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简介

清代中叶,在江苏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淮剧的传统剧目:早期有生活小戏《对舌》、《赶脚》、《巧奶奶骂猫》等,大戏“九莲十三英”(即《秦香莲》、《蓝玉莲》等9本带“莲”字的戏和《王二英》、《苏迪英》等13本带“英”字的戏)和《白蛇传》、《岳飞》、《千里送京娘》、《状元袍》、《官禁民灯》等。新时期以来,以上海淮剧团为代表,以《金龙与蜉蝣》为标志,都市新淮剧的旗号在戏剧界引起很大凡响。

基本简介

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区。清代中叶,江苏盐城、阜宁一带,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被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戏和京戏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了淮剧。早期淮剧以“老淮调”和“靠把调”为主,唱腔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未采用管弦乐器奏。1930年前后,戴宝雨、梁广友、谢长钰等人,又在“香火调”的基础上,开始创作了采用二胡伴奏的一些新调,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调”。使淮剧的表演艺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流动地区也从盐城、阜宁、淮安一带,逐步扩大而流布江苏全省。1912年,淮剧艺人何孔德、陈达三等,把淮剧带到上海演唱。之后,名演员何叫天又创出了“连环句”唱调,进一步丰富了“自由调”。淮剧的传统剧目有:早期的生活小戏《对舌》、《赶脚》、《巧奶奶骂猫》等,大戏“九莲十三英”(即《秦香莲》、《蓝玉莲》等9本带“莲”字的戏和《王二英》、《苏迪英》等13本带“英”字的戏)和《白蛇传》、《岳飞》、《千里送京娘》、《状元袍》、《官禁民灯》等。

历史沿革

在盐城、阜宁一带农村,历史上有僮子做香火的巫觋活动,其内容包括:祈求丰收做青苗会、加苗会;延福消灾做太平会、火星会等。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类演出内容不断丰富,经长期衍化,逐渐发展成为香火戏。香火戏是苏北一种与民间鬼神信仰联系紧密的地方小戏,又名三伙子、三可子等,最终形成于清同治元年(1862)前后。其唱腔由流行于境内的《香火调》和淮阴、宝应等地的《淮蹦子》组成。同时,香火戏艺人常与门弹词艺人结伙搭班,故香火戏中亦有许多曲调来自门弹词。香火戏由童子演出。童子是从事祈福、求神、驱灾的巫师,所以也叫童子戏。童子们往往穿上戏装就是艺人,脱下戏装换上道袍就是巫师。童子戏的曲调为童子调,还有专门的剧目。童子们在办完祈神之类的活动后,便为众人进行表演。门叹词是江苏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的一种民间说唱,用来打板乞讨卖唱,就和落地唱书、道情、莲花落等一样。

徽戏班社进入境内之后,香火戏常与徽戏同台或合班演出,名曰徽夹可。鉴于香火戏的乡音土调颇受广大群众喜爱,于是一些徽戏艺人先后转入香火戏行列,香火戏亦因此得以大量吸收徽戏艺术成就而发展,表演从只唱不做到开始注重一引、二白、三笑、四哭等表演程式。另由于吸收徽戏武功,与其原有武术、杂技相融合,其间还出现了一些以武戏见长的演员。在大量引用徽戏剧目的基础上,淮剧剧目逐渐有了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之雏形。到十九世纪60年代初,香火戏基本摆脱附属于巫觋活动的性质而独立。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苏北发生特大水灾,部分艺人来到上海,主要以拉洋车或在码头扛包谋生。民国初年,艺人韩太和、何孔德等在斜桥江北大世界等地,用筷子击盘,坐唱演出,称为搭墩子。后又演出于苏北人集中的三合街、太平桥、长安路、定海桥、大连湾路等地。1914,骆步蟾、骆步兴、吕凤安、武旭东来沪,做香火(即僮子),唱街头戏,继而发展到拉围子(用布拉成围子,观众在围子里看戏)售票演出。此时在坐唱的基础上有了简单的化装表演。不久,出身于梨园世家的何孔德,经艰苦创业有了衣箱,并吸收了流散在沪的部分艺人组合成班,为剧场演出创造了条件。当时,人们称这种演出为江淮戏。

1916年,陆小六子在闸北长安路开设了第一家演江淮戏的群乐戏园。翌年,马金标也在南市三合街开设三义戏园,于是江淮戏从街头演唱进入剧场。与此同时,苏北下河(盐城、建湖)地区和上河(淮阴、淮安)地区的艺人也纷纷来沪,同乐戏园、中华新戏园及沪西大舞台,遍及闸北、沪东、沪西及南市。在进入剧场之初,江淮戏仍是三可子、徽夹可演出形式。演出以三出头(如《隔墙相会》、《水漫蓝桥》和《罗凤英头访·二访·三访》等),以二小戏(小生、小旦)或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

二十世纪20年代,一些京剧艺人先后加入淮剧班社,带来了京剧剧目、表演艺术、音乐唱腔。淮剧艺术也不断从京剧中吸取养料,趋向成熟,进入皮夹可(或称京夹淮)阶段。皮夹可时期江淮戏音乐得到发展,旦角艺人谢长钰在吸收京剧服饰和化装的同时,开始借鉴京剧的弦乐托腔。他与琴帅戴宝雨及演员陈为翰、何孔标一起,在〔呵大咳〕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西皮原板〕的板式,创造了新腔,并用四胡(后改为二胡)取代单纯的锣鼓伴奏,因该腔运用胡琴伴奏,把行腔拉长,观众便称之为〔拉调〕,谢长钰也因此有江北梅兰芳之誉。〔拉调〕的出现,是江淮戏音乐发展中的一次飞跃,并成为主调。流行于上河(也称西路,指淮安、淮阴一带)的〔老淮调〕,与流行于下河(也称东路,指盐城、阜宁一带的)〔呵大咳〕,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唱腔。由于老淮调过去简陋嘈杂,下河的观众难以接受,因此女艺人杨金花在1933年将高亢的〔老淮调〕加以软化,使之既有激越的西路特点,又有委婉的东路色彩,东西两路唱腔结合,形成了江淮戏的又一主体唱腔〔新淮调〕。

1939年秋,旦角筱文艳与琴师高小毛一起编创了二胡过门,以取代〔拉调〕起落板中的锣鼓伴奏,并将单一的落音多样化,丰富了唱腔旋律。这个新腔,是在拉调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快慢自由,男女皆可唱,表现情绪可悲可喜,较之〔拉调〕更具可塑性和抒情性,故称〔自由调〕。筱文艳也由此成为淮剧皇后。至此,〔拉调〕、〔淮调〕和〔自由调〕就成为江淮戏的三大主调。伴奏乐器除原有的打击乐和二胡外,还有笛子、琵琶和三弦。乐器的增添,又促进了唱腔的进一步发展。1940年,筱文艳与筱云龙合作,在《樊梨花》一剧中,以〔自由调〕为基础,创造了擅长表达委婉、凄楚感情的〔小悲调〕;后又有人在〔自由调〕基础上,吸收锡剧的哀婉旋律,创造了〔大悲调〕,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1931的苏北大水灾和1945年的抗战胜利,大批江淮戏艺人相继来沪形成众多班社,著名的有何孔德的何家班、武旭东的武家班、骆步兴的骆家班、谢长钰的谢家班、单连生的单家班、顾汉章的顾家班、马麟童的扶风堂等。1945年,江淮戏联谊会成立,翌年改名为江苏戏公会(解放后改组为淮剧改进协会),成为淮剧艺人的活动中心,凡社会活动、组班邀角、人事纠纷、艺人福利等,都通过它办理或仲裁,淮剧这一剧种名称传遍沪上。淮剧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成立了上海市人民淮剧团、江苏省淮剧团,各剧团建立剧本制和导演制,随之也相继有了编导队伍,并配备音乐、舞美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并整理和演出了大批的传统剧目。

从1949年到1966年十多年中,上海淮剧团编演传统剧,如《蓝桥会》、《千里送京娘》;现代剧《王贵与李香香》、《种大麦》等,分别获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奖、演出奖和演员奖。经常上演的保留剧目有《白蛇传》、《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女抢板》、《水漫泗洲》、《刘二姐赶会》、《探寒窑》、《琵琶寿》、《官禁民灯》、《女审》、《党的女儿》等,同时还涌现出筱文艳、何叫天、杨占魁、方素珍、张云良、李少林、马秀英、刘少峰、华美琴等众多著名演员。上海淮剧的唱腔也有较大发展,如借鉴兄弟剧种的唱腔,创造的紧打慢唱〔急心调〕,于1952年首次运用于现代剧《王贵与李香香》,后广为流传。1953年由筱文艳创造的〔哭板〕唱腔多次运用于《白蛇传·断桥》中,该调将说白用〔散板〕形式演唱,不仅感情色彩浓厚,而且使说白与唱段之间有完美的过渡,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