇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有条件的村屯如红色、红光、水东等村屯可发展特色蔬菜。2006年粮食种植面积66470亩。

工业

以木材加工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6.54亿元。拥有工业企业63家,职工约40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018亿元,比上年增长0.027%。

在各种招商活动中,通过开展好"城乡清洁工程",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投资。不断强化投资服务意识,继续推进"思想解放再讨论"活动,教育全镇干部群众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思想,成立招商引资办公室,加强服务和协调工作,不断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以"让纳税人满意"为标准,坚持以诚感人,以诚招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依托资源优势,寻求新的招商机会。积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使外来投资者在最短的时间里,办妥从立项审批到开工建设直至投产的相关手续,为外来投资者排忧解难,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如协助处理古顶电站库区农村土地、作物补偿工作,协调江门电站、商业步行街征地及商贸城三期工程、融城水岸、县城旧城改造项目珠江花园的拆迁等相关工作,协助处理贝江水泥厂与西廓原料石场纠纷及其他服务工作。2006年引进闽兴松脂厂1家,引资额1000万元,当年投产,当年税收即达300万元;协助引进民族蚕丝厂,带动全县桑蚕业发展。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1760万元,比上年增长6.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20万元,比上年增长12.11%。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6.83万元,增值税140.37万元,企业所得税66.39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96.30元,比上年增长7.54%。

社会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2处,各类文化专业户41户:各类图书室23个,藏书7.2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成员达580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

教育

2011年末,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85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16所,在校生8474人,专任教师469人,小学适龄儿童人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378人,专任教师148人,初中适龄人口人学率、小学升初中升学率、

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门诊部(所)16个;固定资产总值157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4名,其中执业医师9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5人。2011年,完成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计划免疫2万人,为老人免费体检1500人。辖区内设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多家医疗机构。15个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34.36%。

体育

2011年末,学校体育场5个,46.67%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4%。

广播电视

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35000户,人户率70%。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71户,人数2046人,支出430.11万元,比上年增长30%,月人均175元,比上年增长13.6%;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388人次,费用共支出10.164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97户,人数3061人,支出27.85万元,比上年增长60%,月人均85.9元,比上年增长33.2%。

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3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0.426万元,比上年增长11.2%。

敬老院1家,床位3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0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56万人,参保率82.05%。

交通

有枝柳铁路及204.309省道过境,水路有融江、贝江流经境域。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邮政网点1个,业务收入46.1万元,其中纯收入17.91万元。

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7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5万户,电话普及率4%;移动电话用户2万户;互联网用户1.1万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300万元。

行政区划

全镇下辖20个镇直机关单位,有卫生院1所,中学2所,小学18所,幼儿园2所。有党总支部4个,支部67个,其中机关支部19个,学校党支部17个,农村支部28个,社区党支部3个。

融水镇辖:城南区、城中区、城北区、城西区、苗家小镇、苗美家园6个社区居委会;红光、红色、新国、西廓、下廓、小荣、三合、古鼎、东良、罗龙、兴贤、东华、水东、新安、云际15个村委会。

融水镇行政区划代码
统计用区划代码城乡分类代码十七位区划代码名称
45020000000000045020000000000000柳州市
45022500000000045022500000000000融水县
45022510000000045022510000010000融水镇
45022510000112145022510000112121城南社区居民委员会
展开表格

旅游

风光秀美看融水,民族风情看贝江;天下第一真仙洞,八桂名胜老子山。这是人们对融水旅游的真诚歌颂。赖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之历史悠久,古迹繁多,镇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出现奇峰巧洞、钟乳琳琅,风光旖旎,江山多娇,吸引古今中外的大量游客。

融水镇八景

1、贝江风光:贝江流经县城背面而得名,江水碧绿。沿途景点有:望夫石、仙女池、翠源绿珠,悬崖飞瀑小三峡、金银洞、石门潭、中流柱等是自治区级旅游点,已开辟有贝江一日游、苗寨二日游、元宝山三日探险游。2、老君洞、真仙岩:是我国名山,中国道教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一。宋太宗册封为真仙岩。洞内有金线葫芦、老君炼丹、原始森林、金鸡啼晓、猴子观海、猛虎出山、水月洞天、隐仙下棋、亭台楼阁等诸多景点,是自治区级旅游点。

3、老子山、寿星岩:是桂中地区最大的佛教重地,山内建有圆通门、大雄宝殿、静观楼等景点,是自治区级旅游点。

4、香山叠翠:为古融城八景之一,由大旗山、三柱山、陀螺山、朱砂山等组成,这里群峰叠翠,古树参天山岚弥漫,鸟语花香,故名香山。山内有一座高大的香山庙,还建有"斗鸟亭"、"庆香港、澳门回归纪念亭",明代徐霞客曾到此游览,融城儿女乐此留连。

5、玉华仙洞,位于融城西北四里。玉华仙境包括玉华仙洞、鲤鱼岩、九头崖、玉华江等风景点。

6、古鼎龙潭,古融城八景之一,在城西南十里,有公路直通。相传每隔两年潭洞中发出奏乐曲音,三昼夜才停止,然后必有雨降下。古代县官在大旱之年,来此祈祷求雨,出奇灵验。潭中奥妙,妙不可言,为自治区级旅游景点。

7、刘公岩、德岩,在老君洞西一里,西岩接近,合称一胜。此岩辟于唐代,又名西峰岩、刘公岩,为南宋郡守刘继祖重修而得名。

8、丹江秀色、西洞河风光:位于城西郊,这里"青山四面,绿水一弯,彩虹飞桥,鱼鳞田叠,渔歌樵唱,苔影鞭丝,最饶幽趣"使令人神往的风景胜地。

特色小吃

融水镇地域辽阔,田野肥沃,林木苍翠,物产富饶,人们耕读谦勤,乐善好施,不但旅游资源丰富,而且饮食文化也比较独具特色。风味小吃有:滤粉、铜瓢粑、芝麻糊、绿豆粥、滚糖糍、油堆、凉粽、肉粽等,这些风味小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使人垂涎欲滴,胃口大开。

名优特产

全镇农业名特优产品以沙田柚而出名。沙田柚已被农业部、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为无公害标准化产地认证、产品认证、是融水苗族自治县大农业产品牌中唯一获得认证资格的农产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