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张苍水集》

作品类型

即事感怀

主题

励志

主题

抒怀

作品赏析

此诗为五言古体,共二十八句。

从“苏卿仗汉节”到“翻作楚囚怜”十二句,紧扣“被执”二字,叙写自己生不逢辰,虽转战南北,而未能光复明室,最后反成清军之囚。前六句以苏武和管宁的故事作为对照和映衬。苏武出使匈奴,受胁不降,仗汉节牧羊,历十九年乃得放归;管宁则避乱局辽东亦达十九年之久。后六句则赋述自己经历。自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奉明鲁王监国至越,与清军血战,至今为清军所执,前后也整整十九年。然而苏武和管宁是以成功而荣归故国,而自己则以失败而辱过家乡。两相对照,一种作为囚徒的深切悲哀显得愈加强烈。“仰止愧前贤”一句,表达了这位爱国志士发自心底的遗恨,同时也显示了他崇高的民族责任感、严以待己的品格和令人仰止的风度和气节。

从“蒙头来故里”到“谓此胜锦旋”十句,紧扣“过故里”三字,叙写和抒发作者重归家乡的见闻和感叹。前六句抒发了诗人所见时代剧变的沧桑之感。诗人蒙羞回至阔别已久的家乡,虽然城郭依旧,而人事全改,先前明朝的王土现在已是清朝的天下。正如诗人在宁波公署所叹:“此沈文恭故第,今而为厩乎!”想到家乡人民遭清军铁蹄践踏,诗人不由得又一次悲、愤、愧、恨交加,家乡父老曾经翘首以待,盼望义军能够把他们从民族沦亡的水火中解救出来,可是今天自己反成了清军的阶下囚,怎么向父老乡亲交代。对敌人的愤激和仇恨,与自己内责的羞愧和悲哀糅合在一起,最后化作“有腼此面目,难为父老言”十个字。这两句诗虽然字字质朴无华,但是意蕴深厚,情感深沉,耐人咀嚼。

后四句则通过人们对自己被执而归的不同评价,从侧面传达自己对于拒降而俘的态度。在被俘前,清军曾以礼招降,当时若降,则不仅能偷生于世,且享不尽荣华富贵,所以在那些丧失民族气节的“愚者”看来,诗人之拒降真是不识时务,愚蠢至极。而那些对诗人寄以厚望的“知者”,则为其被俘受辱而悲哀。然而也有识大体的“贤达士”,则认为诗人能“百死不移其志”,故虽辱犹荣,甚至比那些功成名就的衣锦还乡之辈更能显示志士仁人的精神风采。在这里,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因坚持民族气节而产生的自豪感,这也是诗人在悲愤愧恨之中所获得的惟一精神安慰。

最后六句则直言表达了诗人求仁报国的决心。在诗人看来,人生于世,不在年高寿长,最可贵的是要有一颗热爱祖国、献身民族复兴事业的比金石更坚定的忠心。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又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诗人生不能复国,遂决心以死殉国成仁。“求仁而得仁”就没有什么遗怨了。[1]

创作背景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诗人起兵抗清,奉鲁王监国,官至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坚持斗争十九年。康熙三年(1664年)被俘牺牲。此诗为其被俘后押经故乡鄞县(今浙江宁波)时所作,作于康熙三年(1664年)七月。[1]

作品评价

现代汉语言教授钱玉莲:“这是一首抒情明志之作。全诗抒发了诗人被捕后路过故乡时所产生的一种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家国两荒、报国无时的感慨以及诗人不为众畜所惑,忠贞不移,名留青史的坚定决心。”(《金元明清诗词曲鉴赏辞典》)[1]

作者简介

张煌言(1620年7月8日—1664年10月25日),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

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朱以海,联络十三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

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

康熙三年(1664年),随着永历帝、监国鲁王、郑成功等人相继死去,张煌言见大势已去,于南田的悬嶴(ào)岛(今浙江象山南)解散义军,隐居不出。是年被俘,后于杭州遇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被执归故里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富金壁主编 . 中华文化经典选读 . 哈尔滨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0-05 . 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