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开放职业学院(Hubei Open University)位于武汉“中国光谷”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民族大道,是在湖北函授大学基础上更名改制成的一所民办普通高校。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的前身是湖北函授大学,是在国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热潮中诞生的一所新型民办大学,于1984年11月9日,经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1986年3月报请国家教委批准备案,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国家成立的第一所民办大学。2002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鄂政函(2002)59号文批复正式更名为湖北开放职业学院,由成人高校改制为普通高校,主要承担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并继续承担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和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教育。

学校设有三十多个文理科专业,其中文科专业有企业管理、会计、互联网金融、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行政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等;理科专业有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造价、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环境艺术设计、电子竞技等。

中文名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

院系设置

人文艺术学院、现代管理学院、财经学院、信息机电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电子竞技学院等

别名

HBOU

创立时间

1984年

机构类型

综合类

机构属性

高等职业学院

所属地区

武汉

主管部门

湖北省教育厅

外文名

Hubei Open University

校训

求知、修德、强能、报国

校歌

开放之歌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56号

院校代码

8450

奖项

湖北省高校就业先进单位

所属企业

培训机构

办学性质

私立

现任领导

张鸿燕(党委书记) 、游清泉(校长)

历史沿革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是在湖北函授大学基础上更名改制成的一所民办普通高校,其前身湖北函授大学是在国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热潮中诞生的一所新型民办大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成立的第一所民办大学。2002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鄂政函(2002)59号文批复正式更名为湖北开放职业学院。[2]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学院有五个二级学院,开设理、工、文、经、管、外等六大类约30多个专业。[2]

专业设置

文科专业企业管理
会计
互联网金融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展开表格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2]

教育学院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是经鄂开第字(2003)56号文件批准成立的,继续教育学院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联合举办成人本科高等教育。在籍学生近千人。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习中心是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按教育部规定在湖北设立的惟一一所学习中心。[2]

湖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光谷教学区是经湖北大学办学字[2006]文件批准成立的在中国光谷(武汉)地区的成人本科高等教育基地。

基础设施

拥有校园网教学行政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调频外语电台、电子阅览室、通信实验室、金工实验室、电子电工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物流管理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汽车室训中心、模拟企业实战中心、现代办公自动化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等各专业的实训实验教学设施。

学校建有校园网教学行政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调频外语电台、电子阅览室、语音室、电子电工实验室、通信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单片机应用技术实验室、现代办公自动化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物流管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工程造价实训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金工实训基地。为了给文、经、管等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实习实训、勤工俭学的平台,学校创建了以面向社会服务为特色的“开院商城”网络平台,全方位面向社会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同时设有各级各类奖、助、贷学金及困难学子零学费入学助学子自强、自立、自信成才。

办学规模

学校以全日制专科教育为主,形成了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中外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下设信息机电工程学院、财经学院、现代管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等学院,创新创业、艺术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通讯技术、物流管理、会计、电子商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等被列为学校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

办学特色

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五个面向(面向学子、面向家长、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建立开放职业教育大平台。“三实”(实训、实习、实践)衔接,“五业”(学业、专业、职业、就业、创业)贯通,为学子全程导向服务。

行政部门

校办、招生办、毕业实习就业指导办公室、教务处、学工处、团委、人事处、财务处、电教中心、图书馆、总务处、保卫处、学生公寓、校刊校报、党委办公室。[2]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秉承开放办学的宗旨,学校十分重视校际间和国际上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俄亥俄大学、加拿大第一民族大学、曼谷大学、索可泰开放大学、英国开放大学、德国哈根开放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台湾空中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西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联合办学,开展高升本和专升本教育;与香港旭日教育基金会共同组建湖北开放职业学院旭日国际汉语教育中心,开展对外汉语教育。[2]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校徽

[2]精神文化

校训

修德、求知、强能、报国

校风

立德树人、博爱诚信、精技强能、开拓创新[3]

校长致辞

世界迅速地迈向新经济和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大家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万国互网、辩证综合、跨域一体、百科整合的时代,是一个大社会、大科学、大经济、大教育、高技术的时代。未来的教育将更加基础化、综合化、社会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教育的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教育的全球化发展,使世界各国教育高度渗透、高度融合、高度开放,要求和促使学校的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具有全球的战略眼光,具有开放和适应的功能。一方面,教育的内容、教育的产品要向全世界开放;另一方面,要适应世界开放所带来的变化。只有适应教育的这种开放性、国际化的趋势,适应信息化带来的多样性的学习要求,才能培养出更具有开放意识和国际竞争力、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立足于开放,只有不断地开放、交流与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已有的教育资源,从而更快更新更优地配置教育资源。一所高校再大,其内部的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与外界的合作,则可开发调动起无限的社会资源为学校所用,开放办学必须同时在校际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以及学校与国际之间等三个层面上进行全方位的开放。历史经验、现实需求与未来趋势,既是理解大学教育“为什么要开放”的基本原因,也是进一步探索大学教育“如何开放”的总体视野。对置身于前现代、现代和后代三种文化因素共生并存环境中的国家高等教育,在追求世界先进的后发状态中,不仅显示着“开放”的必须性,也蕴含着开放途径、方式、层次与时间秩序的“中国特色”。美国思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先生曾讲过这样一段话:“是什么决定大家的未来”答案是:互联网和教育。作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互联网和教育将深刻改变一个民族的历史与命运,改变国家、企业和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在方兴未艾的新经济大潮中,谁把握了互联网,谁就掌握了未来;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谁就会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和教育使地球村的公民在开放的经济与社会、开放的交流与合作、开放的教育与学习中互动。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起来的开放教育体系,以其跨地域、跨时空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随时学习知识的要求,并以其信息的丰富性、趣味性与快捷性吸引越来越多的求学者,同时以其自身巨大的潜力丰富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开放教育是这种独特的时代特征,把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等融于一身使得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成为可能。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的任何重大变革,教育总是首当其冲。而今,中国的教育,又一次站在了深层次社会变革的风口浪尖。加入WTO,意味着国家在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政策性开放”之后,终于以坚实的步履,进入了“制度性开放”的良性发展轨道。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不仅要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目标、教育手段等常规层面进行改革创新,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教育开放度方面进行更加深入、更加大胆、更富新意的拓展。湖北开放学院将执着地探索开放办学的新理念、新视野、新模式、新目标。[2]

校园环境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