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区,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地处关中中部渭河北岸,位于咸阳市区东半部,泾河、渭水交汇的三角地带。东面与西安市高陵区接壤,西面和秦都区为邻,南面隔渭河与西安相望,北面同礼泉、泾阳毗连。

渭城区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核心区,西北最大的航空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座落境内。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渭河流经辖区,地下水资源蕴藏丰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秦王朝的国都所在地,又是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的京畿之地,文物荟萃,古迹众多,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

中文名

渭城区

车牌代码

陕D

别名

渭阳

地理位置

陕西省咸阳市南部、关中盆地中部

面积

272平方千米

人口
方言

陕西方言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电话区号

029

政府驻地

咸阳市文林路9号

下辖地区

10个街道

外文名

Weicheng District

邮政区码

712000

火车站

咸阳站

著名景点

秦咸阳遗址、长陵、阳陵、安陵、义陵、渭陵、汉康陵、延陵等

行政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陕西省咸阳市

行政区划代码

610404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地区生产总值

306.46亿元(2021年)

区委书记

余天西

区长

田地

历史沿革

区境夏为有扈氏辖地,商代封予帝喾时司天官吴回的后代,名程(郢)。

武乙三十四年(约前1108年)赐予周王季历。季历子姬昌(周文王)营造丰京之前,曾居於程。周武王伐纣之后,封其弟毕公高於此,遂名毕。毕、程国中心在韩家湾乡白庙村南汉安陵附近。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在今区境东部窑店乡一带营建“冀阙”宫廷。因其位于九荘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历经惠文、悼武、昭襄、孝文、庄襄五王及始皇、二世两帝,为秦都144年。秦始皇在咸阳置内史统领关中诸县。秦末,项羽西屠咸阳,分秦内史为雍、翟、塞三国,谓之“三秦”。区境窑店以东属塞国,窑店以西属雍国。

汉高帝元年(前206年)刘邦“还定三秦”后,在咸阳故城置新城县,七年并入长安。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复置,更名渭城县。西汉还在境内汉高祖陵寝处置长陵县,汉惠帝安陵陵寝处置安陵县,汉景帝阳陵陵寝处置阳陵县。

太初元年(前104年),分长安以东为京兆尹,渭城以西为右扶风,长陵以北为左冯翊,谓之“三辅”。境内长陵、阳陵二县属左冯翊,渭城、安陵三县属右扶风。

东汉光武六年(30年),渭城并入长安。十五年(39年),长陵、阳陵改属京兆尹,安陵仍属右扶风。

三国魏将长陵、安陵二县并入京兆郡的长安县,阳陵并入高陵县。区境遂为长安、高陵二县县地。

十六国后赵石勒(329年),分始平和长安在故渭城置石安县。

前秦皇始二年(352年),分京兆在长陵城置咸阳郡,辖石安等县。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属咸阳郡。46年把泾阳县并入石安县。

太和二十年(496年),咸阳郡由长陵迁至泾水北,(今泾阳县城区)。

景明二年(501年),分石安复置泾阳县。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在灵武县兼置灵武郡。

建德二年(573年),灵武郡、县均废,辖地并入石安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销咸阳郡,石安县并入泾阳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分泾阳、始平置咸阳县。宋金仍属京兆府。元属奉元路。明、清属西安府。

明洪武四年(1371年),县城移至老城区。

民国初属关中道。

1933年改属省。

1937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咸阳分区。

1950年5月改属咸阳专区,专署驻老城区中山街。

1952年12月,分城、郊设县级咸阳市。

1953年撤销专区,咸阳县、市改省直属。

1958年12月,县并入市。

1961年复设咸阳专区。

1983年10月地改市后,原市改为秦都区。

1986年12月,以乐育路为界,与秦都区分治咸阳市区。[1]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渭城区位于咸阳市区东半部,关中盆地中部,秦都区以东,渭河以北,处于泾河、渭水交汇的三角地带。东面与高陵区接壤;西面和秦都区为邻;南面隔渭河与西安相望;北面同礼泉、泾阳毗连。介于东经108°40′03"—108°57′36",北纬34°19′47"—34°29′17"之间,东西长约26.73千米,南北宽约17.92千米,面积272平方千米。

地质构造

渭城区属于渭河断陷盆地(渭河地堑),系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中秦岭大幅度抬升而形成。直到第四纪构造运动及种种外力作用,塑造分异出北部黄土台塬和南部冲积平原。北部黄土台塬的构造基础为渭北断块中的礼泉断阶部分(界于宝鸡—华县断裂带与扶风—三原断裂带之间)。第四纪更新世方发生缓慢的相对抬升,原第三纪的湖盆露出水面。因地形平坦,利于黄土堆积,从而在新第三纪和早更新世的湖泊相沉积层之上堆积了中、晚更新世的黄土层,覆盖达80—100米,并且因气候的冷暖波动发育了7—8层古土壤,第四纪堆积物厚200—400米。此外,因新构造断谷的控制,形成台塬面上与梁状地定向排列的塬间洼地。南部的冲积平原早更新世以前为“三门湖”,自中更新世晚期以后相继发生了三次河流下切、地壳相对抬升运动,从而发育了三级河流阶地与现代河漫滩。二、三级阶地属侵蚀堆积阶地,一级阶地为堆积阶地。阶地结构呈明显的“二元结构”,即底部为河床相砂砾石,上部为漫滩相细粒砂质粘土,且二、三级阶地表层覆盖厚度各异的中、晚更新世黄土层。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总厚度为400米左右。

地形地貌

渭城区地貌为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向渭河谷底倾斜,大致以宝鸡峡北干渠为界,分为北部黄土台塬区和南部冲积平原区。北杜乡杨家寨南窑最高,正阳乡同仁庄东南最低,海拔在514—367米之间,高差147.0米。北部台塬区划分出台塬与塬间洼地两类,南部平原则划分为三级河流阶地、河漫滩及河床。

气候特征

渭城区地处内陆,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性气候。表现为四季冷暖分明,春季(3月下旬开始)大地回暖,降水增多,冷空气活动频繁,易出现寒潮、大风、霜冻和春旱天气;夏季(5月下旬开始)气温最高,降水量大,光照充足,夏初和伏天多旱,后期易出现大风暴雨;秋季(9月上旬开始)初多阴雨,气温缓降,湿度大,光照少,后期气温猛降,干旱少雨;冬季(11月上旬开始)气候变冷,干燥少雨。

土壤类型

据1982年土壤普查,渭城区土壤分为6个土类、11个亚类、22个土属、51个土种。分布规律从北向南依次为翙土、黄土性土、淤土、潮土、水稻土、沼泽土。

自然灾害

渭城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连阴雨、风灾霜冻等,限制着气候资源的充分利用。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渭河是渭城区区的河流。由秦都区流入,经渭阳、渭城、窑店、正阳4乡,在同仁庄入高陵区境内。河段长25.06千米,年流量51.66亿立方米,平均流量为163.8立方米/秒,即使在枯水年,年径流量也达24.15亿立方米,而且无断流现象。

地热资源

渭城区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地热储量约2500亿立方米,已勘查和规划的地热出水量为372亿立方米,出水量大,温度高,水质优良,持续性好,富含氡、硫、锂、锶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达到优质医疗热矿水标准,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渭城区已凿成地热井7眼,井深1998—3558米,水温最高可达120℃,涌水量44.34—182立方米/小时,均为自流井,最大关井压力达1.2千帕。

植物资源

据清乾隆十六年(1751)《咸阳县志》物产果类记有杏、桃、梨、李、枣、葡萄、羊枣、石榴、樱桃、林檎(花红)、柿、核桃、白果等;花木类记有木槿、月季、柳、桐、槐、柏、桑、柘、椿、榆、杨、苦竹、淡竹、皂荚等。据1983年农业区划调查,本区木本植物有豆科、榆科、苦木科、木兰科、松科、悬铃木科、楝科、杨柳科、蔷薇科等43科、81属、131种、240多个种类或品种。其中以杨柳科、豆科、蔷薇科分布较广。

动物资源

渭城区属华北区黄土高原地区的南部。其特点是:动物区系上以古北界成分和广泛分布种居多,东洋界成分的种数不多;森林动物贫乏,以北方农耕区的相关种为主;大型兽极少,多为一般种类;鸟类种类较多,具有南北混杂的状态。总的来看,是来自不同生态类群共同组成的人造景观动物区系。

渭城区兽类约有26种。野生动物中食肉类以狐、狼、狗獾、艾虎、黄鼬等为主。其中狼的数量随人类活动日益频繁而大减,农田旷野中已十分罕见。食虫类有水麝隩、长尾鼹、蹼麝隩等少数种类;翼手类以夜蝠、阔耳蝠、兔蝠等较多,也有马铁菊头蝠的分布;啮齿类以小家鼠、褐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长尾仓鼠、大仓鼠、达吾尔黄鼠、中华鼢鼠等为主,另有营树栖和地栖生活的岩松鼠和花鼠。兔形目的草兔在本区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上述鼠类分布广泛,出没于农田地梗、崖畔。

野生禽类有,以白天活动捕食小型啮齿类为主的鸢、雀鹰、灰脸鹰、红脚隼、红隼等隼形目猛禽;以捕猎夜间出没鼠类为食的主要有领角鸮、普通雕鸮、纵纹腹小鸮及长耳鸮等鸮形目猛禽,这些在鸟类中数量很少,常见于田野、沟壕。近年来大量投毒灭鼠,使其二次中毒死亡,加之人为乱捕滥猎,致其数量剧减。本区南依秦岭北坡,渭河横贯,加之塘库星罗棋布,故鸟类种属较多。森林鸟类有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三宝鸟、寿带鸟、黑脸噪鹛、锈脸钩嘴鹛等,多见于农田宅旁栽培林或城市绿化林中;越冬鸟类有豆雁、赤麻鸭、绿翅鸭、绿头鸭、针尾鸭、花脸鸭、赤颈鸭和鹊鸭等,大白鹭、大鸨、灰鹤等少数珍贵水、涉禽在渭河滩地一带也可见到。在渭河水域及许多稻田,还有苍鹭、池鹭、白鹭和夜鹭等涉禽栖息。常见的留鸟类有麻雀、喜鹊、大嘴乌鸦、小嘴乌鸦、红嘴山鸦、灰喜鹊、原鸽、珠颈斑鸠、大斑啄木鸟和鸡形目的环颈雉、石鸡等。夏候鸟常见的有四声杜鹃、大杜鹃、楼燕、家燕、金腰燕、黑枕黄鹂及黑卷尾等,这些鸟类每年4—10月来本区营巢繁殖雏鸟,以农林害虫为食,是有益的食虫鸟类。

两栖爬行类

两栖类动物中常见的有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黑斑蛙、中国林蛙等。爬行类有无蹼壁虎、黄纹石龙子、斑丽麻蜥及北草蜥等。蛇类中有赤链蛇、王锦蛇、白条锦蛇、黄脊游蛇和虎斑游蛇等。

虫、鱼

野生昆虫甚多,常见于农田的有螟虫、二化螟、玉米螟、棉蚜虫、豆荚螟、红蜘蛛、金龟甲、象甲、天牛金花、壳象、蝉、蝼蛄、松毛虫、地老虎、蚊、蝇、蚂蚁等。蝗虫类有短星翅蝗、中华蚱猛、短额负蝗、大垫尖翅蝗、黄胫条文蝗、黄胫小车蝗等。鱼类早先在渭河有鲫鱼、鲤鱼、鲶鱼等杂鱼种。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渭城区下辖10个街道。渭城区人民政府驻渭阳街道。 

街道名称下辖地区
中山街街道渭阳路社区,东明街社区,西宁街社区,仪凤街社区,北大街社区,中山街社区,抗战南路社区,利民社区,团结社区,旭鹏社区 
文汇路街道东风路社区,毕塬东路社区,文汇东路社区,文汇西路社区,新兴北路社区,钢管厂社区,华星公司社区,毕塬中路社区,联盟一路社区,联盟二路社区,202所社区,民院社区,陕工职院社区,光辉社区 
新兴路街道人民东路社区,民生路社区,陕西一棉社区,陕西纺织器材厂社区,陕西第八棉纺织厂社区,乐育路社区,建国路社区,抗战北路社区,凤凰社区,民生西路社区,东润花园社区 
渭阳街道滨河社区,金旭路社区,文科社区,文林社区,三普社区,长庆昌源社区,文苑社区,望贤路社区,长庆石化社区,双泉社区,马家堡社区,杜家堡社区,张家堡社区,碱滩社区,任家咀社区,李家堡社区,西耳社区,金家庄社区,塔尔坡社区,日月星城社区 
渭城街道陕西玻璃厂社区,西电社区,三五三零厂社区,朝阳四路社区,冶家台村,渭城湾村,摆旗寨村,石何杨村,坡刘村,石桥村,龚东村,龚西村,羊过村 
展开表格

截至2020年6月,渭城区下辖10个街道。区政府驻咸阳市金旭路东段。

统计用区划代码名称
610404001000中山街道
610404002000文汇街道
610404003000新兴街道
610404004000渭阳街道
610404005000渭城街道
展开表格

人口民族

渭城区人口数自清乾隆十六年(1751)始有记载,当时为52290人;清道光三年(1823)59600人;清宣统三年(1911)61799人,历时190年,共增加9509人。

中华民国后,人口增长缓慢,至1949年总人口共85179人。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至1987年底,渭城区总人口270958人,育龄妇女人数为61936人,全年出生人口8291人,育龄妇女总生育率为69.3%,全年出生率为16.1‰。1990年,人口已达到306253人,41年净增人口221074人,比1949年增加了28%。

2009年,渭城区常住人口为429900人,与2008年人口持平,出生率为9.89‰,死亡率6.09‰;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率达到99.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8‰。[2]

2019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1.3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864人,人口出生率8.72‰;死亡人口1476人,人口死亡率6.91‰;人口自增率1.8‰。

2021年5月,咸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常住人口303516人。[6]

政治

渭城区区委书记:余天西

渭城区区委副书记:田地、张青会(女)

渭城区其他常委:蔡雨洺(女)、宋泽、张鹏、李婉妮(女)、李建清、姚希昌、赵锋刚

渭城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马秋实[10]

渭城区人民政府区长:田地[10]

渭城区纪委书记:宋泽[9]

经济

综述

2019年,全年生产总值256.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47.72亿元,下降3.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6%;第三产业增加值108.88亿元,增长6.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20065元。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4.5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15%。[4]

2020年,渭城生产总值完成274.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59.95亿元,增长2.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3%;第三产业增加值114.61亿元,增长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7%。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7.4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6%。

2022年1月,咸阳市各县区2021年1-12月GDP榜单出炉,渭城区2021年实现GDP306.46亿元。[8]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渭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76亿元,比上年下降27.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4.67亿元,下降27.8%;跨地区投资0.09亿元,下降98.69%。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二产业投资3.68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投资30.99亿元,下降30.4%。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3.68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全年民间投资23.17亿元,比上年下降8.9%,占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6.7%。

财税收支

2017年,渭城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59亿元,增长14.4%。其中,税收收入4.09亿元,非税收入1.50亿元。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85亿元。其中,教育支出39569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56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45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262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5029万元,节能环保支出6519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2073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17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6241万元。

人民生活

2017年,渭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78元,比上年增长8.3%。

第一产业

1949年渭城区灌溉面积仅有2.3万亩,占耕地面积7.3%,尚无农用动力机械。粮食、棉花、油料总产分别为20164吨、1021吨和150吨,单产为85.8公斤、13.5公斤和10.1公斤。大家畜存栏8000头(匹),生猪存栏2900头,农业总产值1162.8万元。

1986年,渭城区灌溉面积23.49万亩,占耕地面积92.9%。粮食总产、单产年递增8.99%、12.03%。年平均向社会提供肉、蛋、奶、鱼、瓜、果、菜等总值830.18万元,农业总产值年递增9.87%。

1990年,渭城区灌溉面积23.05万亩,占耕地面积91.45%;庭院经济收入近3000万元,年收入千元以上大户6000多户;间作套种发展到7.9万亩,总增收790万元。

2009年,渭城区全年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62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为73056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9.8%;林业产值为259万元;牧业产值为25859万元;渔业产值为333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120万元。

2016年,现代都市农业快速发展,农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北京苗木、西部芳香植物园等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初具规模,张裕酒庄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农业增加值完成14.5亿元、增长4.7%。

第二产业

民国初年,只有小型手工业生产,其铁器、酱制品远销西北诸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仅有9家私营工厂,121户个体手工业者,产值274.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2.34%。1950年后,以西北第一棉纺织厂为代表的30余座现代化工厂相继建成,形成以电子、纺织为主的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专业化特点的工业体系。1990年底,渭城区工业总产值突破9亿元,是1949年的290倍。

2009年,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44.80亿元;实现销售产值242.67亿元,产销率为99.13%。辖区内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4.439亿元,比2008年下降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1.798亿元。

2016年,扎实推进两个“1113”工程,启动实施工业千亿行动计划,有色光电、凝远绿色建材等项目投产达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1.8亿元、增长8.8%。

2017年,渭城区全部工业增加值9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04亿元,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5.31亿元,同比增长36.2%;销售产值246.88亿元,产销率达到100.6%。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集体企业1.55亿元,同比增长12.2%;股份制企业243.25亿元,增长36.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0.51亿元,同比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中,三大主要行业完成产值244亿元,比上年增长36.9%。其中,能化工业238.45亿元,增长38.9%;装备制造工业4.91亿元,同比下降14.5%;建材工业0.64亿元,下降16.8%。三大高耗能行业工业产值239.09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收入0.64亿元,下降16.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0.88亿元,增长0.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37.57亿元,增长39.1%。在统计的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种比上年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47.9亿元,较上年增加26.4%;利润总额22亿元,增长25.7%;税金总额89.4亿元,增长13.7%。

第三产业

建筑业

2017年,渭城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9户,累计总产值23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666.05亿元,同比增长12.6%。全区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86.03万平方米,增长14.2%。其中,新开工面积416.98万平方米,增长28.1%。

国内贸易

2017年,渭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5亿元,比上年增长0.4%。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8.01亿元,同比下降9.0%;商品零售30.34亿元,同比增长3.2%。在商品零售中,石油及制品类下降36.5%,家具类下降8%,建筑及装潢类增长12%,中西药品类增长39.2%,日用品类增长90.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8.1%,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8%,汽车类增长21%。

房地产业

2017年,渭城区房地产开发投资20.98亿元,比上年下降5.2%。房屋施工面积254.09万平方米,下降18.02%。其中,新开工面积1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2.5%。

文化

戏剧

秦腔

属板腔体,境内地方戏的主要剧种,群众称大戏。据王绍猷先生考证:“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盛行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成为今日的秦腔。秦腔传统剧目共有400多本,其中大戏(亦称本戏)300多本,小戏(或折戏)100多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整理、改编在本区演出的主要剧目有:《五典坡》、《铡美案》、《劈山救母》、《游西湖》、《三滴血》、《麻疯女》、《白蛇传》、《游龟山》、《软玉屏》、《夺锦楼》、《法门寺》、《安安送米》、《八件衣》、《赵氏孤儿》、《陆文龙》、《双锦衣》、《双镯记》、《周仁回府》、《囊哉》等100多本(出)。新编历史剧有《丰乐园》、《秦楼案》、《霍去病》、《岳家庄》等。移植改编的剧目有:《穷人恨》、《大家喜欢》、《血泪仇》、《党的女儿》、《八一风暴》、《万水千山》、《小二黑结婚》、《社长的女儿》、《雷锋》等30多本(出)。本区专业、业余创作人员创作的现代戏有:《假惜惶》、《第一个浪头》、《庄稼人》、《一罐银元》、《换牛》、《赵梦桃》、《长安四月天》等10多本(出)。

弦板腔

亦称“板板腔”。以其伴奏乐器主要为二弦、三弦和板子三大件而得名,起源于宋代,由啁戏发展而形成,是渭城区民间小戏剧种之一,多用于皮影戏。

又称曲子戏,属曲牌体。是古时“清曲”中“月弦曲子”搬上舞台后而形成的民间小戏剧种之一,明代开始在渭城区流传,今犹盛不衰,并搬上大舞台。

工艺

民间传统的工艺美术品名目繁多,主要有刺绣、针织、编织、布贴、剪纸、纸扎、泥塑、面花、木雕、石雕、金烫等。其造型主要有飞禽走兽、蜂蝶虫鱼、花草树木、高山流水、戏曲人物、民间故事、风物传说等。

关中盛产小麦,境内以地方特色的面花工艺著称。互送花馍,此风俗世代沿袭至今。花馍均作为礼馍和供品形式出现,源于中华民族古老的阴阳观和周礼传统风俗。其形状多为动物、花卉、蔬果及吉祥图案。花馍馈赠时间为每年的春节、端午、重阳3个节令,尤其是“九月花糕”更具特色。其他如为老人祝寿、婚丧嫁娶、婴儿满月、忙罢女儿回娘家亦用。

交通

西北地区最大航空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坐落渭城区境内,与西安北客站一河之隔,陇海铁路、福银高速、机场高速穿境而过,包茂、连霍、京昆等9条国家级高速公路交汇周边,银西高铁、西安北—机场城际轨道正在加快建设,拥有集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社会

科技

1987年渭城区成立后,科技工作按照“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组织实施“星火计划”、“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开展群众性的科技、科普活动。1987~1990年,渭城区共完成“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7个,组织实施“星火计划”项目7个,其中获陕西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个,获咸阳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个,总投资697.49万元,各项目实施后平均每年新增工业产值1504.6万元,新增农业产值1197.84万元,新增利税259.13万元。[2]

2011年,渭城区获咸阳市科学技术奖项目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6项。

文化事业

2017年,渭城区组织开展了“渭城区2017年文化大拜年”、“快乐过大年幸福好日子”文化展演、“我们的节日·元宵节”灯谜有奖竞猜等节日系列活动20余场;先后在社区广场,组织举办了“2017年咸阳市社区文化艺术节‘引领文明风尚共享美好家园’”精品进社区交流展演,及艺术节器乐大赛、秦腔大赛、歌手大赛、美术大赛、群文原创大赛等专业性强艺术水准较高的大型文化活动。参与咸阳市社区文化艺术节“丹青流韵·大美故都”社区美术大赛,获得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4人,并获优秀组织奖;参与咸阳市社区文化艺术节“放逐梦想绽放风采”社区歌手大赛,荣获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并获优秀组织奖;扎实开展“科技之春”、“红五月”、“喜迎十九大”等专题数字电影放映活动,全年共放映公益电影1560场次。

卫生医疗

1949年以前,境内有中西医医务人员200余名,只有8张简易病床。1959年6月,市区内设立了以中医为主的联合医院,并设病床50张。

1979年,辖境内有西医医院、卫生院、所69所,床位700多张,西医医务人员1300多名。

1990年,区属医疗卫生院、所15个,医务人员400名;中央、省、市驻辖区单位医院17所,卫生所(室)79个,医务人员1841名。其中中医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3名,主管中药师8名;西医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62名,主治医师94名,主管护士31名,主管药师20名。

2009年,渭城区共有各类医院和卫生院(所)37家、床位2720张、卫生技术人员4063人;渭城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达146474人,参合率达92.3%。

2016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荣获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区称号。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分别达到98%、98.9%。

教育

周陵

1959年,全辖境有中学8所,学生3666名。其中公办完全中学和初中各2所,初中生2540名,高中生834名;民办初中2所,学生120名。

1976年,辖境内中学猛增至71所。其中完全中学36所,初中35所,学生19828名,教职工1226名(其中民办教师284名)。1978~1979年,辖境有中学47所,学生25827名。其中教育部门办31所,初中生12566名,高中生7006名。

1984年,对中学也和小学一样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区属4所完全中学和城内的2所初中,乡办初中归乡直接管理。1985年,本辖境有中学43所,学生24834名。其中区直属完全中学和初中6所,有初中生3865名,高中生5903名;乡属初中18所,学生8283名;企事业单位办19所,学生6783名。

1987年,有中学41所。其中直属完全中学4所、初中2所,乡属16所,企事业单位仍为19所。1980~1990年,升学率逐年增多,平均在40%左右,最高为60%。1990年,渭城区共有直属中学6所。其中高中2所,完全中学1所,初中3所。

2009年渭城区拥有学校100所,其中普通中学29所、职业中学9所、小学62所;渭城区拥有专任教师3917人,其中普通中学2000人、职业中学180人、小学1737人;共有在校生58794人,其中普通中学30584人、职业中学3500人、小学24710人。

2016年,深入推进“双高双普”和省级“教育强区”创建工作,咸阳中学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高中初验,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2017年,渭城区拥有普通中学18所,专任教师1998人,在校学生16838;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专任教师107人,在校学生5555人;小学9所,专任教师672人,在校学生18169人。

体育

2017年,渭城区组织举办了“渭城区2017‘政协联谊杯’足球邀请赛”、“咸阳市老干部‘5.11’健步走渭城专场演出”、“全市社区文化艺术节·象棋大赛——渭城赛区选拔赛”等规模大起点高影响面广的体育活动赛事。积极参与了“陕西省路跑联赛咸阳站暨咸阳市迷你马拉松比赛”、“陕西省第三届广场舞大赛咸阳站比赛”以及“陕西省2017老年人气排球邀请赛”等省、市体育赛事,先后获得“陕西省第三届广场舞大赛团体一等奖”、“陕西省美丽乡村门球赛一等奖”。

就业

2017年,渭城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

社会保障

2017年,渭城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182247人,参加城镇工伤保险人数15583人,参加城镇生育保险人数6567人。

旅游

唐顺陵

唐顺陵

顺陵是唐代女皇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陵墓。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陈马村西南,龙枣村东北,是中国现存风貌最完整的古陵园之一。杨氏死于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按王妃礼制修建杨氏墓冢。武则天称帝后追封其母为“孝明高皇后”。将墓改为陵,称顺陵。陵园分为内外二城,内城也叫皇城,为方形,四角夯土墙明显;外城系改墓为陵后所扩建。顺陵陵园南北长1264米,东西宽866米,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陵前现有石人12尊,石羊、石狮各一对,华表顶1件,石础1对,莲花座1个。东门、西门、北门各有石蹲狮1对,北门外还有石马1对,南门有石走狮和天禄各一对。阳陵

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前141年)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陵墓东西长166.5米,南北宽155.4米,高31.6米,呈覆斗型。阳陵陵园平面呈不规则葫芦形,东西长近6公里,南北宽1至3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由帝陵,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刑徒墓地,陵庙等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其中出土的彩绘陶俑人物造型准确,表情丰富,出土的断臂汉裸俑,堪称“东方维纳斯”和“东方大卫”。

千佛铁塔

千佛铁塔

千佛铁塔,在距咸阳市15公里的渭城区北杜镇,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所铸。195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方形十级,高33米,边宽3米,纯铁铸成,内用青砖砌筑而成。层层有窗,门南向,中空有梯可攀登,四角柱铸成金刚力士像,顶立层楼,分外得体。各层环周有铸铁佛多尊,故名。间铸以奇花异草、珍禽怪兽,铸工精巧。塔座正南门额上有铁制匾额一块,正中铸有阳文“千佛塔”,塔身有铭文:“大明万历十八年,南书房行走太监杜茂铸造”。

获得荣誉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礼仪百佳县市;入选2020年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4月,被中共陕西省委平安陕西建设领导小组授予“2019年度平安区”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荣获陕西省双拥模范区。

2021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授予“2020年度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称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