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区,福建省漳州市辖区,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漳州市东部,总面积1190.97平方千米。2019年末常住人口为96.31万人,户籍总人口为90.16万人,有畲、苗、土家、壮等45个少数民族;截至2020年6月,下辖1个街道、11个镇、2个乡。

龙海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福建第二大江九龙江出海口,西与漳州主城区毗邻,东临厦门湾区,具备“东承西接”的地理优势,是福建省改革开放和对台合作的前沿阵地,也是厦漳同城发展“桥头堡”,城区至漳州主城区20公里,与厦门市形成半小时经济圈、生活圈;与厦门最近距离仅2海里,市区客运码头至厦门码头19海里、至厦门机场50公里,;国家卫生城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福建省文明城市。

2019年,龙海区全境地区生产总值为1100.4570亿元,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9.216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41.769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79.4707亿元,人均GDP达到114660元。2022年1月,漳州市2021年1-12月各县(区)主要经济指标出炉,龙海区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66788万元。

中文名

龙海

车牌代码

闽E

别名

龙溪

地理位置

福建省东南沿海

面积

1190.97km²

人口

96.31万人

方言

闽南语漳州话-闽台片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电话区号

0596

政府驻地

石码街道

下辖地区

1个街道、11个镇、2个乡

外文名

Long hai City

邮政区码

363100

火车站

漳州站

著名景点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行政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中国福建省漳州市

著名学校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行政区划代码

350604

历史名称

龙溪县、海澄县、龙海县

拼音

LóngHǎi

地区生产总值

6566788万元

历史沿革

  • 龙溪县

秦朝,属闽中郡。

汉朝,属会稽郡冶县(后改为侯官县)地。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属建安郡东安县地。

晋太康三年(282年),属晋安郡晋安县地。

南朝梁天监中析晋安郡置南安郡,大同六年(540年),置龙溪县,属南安郡。陈永定元年(557年),升晋安郡为闽州,龙溪县属闽州南安郡。光大二年(568年),闽州改为丰州,属丰州南安郡。

隋开皇十二年(592年),绥安、兰水县并入龙溪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龙溪县地属建州;三年,析建州地置丰州(治在南安),龙溪县属丰州。垂拱二年(686年),析龙溪县南境置漳州。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析龙溪县西部地域置汀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漳州为漳浦郡,龙溪县属之。乾元二年(759年)漳浦郡复名漳州,龙溪县属漳州。

宋乾德四年(966年),南州复名漳州,龙溪县属漳州,清源军代管漳州。

元至治二年(1322年),析龙溪、龙岩、漳浦县地置南胜县。

  • 海澄县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龙溪县析出建置海澄县。隆庆六年(1572年),漳浦县二十八都之五图(今白水镇部分)划归海澄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漳浦县二十三都之八图(今隆教乡部分)划归海澄县,龙溪、海澄属漳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龙溪、海澄属福建省西路道;

民国三年(1914年),西路道改为汀漳道,龙溪、海澄属之。

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道,龙溪、海澄属省直辖。

民国十七年(1928年),龙溪县华封(曾驻县佐)升制为华安县。

1949年,龙溪、海澄属福建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龙溪、海澄属漳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0月,改属福建省人民政府龙溪地区专员公署。

1951年,析龙溪县城关一区、二区设漳州市(今芗城区)。

1957年,漳浦县董浦、三美、山边3个乡划归海澄县。

1958年,海澄县海沧乡、新垵乡划归厦门郊区(海沧区)。

  • 合并

1960年,龙溪县、海澄县合并为龙海县,属龙溪地区专员公署。

1985年,龙海县改属漳州市。

1993年,撤销龙海县,设立县级龙海市。

2021年,撤销龙海市,设立龙海区。[6]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1年,龙海县天宝、浦南2个公社,以及九湖公社3个生产大队、步文公社1个生产大队和后房农场划归漳州市。

1996年,步文镇(除2个行政村外)、郭坑镇划归龙文区。

2001年,角美镇境内设立龙池工业开发区。

2002年,港尾镇石坑、大径、店地、白沙4个行政村划给招商局漳州开发区管辖。

2012年,角美镇(含龙池开发区)、漳州江东良种场置漳州台商投资区。

2019年8月,颜厝镇、九湖镇、林下林场成建制委托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

2019年,设立民生社区、设立锦江社区、设立钻石社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龙海区下辖1个街道、11个镇、2个乡。共239个村(含实际管辖龙文区1个村)、56个社区居委会(不含九湖镇代管芗城区3个社区)。龙海区政府驻石码街道大埕路28号。

漳州市龙海区行政区划表
街道/镇/乡/开发区/场面积下辖地区
石码街道5.26平方公里解放东社区、渔业社区、新华社区、九二0社区、解放北社区、解放南社区、解放西社区、紫云社区、桥口社区、紫光社区、人民西社区、港口社区、侨村社区、九龙社区、民生社区、锦江社区、高坑村、登第村、内社村、蔬菜村
榜山镇56平方公里龙江社区、古龙社区、上苑村、文苑村、南苑村、洋西村、崇福村、雩林村、普边村、翠林村、福河村、北溪头村、园仔头村、榜山村、田边村、芦州村、平宁村、柯坑村、岭口村、云梯桥村、梧浦村、长洲村、岭口农场
海澄镇61.4平方公里城内社区、溪头社区、大埕社区、华阳社区、山后社区、钻石社区、山后村、豆巷村、玉枕村、屿上村、黎明村、溪北村、罗坑村、和平村、下埭村、合浦村、内溪村、珠浦村、内楼村、河福村、上寮村、仓头村、前厝村、崎沟村、埭新村、大成农场
白水镇80.4平方公里白水社区、白水村、方田村、崎岎村、西凤村、郊边村、楼埭村、金鳌村、井园村、山美村、庄林村、磁美村、山边村、下辽村、大下村、下田村
展开表格

截至2021年12月,龙海区下辖1个街道、11个镇、2个乡:石码街道、海澄镇、角美镇、白水镇、浮宫镇、程溪镇、港尾镇、九湖镇、颜厝镇、榜山镇、紫泥镇、东园镇、东泗乡、隆教畲族乡,另有5个农林场:双第华侨农场、九龙岭林场、程溪农场、漳州江东良种场、林下林场。共239个村(含实际管辖龙文区1个村)、59个社区居委会(不含九湖镇代管芗城区3个社区)。龙海区政府驻石码街道大埕路28号;龙海区实际管辖11个乡镇街道,其中榜山镇管辖归龙文区蓝田街道梧浦村在国道324线的西北部分,角美镇、漳州江东良种场归漳州台商投资区管辖,颜厝镇、九湖镇及林下林场归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辖且九湖镇实际管辖由原属芗城区西桥街道的南山社区、大桥社区、南星社区,原龙海区港尾镇的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直属漳州市管辖。[6]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海区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漳州市东部,西北南群山环抱,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北和芗城区、龙文区、长泰区相接、西与南靖县、平和县毗邻,南与漳浦县相接,东与厦门市海沧区、思明区相望。介于北纬24°11'~24°36',东经117°29'~118°14'之间。

地形地貌

龙海区地处九龙江下游冲积平原,地势为北部、西部、南部三面环山,中部平原,东南部临海。北部丘陵地带属戴云山脉的余脉,西南部中低山丘陵地带属博平岭的支脉。主要山峰有大尖山、狮头大山、后沟尾山、泰岗尾山等。境内最高峰大尖山位于程溪镇,海拔953.6米;最低点为港尾浯屿岛以东的九节礁中间,海拔-47米。[8]

气候特征

龙海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降水充沛,海洋性气候特点明显,夏少酷暑,冬少严寒,自然景观四季常绿。多年平均气温21.5℃,1月份平均气温13.5℃,极端最低气温0.2℃(1973年12月26日);7月份平均28.9℃,极端最高气温40.9℃(2003年7月26日)。最低月均气温6.3℃(1971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6.0℃(2003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5.8℃,最大日较差15.9℃(1989年12月7日)。生长期年平均365天(全年),无霜期年平均337天,最长达366天,最短为28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8小时,年总辐射102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65天(全年)。年平均降水量1563.2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34天,最多达170天(1975年),最少为100天(2003年)。极端年最大雨量2187.1毫米(1997年),极端年最小雨量毫米944.1(200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3月到9月,6月最多。

水文

龙海区境内河道属九龙江流域。主要河道有二级河道九龙江北溪和九龙江西溪二条,总长35.8千米;四级河道九龙江南溪一条长57.5千米。河网密度为1.15千米/平方千米。三条河道总长93.3千米,流域面积665.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13.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105.46亿立方米。境内最大河流为九龙江北溪,从江东古桥上游约2千米处流经下游郭洲头后分为南港和北港。其中,南港流至下游约1.5千米处的福河村与九龙江西溪汇流至乌礁岛;北港流经安山村。至此,九龙江北溪、西溪再次汇合穿越下游浒茂、乌礁二岛,分为南港、中港、北港,直至海门岛,汇集九龙江北溪、西溪、南溪三溪之水进入厦门港注入东海。北溪在境内全长18.05千米,流域面积148.1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为281.4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高温、干旱、低温冷害、冻害以及雷电灾害等。台风灾害年均发生2次左右,影响程度不同,主要发生在7月至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9年10月8-9日。9914台风于1999年10月9日10时正面袭击龙海区,影响时间长且强度强,龙海区气象观测站瞬间最大风速达到12级,给全市造成极大灾害,经济损失共9.8亿元,其中包括:农作物受灾面积29.45万亩;绝收面积8.2万亩;水果受灾面积7.2万亩;水产受灾面积3.4万亩。房屋倒塌或半倒塌2.5万间。水利、通信、电力设施损失8450万元,道路、码头等损失1.23亿元。人员死亡18人,失踪3人。冻害最严重的一次出现在1999年12月21-26日,连续6天最低温度低于5℃,22-25日4天有霜冻,23日伴有结冰,由于低温持续时间长,全市大范围农作物严重受灾,各种蔬菜损失5000万元,经济作物等损失8505万元,总计损失13505万元。此次所受冻害为50年一遇。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龙海区已发现地热、铁、铜、铅、锌、铝土矿、锡、钼、水晶、长石、玻璃用砂、脉石英、高岭土、砖瓦用粘土、耐火粘土、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建筑用凝灰岩、泥炭、矿泉水等20个矿种、168处矿产地。其中能源矿产有地热6处;金属矿产有铁矿化点5处、铜矿化点1处、铅锌矿点1处、铝土矿化点1处、锡矿化点1处、钼矿化点1处;非金属矿产有水晶矿点1处、长石矿(化)点9处、高岭土矿点8处、饰面用花岗岩矿点30处、建筑用花岗岩(凝灰岩)矿点59处、泥炭矿点4处、玻璃用砂矿点l处、砖瓦用粘土矿点21处、耐火粘土矿点2处、脉石英矿点1处;水汽矿产有矿泉水矿点16处。

生物资源

龙海区共有林地面积105万亩,兽类27种、禽类98种、鱼类400多种。

土地资源

2022年4月,漳州市龙海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开发布。

(一)全区耕地10711.88公顷(16.07万亩)。

(二)全区园地28736.53公顷(43.1万亩)。

(三)全区林地42745.62公顷(64.12万亩)。

(四)全区草地1924.6公顷(2.89万亩)。

(五)全区湿地2955.09公顷(4.43万亩)。

(六)全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1838.98公顷(32.75万亩)。

(七)全区交通运输用地5030.75公顷(7.54万亩)。

(八)全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599公顷(23.4万亩)。

(九)全区其他土地2440.66公顷(3.66万亩)。[11]

人口民族

截至2019年底,龙海区户籍人口96.31万人,总户数20.72万户,比2018年减少0.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1.5%。常住人口70.30万人,年平均常住人口70.0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5%,比2018年提高0.7%。

龙海区有畲、苗、土家、壮等45个少数民族,人口17870人,占总人口的2.17%。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畲族、苗族、土家族、壮族,其中畲族9381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2.5%。

政治

职务姓名
区委书记郑隆松
区委副书记、区长何才成

经济

综述

2019年,龙海区地区生产总值646.96亿元,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44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369.28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209.24亿元,增长6.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7︰56.9︰32.4。

2019年,龙海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61元,增长9.1%。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679元,增长9.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53元、增长8.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285元、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35元、增长10.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239元、增长9.3%。

2019年,龙海区公共财政总收入46.09亿元,增长7.4%。其中,上划中央收入22.07亿元,增长2.5%;地方级公共财政收入24.02亿元,增长12.4%。公共财政支出34.76亿元,增长8.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17亿元,下降3.7%;

2019年,龙海区公共安全支出2.29亿元,增长5.4%;教育支出9.82亿元,增长7.7%;科学技术支出0.49亿元,增长98.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83亿,增长22.2%;医疗卫生支出4.98亿元,增长9.1%;节能环保支出0.68亿元,下降32.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00亿元,下降17.0%;农林水事务支出4.09亿元,增长13.6%。

2019年,龙海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4.44亿元,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36亿元,下降2.9%;第二产业投资67.08亿元,增长56.5%,其中工业投资67.08亿元,增长56.5%;第三产业投资216.00亿元,下降3.2%,其中房地产投资114.50亿元,下降21.0%。

2022年1月,漳州市2021年1-12月各县(区)主要经济指标出炉,龙海区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66788万元。[9]

第一产业

2019年,龙海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53亿元,增长3.8%。其中,种植业产值37.87亿元,增长2.5%;林业产值2.21亿元,增长6.1%;渔业产值60.01亿元,增长6.0%;牧业产值19.11亿元,下降0.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3亿元,增长5.4%。

第二产业

2019年,龙海区工业增加值250.52亿元,增长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310家,比2018年增加6家。产值798.98亿元,增长10.0%。工业产品销售率98.9%,比2018年提0.1%。从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214.02亿元,现价增长5.4%;食品制造业产值241.75亿元,增长16.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66.71亿元,增长0.7%。以上三大行业产值522.49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65.39%,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52.56%,拉动规模工业增长6.5%。从企业规模看,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共195家,产值737.9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36%,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133.14%,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6.5%。其中,产值上5亿元的企业38家,产值365.09亿元。新增规模企业24家,产值23.60亿元,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17.1%,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1%。

2019年,龙海区建筑业增加值117.76亿元,增长9.5%。67家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建筑业总产值267.02亿元,增长11.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49.60万平方米,下降3.4%;新签合同价款257.39亿元,下降44.5%。

第三产业

2019年,龙海区商品房施工面积639.18万平方米,增长18.4%,其中住宅457.56万平方米,增长15.2%。本年房屋新开工面积179.65万平方米,增长12.4%,其中住宅132.23万平方米,下降0.9%。本年竣工房屋建筑面积167.79万平方米,增长77.6%,其中住宅109.07万平方米,增长28.7%。

2019年,龙海区商品房销售面积90.72万平方米,下降54.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3.15万平方米,下降58.9%。商品房销售额82.44亿元,下降30.8%,其中住宅销售额73.15亿元,下降35.3%。房屋待售面积51.46万平方米,增长21.7%,其中住宅14.07万平方米,下降15.7%。

2019年,龙海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58亿元,增长9.9%。限额以上贸易业中,批发业销售额31.69亿元,增长13.6%;零售业销售额31.66亿元,增长13.1%;住宿业营业额0.59亿元,同比增长32.2%;餐饮业营业额7.09亿元,增长29.4%;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0.36亿元,增长11.2%。

2019年,龙海区进出口总额39.42亿元,下降18.2%。其中进口6.53亿元,下降46.6%;出口32.89亿元,下降8.5%,贸易顺差26.36亿元。从商品结构看,食品行业出口21.79亿元,占比66.3%,下降11.0%;机电、技术产品占比7.2%,增长5.5%;鞋帽、纺织、伞具行业占比2.7%,下降54.7%。从经营主体看,民营、三资企业,分别为25.66亿元和7.23亿元,占比分别为78.0%和22.0%,增长率为12.5%和-43.8%。从国际市场看,亚洲与北美洲分别出口11.66亿元和8.54亿元,占比为35.5%和26.0%,分别下降8.4%和16.5%(其中往美国出口7.61亿元,占比23.1%,下降20.1%);欧洲与欧盟分别出口8.25亿元和6.55亿元,增长3.6%和6.3%;往日本、台湾、香港、韩国分别出口2.65亿元、2.18亿元、2.1亿元和1.67亿元,分别增长(-0.1)%、9.3%、19.8%和(-90.6)%。

2019年,龙海区共新批外资项目9个,其中,台资项目6个,香港项目1个,新加坡1个,增资项目1个,实际利用外资0.78亿元(验资口径)。

截至2019年底,龙海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13.43亿元,增长10.0%。其中,住户存款361.39亿元,增长14.6%,企业存款144.07亿元,增长8.8%。本外币贷款余额713.30亿元,增长10.8%,其中,住户贷款495.57亿元,增长10.8%;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17.29亿元,增长10.7%。

龙海区

社会

科技

截至2019年底,龙海区共有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技术企业数19家。专利申请1594件,专利授权1068件,其中发明16件,实用新型830件,外观设计222件。有效发明专利115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63件。

教育

截至2019年底,龙海区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中学23所(其中:初中校15所,完中校8所),小学158所(含10个教学点),公立幼儿园28所,特教1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518人(初中:1690人,高中828人),小学专任教师2607人,幼儿园专任教师263人,特教专任教师22人。中学在校生26221人(初中生17441人,高中生8780人),小学在校生47450人,在园幼儿6961人,特教在校生129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19年底,龙海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民营)776个,其中,医院9个、卫生院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门诊部8个。医疗机构床位2965张。

文化事业

截至2019年底,龙海区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体育场馆4个,剧场、影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3.4万册。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数字电视用户8.5万户,有线网络宽带用户2.5万户。

社会保障

2019年,龙海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00户,人数2570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368户,人数7707人;特困人员912人,其中城镇85人,农村827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8.04万人。

2019年,龙海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93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2204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1681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7178万人,促进下岗再就业210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龙海区

交通

综述

龙海境内交通便捷,城区石码街道距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仅有59公里,鹰厦铁路、龙厦铁路、厦深铁路、沈海高速、厦蓉高速、漳州绕城高速以及324国道、319国道等道路四通八达,海轮可直达厦门、上海、汕头、香港、澳门等地。

2019年,龙海区道路、水路货运量2458万吨,增长5.1%。货运周转量167009万吨千米,增长5.0%。客运量2086万人次,增长5.1%。客运周转量80282万人千米,增长5.0%。港口吞吐量(石码港区)564万吨,增长8%。

陆路

龙海区境内龙厦铁路(龙岩至厦门)、厦深铁路(厦门至深圳)与国道324线(福州至昆明)、319线(厦门—成都)、沈海高速公路(沈阳—海口),省道漳云线和厦漳高速公路、漳诏高速公路、漳龙高速公路纵横交错。

海运

龙海区位优势

海路有九龙江西、北、南三溪贯穿全域,海轮可直达厦门、上海、汕头、香港、澳门等地;距离龙海区区仅有19公里、年货物吞吐量达8117.2万吨的厦门港可直达北美、南美、欧洲、地中海、大洋洲以及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主要港口集装箱班轮航线,拥有辐射全球的航运网络。

龙海江、海岸线全长290公里,其中海岸线长达113.1公里,水域深而广阔,又具有较好的御风隐蔽条件,为福建省天然深水优良港湾。全市拥有石码、后石、招银3个港区和角美、浒茂洲2个作业区,从2005年12月31日开始正式纳入厦门港一体化管理。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近3000万吨。现已建成中小泊位码头52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座。其中,招银港区是首批对台直航口岸、对外开放一类口岸和对金马直航货运口岸,2008年货物吞吐量近2000万吨,建有万吨以上码头8座(15万吨级2座、10万吨级1座、5万吨级2座)。

航空

航空有距离龙海区仅有59公里的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航线遍及内地及港澳地区、东南亚、韩国、日本、美国和欧洲,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枢纽。

文化

•跳过火

是延续千年的民俗传统活动。在各村、社信奉的神明诞辰这一天,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在神庙前,燃起木炭火堆(木炭火堆有、之分,各个村、社不同)。由本村长者手捧香炉,率先赤脚踩过燃烧的木炭堆,朝前奔去。紧接着由本村青壮年男子,或挥舞旌旗,或肩扛神明雕像,或怀抱幼子,赤脚飞奔踏过木炭火堆。浩荡的队伍绕神庙三巡,踏火三遍,赢得阵阵喝彩。

•歌仔戏

歌仔戏在福建又称为芗剧,是在台湾歌仔戏和闽南改良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起源于漳州锦歌,成型于台湾宜兰,流行于闽南地区、台湾宜兰和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集聚地,是维系大陆、台湾、东南亚华人华裔聚居地所有闽南人的一条重要情感纽带,是福建五大地方剧种之一。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首批十大类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歌仔戏(芗剧)名列其中。龙海地处福建东南沿海,隶属漳州,与台湾有着极为密切的历史文化关系,是歌仔戏的发祥地和摇篮。歌仔戏曾是整个闽南文化区域观众最多的民间戏曲剧种,是所有闽南人共同创造和共同拥有的艺术,其孕育、形成和传播,是两岸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一个缩影。歌仔戏真实地见证了闽台两地人民的血缘、情缘、亲缘、戏缘。

•大鼓凉伞

大鼓凉伞是福建闽南一带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是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民间舞蹈大全》记载:“大鼓凉伞亦称‘花鼓阵’,主要流传于漳州市。每逢喜庆佳节、迎神庙会,该地区乡村村村都表演这个舞蹈,扎根之深、影响之广,可谓家喻户晓。”

•常春岩上闹戏钹

佛门杂技戏钹相传是十八罗汉之一的手持铜钹尊者所创,即是香花僧人,在民间辗转流传,由香花僧人在常春岩口传身教流传下来。常春岩始建于宋朝,系宋朝南少林开基漳州即同时开基常春岩。佛门杂技戏钹的传播伴随着中医秘方验方流传,且所传的中医秘方验方却是在民间目前国内外独一无二的“男女发育转大丸”、“千锤膏”,这对研究武僧的佛门杂技武艺和行医济世中医秘方验方的关系,是在许多内涵值得研究。戏钹的主要价值在于一是这是一种技巧很高的武艺,进行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二是每逢重大节日、传统节日上街献艺,增加节日气氛,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三是适应佛界活动的一种内容,佛祖生日、上元、中元、下元、寺庙庆典、超度亡灵等各种活动均可参与。

特产美食

龙海境内土特产品主要有石码五香、浮宫土笋冻、江东鲈鱼、白水贡糖、海澄双糕润等。

•石码五香:是龙海传统风味小吃,以猪肉、淀粉、五香粉等为原料,搅拌成泥状,再用豆腐衣裹成条状,油炸后即可食用。其外酥内嫩,醇香可口。石码常常满五香获“中华金厨奖”,被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名点”。

•白水贡糖:因传为贡品而得名。精选上等花生、麦芽糖、白糖混合锤炼而成,其特点是“味香、质醇、食酥、色美”。2000年,获第二届海峡花博会金奖。

•海澄双糕润:选用上等糯米、白糖,加上冬瓜条、肥肉块、油葱等供料,蒸制而成。双糕润白而透明、冰冷滑润,亦甜亦咸,又油又香,在港澳台及南洋一带负有盛名。

•浮宫土笋冻:为闽南美食一绝。土笋是一种产自滩涂上的环节动物,学名叫“海星虫”。土笋冻具有消化健胃、补肾壮脾、增强食欲之功效,是极佳的清补海产品。

•东园绿豆粉粿:发源地在东园镇埭尾村厝仔社,是龙海的传统风味小吃。其质地晶莹剔透,柔韧而富有弹性;其口感冰凉滑嫩,爽口而味道鲜美;其功用清热解毒,消暑而润肺润喉,是夏天食用之佳品。故在闽南一带久负盛誉。

•米烧粿:是石码著名小吃之一,已有百年历史。米烧粿皮为上等晚米,馅料的主要原料是猪前脚瘦肉、冬笋、豆腐干、萝卜、扁鱼、红虾、地瓜粉等,米果外形与北方水饺相似,非常清香可口,是人们喜爱的米制佳品。现在石码民间尚流传农历二月初二用米烧粿供奉灶君公的习俗。

浮宫杨梅

浮宫杨梅,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浮宫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据史料记载,海澄县(今龙海区)人在南宋年间就开始种植杨梅,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浮宫杨梅特点:浮宫杨梅色泽红润发紫、果大、汁多、味甜。不仅含有丰富的糖、有机酸、蛋白质等。

2010年9月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浮宫杨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旅游

综述

龙海区旅游资源众多,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呈现出滨海温泉、花果生态和九龙江人文三大旅游特色。拥有国家地质公园牛头山古火山口、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埭美古村、省级自然保护区九龙江口红树林、普照禅寺、金谷温泉、万松关、紫云公园、百花村、瑞竹岩等一批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以及万松关休闲山庄、甘文钓鱼村、高超果蔬观光园等优秀乡村旅游点,海门岛、浯屿岛等闽南渔家风情小岛。

旅游景点

云盖寺

位于龙海区浮宫镇田头村,始建于宋朝,是龙海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重建庙宇,创办云盖山佛光文化事业,有佛光文化城、法华院、云盖山旅游风景区等。庙宇分为中、左、右三殿,中殿为“大雄宝殿”,主神坛供奉南无本释释迦摩尼佛。寺后高山群立,奇石巍然,树木青翠。其南面有座白云水库;西北侧山上有烘炉寨,为郑成功踞守厦门时重要的外围防御据点,现存外寨、内寨、中心指挥台、暗道机关和集义厅等。

金仙岩

位于白水镇庄林村。始建于元至正十九年。岩上供奉如来、观音。金仙岩寺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坐南朝北,建筑依山而建。岩上有明张瑞图手迹“金水潭”,乡贤王命岳“如是”,何楷“求雨文”等摩崖石刻数段。金仙岩内景观众多,分别为渡云桥、迎客松、蓬莱仙阁、滴水成泉、品茶亭、岩潭月影、千年铁树、龙泉石刻八景。

普照禅寺(瑞成休闲农庄):

南太武山

紫云公园:

位于龙海石码南郊,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寺庙人文景观为特点,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以休闲、健身、观景、娱乐、度假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公园。

埭美水上古民居:

为福建历史文化名村,位于东园镇埭美村,是一片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也是龙海区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是闽南古建筑的一个缩影,因此有“闽南水上第一村”的美誉。

牛头山古火山口:

是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位于龙海区隆教畲族乡白塘村的东南海滨,它是一座典型的第三纪火山地质公园。园内保留了中心式火山喷发构造遗迹和后期风化侵蚀地貌景观,海滩上一百四十多万个柱状节理组成的玄武岩地貌,给人以美的震撼。牛头山古火山口是世界保存最为完好的海底古火山口之一,被地质学家誉为“中外罕见的古火山博物馆”和“海上兵马俑”。

九龙江口红树林:

位于龙海区紫泥镇甘文农场的九龙江入海口处,是福建省内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红树林。区域内的红树植物有5科7属10种,占福建省总数的83.3%,主要有秋茄、秋茄桐花树、白骨壤、桐花树4个群落,另有盐沼植物和海岸植物类型的高等植物,是地球上红树林分布最北缘,生长最好的区域。九龙江口红树林景区,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极目远眺可见海天苍茫,渔帆点点,景色壮观迷人,置身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金谷温泉水上乐园:

坐落于漳州龙海区东泗乡,距离漳州市区仅30公里,距厦门市区40公里。其温泉水质晶莹剔透,水量丰富,日出水量5千吨,富含丰富的锶、氡、氟、锂、偏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锶元素和偏硅酸均超过规定标准,可谓“双料温泉”,医疗价值极高。景区内有温泉水上乐园、露天温泉休闲区、国际化专业SPA会所、特色餐厅、温情酒吧等娱乐休闲项目,是娱乐休闲、旅游度假、会务交流的理想圣地。

甘文钓鱼村:

坐落于龙海区紫泥镇甘文农场内,距离紫泥高速出口仅3公里,与著名的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保护区相毗邻。钓鱼村里的鱼类直接来源于红树林的滩涂或九龙江入海口咸淡水交汇处的活水养殖,这里的紫泥螃蟹、跳跳鱼、老蛏鲜美无比,另外还有采用绿色天然方法饲养的珍珠鸡、土鸡、土鸭,有机种植的野菜、蔬菜等。是集休闲、娱乐、观光、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渔家娱乐钓鱼村,2011年被评为“水乡渔村”。

高超果蔬观光园:

位于龙海区浮宫镇际都村。观光园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漳州市区40公里,距高速公路漳州港出口5公里,距厦漳大桥出口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是龙海区生态农业示范点、龙海区浮宫杨梅科普地。观光园环境优美,视野广阔,是城市居民的世外桃源,内有水库、鱼塘、特色果园,除杨梅外、还种植桑葚、葡萄等优质水果,果蔬全部采用有机种植。可提供科普观光、桑葚采摘、山间垂钓、特色餐饮等服务。是一个亲近果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镇海卫古城

位于南太武山麓,鸿江之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兵戎古城。其城墙全部用石头砌就,依山临海,如出水蛟龙,与威海卫、天津卫、金山卫并称明初四大名卫。镇海卫古城,历经六百年风云,故垒雄风,至今犹存。山海壮丽,物富民丰,犹如一颗海上明珠,正闪烁着瑰丽的光芒。

中山亭:

原名“益思亭”,为龙海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码镇。1924年北洋军阀张毅部驻石码时建,1929年北伐军入闽时,何应钦部驻石码,改称“中山亭”。抗日战争期间,石码区政府在亭中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于文革期间被毁)。亭坐南向北,平面呈正方形,用12根钢筋水泥柱支撑。

海澄文庙:

又称孔庙,位于海澄镇豆巷村龙海二中校园内,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由郡守唐九德建。文庙占地面积2500多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依次为泮池、戟门、天井、月台、东西庑、大成殿、名宦祠、崇圣祠、乡贤祠。

海澄城隍庙:

为龙海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澄镇区中心。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庙宇坐北朝南,建筑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为三进三殿布局,主体为木构硬山式建筑庙群。三进三殿循序渐进,主次分明,形成“众星捧月”突出二殿城隍的布局效果。

晏海楼

又称八卦楼

它像一座宝塔矗立在龙海区海澄镇东北角古月港附近。晏海楼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原系一座军事瞭望台,今为龙海区名胜古迹之一。晏海楼作为明代月港(海澄)兴衰的象征,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登临怀古,赋诗酬唱。现存乾隆版本《海澄县志》就记载着明清两朝的名人诗赋,如张燮的《晏海楼》七律诗、詹明章《晏海楼赋》等。现存晏海楼有4层,高约30米,对角宽约8米。登上四楼,凭栏远眺,壮丽山河,尽收眼底。

瑞竹岩:

位于龙文区蓝田街道梧浦村,实际归龙海榜山镇管辖,为五代高僧楚熙所辟。庙左石室内有石禅床,传系五代高僧楚熙入定处。岩上原有寺庙四座,后大部坍塌,20世纪90年代按原址重建,经多次扩建,现今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岩上有摩崖石刻十多处,另有石榜、舍利塔等珍贵历史文物。抗日战争时期近代名僧、艺术大师李叔同(弘一法师)曾居于此并撰书寺志。瑞竹岩寺依山傍水,东邻福建四大古石桥之一的江东(虎渡)古石桥,西接漳东雄关万松关,面临九龙江西北两溪合流处,位于漳厦、漳龙高速公路交汇之地,交通便利(新修公路可直达寺前),气势磅礴,景致峻秀,草木四季常青,全年皆可旅游。

万松关休闲山庄,

位于龙文区蓝田街道梧浦村,实际归龙海榜山镇管辖,高速公路江东出口处,紧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松关,周边有瑞竹岩风景区、江东桥、鲈鱼一条街、连氏宗祠等景区景点,是漳州乡村旅游示范点。山庄总占地面积250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内设旅客服务中心、特色美食餐饮楼、多功能厅、住宿客房、休闲茶楼、自助烧烤区、山庄休闲酒吧、生态果蔬自助采摘区、景观休闲凉亭等区域和设施设备。山庄提供餐饮、住宿、会议等服务,设有多功能厅、特色包厢等10间,能同时容纳400-500人用餐,提供美味精致的农家菜。山庄配有客房和能容纳100多人的会议室,并向游客销售陶瓷等旅游纪念品。

代表人物

古代人物

龙海辖区内的古代著名人物有漳州建州后第一个进士周匡物,南京户都尚书潘荣,开台王颜思齐,郑成功虎将之一的甘辉等。甲午战争时督办全台团防大臣的林维源,创办华侨银行有限公司的林秉祥,闽南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创始人之一王占春,参加长征、任129师386旅政治部主任的苏精诚等。现代的著名人物有中将苏静、中将蓝丁寿,广东省委书记王德,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

颜思齐(1589~1625),字振泉,海澄县人。明万历间到日本避难,后从事贸易,若干年后渐有家产。天启元年(1621年)六月,颜思齐与同在日本的闽南人杨天生、郑芝龙等人结为兄弟,大家推举思齐为盟主。思齐不满幕府的专制统治,参与日本农民、町人的政治斗争,走漏风声,逃离日本,后在台湾笨岛(又称“北港”)登陆。思齐以诸罗山为根据地,大力开发山海,利用海上交通和海上资源,发展经济,安排群众生活。他们还进行海上贸易,解决岛上生产和生活必需的物资和资金。闽南的亲戚故旧陆续奔往投靠,大致有3000余人。思齐去世后,台湾人民铭记思齐的开拓功绩,在新港妈祖庙前兴建“思齐阁”和“怀笨楼”。

林秉祥(1873~1944),龙溪县浒茂城内人。少时赴新加坡,后任丰源航务局经理。他把航务局改为和丰轮船公司,全盛时拥有29艘远洋巨轮。航行南洋各埠及香港、厦门、上海等10多个口岸。他热心公益事业,被英国当局授予“太平局绅”荣誉称号,被国民政府大总统颁发三等嘉禾章并赠木质浮雕巨匾一块(上书“急公好义”金字)。在新加坡,秉祥还投入巨资,以“和丰”为号,经营矿业,种植椰树和橡胶,开办银行。和丰银行分支行遍及马来西亚各埠和香港。为促进华侨团结,互相资助,发展企业,他遂将丰和银行改组为华侨银行有限公司。1944年,病逝新加坡。

张水锦(1891~1949),龙溪县人。1949年为迅速渡海解放厦门,解放军派出部队到石美发动组织渔民船工,筹集船只以载运解放军渡海作战。张水锦和老伴黄进川带领三个儿子出席船工大会。此时张水锦已58岁,其夫黄进川已60岁,按上级规定,可不参加渡海战斗,但她坚决要参加渡海战斗,领导只得同意她一家五人两艘虎网船参加渡海战斗。10月15日18点正,张水锦一家5人驾驶着两艘渔船,运载解放军战土向鼓浪屿前进。敌人炮火纷飞,黄进川、黄天足中弹倒下,已身负重伤的张水锦顾不得上前扶他们,接过舵把继续前进。后张水锦一家5人和两艘渔船,均又中弹沉没。中国人民解放军31军司令部、政治部授予张水锦支前特等功臣。

苏静(1910.12~1997.11),龙海区海澄镇内溪村人。1926年考入漳州省立第八中学,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32年4月中央红军攻克漳州时,苏静与苏精诚等组建游击队,协助红军开展宣传、筹款等工作。后转入中央红军第一军团任总指挥部参谋。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平津战役中,作为代表只身进入北平,同傅作义进行和谈,并代表签署《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书》。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等。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7年11月,因病逝世。

王德(1906.5~1996.2),原名曾宗乾,龙海区浮宫镇后宝村人。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与王占春等人到九湖、程溪一带开展抗捐抗税斗争。1929年7月任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1930年5月,与罗明等领导厦门劫狱斗争,取得胜利。1931年1月被调到共青团中央委员会。1937年3月后任中共北平学委组织部长、中共北平市委组织部长。1942年8月任中共晋绥二地委书记、120师独立2旅政委等职。解放后,历任广州市委第一书记、广东省委书记兼广州市委书记、中南局候补书记兼组织部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1979年重新工作后任广东省委书记。1996年2月23日因病逝世。

陈忠和

陈忠和,男,汉族,1957年10月生,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人,大学本科学历,1976年6月参加工作,历任龙海东园公社秋祖农场插队知青,福建省体工队男排运动员,国家女排陪打教练,福建女排教练,国家女排助理教练,福建省女排主教练,国家女排助理教练,国家女排主教练。

魏燕鹏

魏燕鹏,男,中共党员,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漳州台商投资区)人,2008年参加北京残奥会荣获两银一铜并破两项世界纪录;2010年获得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第一名。2012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五四奖章”、“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荣誉

2012年度中国最具区域市动力中小域市百强

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第一批)

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福違省经济实力十强县

福建省知识产权强县

福建省文明城市

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

全三改革开放30年乡镇企业发展十佳魅力长

龙海县域经济基本竟争力全国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1]

中国十佳和谐可持发展域市

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2018年获评国家卫生城市

入选2020中国职业教育百佳县市,排名32位[2]

2020年中国工业百(市),排名第54位[3]

2020年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第116位[4]

2020年全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第87位

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习

2022年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