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云南省临沧市、香格里拉县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元代,造纸术传入丽江。明代,大量的汉族工匠和艺人进入丽江而融入纳西族中,同时,西藏的造纸方法被带到了丽江。从元时传到丽江的汉人的造纸术即抄纸法在此后与西藏的浇纸法在丽江纳西族地区融合,形成了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2006年5月20日,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Ⅷ-68。

中文名

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批准时间

2006年5月20日

遗产编号

Ⅷ-68

历史渊源

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成品

云南省有着十分悠久的纸张使用和制造历史。据史料记载,纸传入云南的历史最迟可追溯到三国时代,但对云南手工造纸术的记载较晚。

元代,丽江地区已有造纸业,但未有对东巴纸的记录。

明代以后关于云南造纸的史籍记载较多,明代中叶傣族地区就已有造纸业,当时傣族称纸为“缅纸”。

清代时少数民族地区手工造纸得到发展,从四川、湖广等地来的工匠带来了造纸技术。清代有关云南造纸的记载最多,那时候云南省造纸业非常发达,手工纸成为了宫廷贡纸甚至还出口至越南等地,足见云南地区造纸技术的成熟。

工艺特征

和志本

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以纤维较好、较细的构树皮为原材料,纸质薄而柔软、韧性好,主要用于制作高升、孔明灯和书写佛经。此外,缅纸还用于制作油纸伞,除用来遮风避雨,还具有观赏价值。

傣族手工造纸的目的是用于佛寺里抄写经文典籍、土司公文、任职文书以及民间祭祀等等。当代,其用途更加广泛,用于抄写佛教经典和各种赕佛活动、绘画、剪纸、制作孔明灯、高升、油纸伞、手工艺品、礼品盒、相框、相册、纪念册、笔记本和舞蹈表演用的动物模型、传统丧葬用纸和茶叶包装等等。

傣族手工纸似乎粗糙不光滑,但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它不仅柔韧性强,无毒、透气、吸水、耐磨、耐用、不易破损,时时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特殊木香味,而且保存时间长,可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东巴纸色白质厚,不易遭虫蛀,可长期保存用它书写的东巴经典据有五千多卷之多。除此之外,纳西族的手工造纸还融入了一些中原造纸的方法。

工艺流程

东巴纸其制作流传

云南临沧等地傣族自古以来就爱竹,擅长用竹。竹是造纸的上好材料,选用嫩老适度的幼嫩新竹,纤维适中,既利于成纸,又不至于使造出的纸太粗糙。因此一般都在清明以后,谷雨、小满节气这段时间备料。

造出纸浆后,抄纸,此时采用二道水,使纸张的纤维形成经纬。

迪庆香格里拉的纳西族手工造纸采用的原料是产自当地的植物原料“阿当达“,一种瑞香科的丽江荛花。其造纸过程由采集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春料、再春料、浇纸、贴纸、晒纸等工序组成。主要工具有纸帘、木框、晒纸木板、木白等。

东巴纸制造工艺

东巴纸制造工艺,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是采集原料,要选择粗壮、表皮光滑、叉较少的灌木,每棵取约50厘米长的一段。砍好之后,必须趁鲜剥皮(这种树水分少、容易干,一旦水分干了,剥皮将十分困难,只能采用泡水的方法来处理,费工费时)。剥下树皮后,刮去黑色外皮,只留白色内皮。

白色树皮要放在院子里自然晒干,然后用水浸泡,边泡还要边剔除残留的黑皮和杂皮,直到泡软为止。接着是蒸煮树皮,蒸煮过程中必须加入草木灰,以减轻原料的毒性并增加原料的色度。蒸煮十几个小时,然后捞出拿到河边漂洗,并将皮料捏成拳头大小的团状。洗净的皮料放在平整的石板上,用木槌反复捶打,直到打成纤维状,入水完全散开为止。

接着是抬纸浆,就是把装着纸帘的纸帘框放入盛水过半的木槽,在溢满清水的纸帘上倒入适量的纸浆,用手轻轻搅拌、拍打,使纸浆纤维均匀分布,平稳抬出。然后轻轻将湿纸帘翻扣在晒纸板上,小心取下纸帘,将晒纸板拿到太阳下晒。待纸晒到半干时,用压纸棒在纸上反复用力擀压,直到压得纸面平整,显不出帘纹为止。晒干后,用手轻轻一揭,一张张长短、宽窄统一的东巴纸就造成了。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傣族、纳西族东巴造纸工艺的活动纸帘较为特殊,晒纸过程明显受到浇纸法的影响,又有抄纸法的痕迹,是中国造纸术与印度次大陆造纸法兼容并蓄的结晶。

傣族、纳西族东巴造纸工艺为弘扬东巴文化作出了卓著贡献,从工艺史角度来看,它又是研究中国手工造纸的难得实例。

傣族、纳西族东巴造纸工艺是研究中国、东南亚乃至印巴次大陆古代传统造纸术发展活的样本,对复原中国早期的造纸技术有极高的参考价值。[1]

传承现状

纳西族造纸技艺有传子不传女的传统,一向以家庭作坊进行生产且不外传,故在现代商业社会的挤压下随时都有消亡的可能,急需抢救和保护。

纳西随着对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文化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该项传统民间技艺对我国造纸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因为受到现代机器制造业的冲击,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面临着十分窘迫的境地,必须加以保护。

传承人物

工艺流程:晒纸

和志本,男,纳西族,1928年生,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人。2006年5月20日,和志本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云南省临沧市、香格里拉县申报。申报项目: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玉勐嘎,2011年06月09日,玉勐嘎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云南省临沧市申报。申报项目: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周小三,2012年12月,周小三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云南省临沧市申报。申报项目: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保护措施

1992年5月,传承人和圣文在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的支持下,成立了东巴造纸定点作坊,制作专供研究所修补、复制东巴经的纸张,也得到了一定的收益。2000年,丽江玉龙雪山开发总公司把和圣文父子请到丽江开了一家作坊,主要做书画纸、对联纸等旅游产品,后来还开发了花草纸、彩色纸等产品。[2]

2008年,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传承人和志本成立了白地东巴造纸合作社,并自筹资金兴建了纳西东巴文化传习馆,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巴文化。[2]

社会影响

国际影响

傣族、纳西族东巴造纸吸引了美国、韩国、德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及上海、广东、台湾、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和客商前来参观考察和订购。

衍生作品

2014年6月13日,云南民族博物馆拍摄制作的纪录片《手工造纸——记东巴纸与傣族白棉纸两项国家级非遗手工技艺》首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