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中学(Kunshan High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简称“昆中”,坐落于江苏省昆山市。学校是由昆山市教育局举办的一所实施三年制高中教育的全日制中学,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学校创办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省重点中学;1980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省重点中学;1992年被确认为省合格重点中学;2000年被确认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2019年获评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培育学校。

中文名

江苏省昆山中学

学生人数
别名

昆中

机构属性

省重点

所属地区

中国江苏

主管部门

江苏省昆山市教育局

校训

传是

地址

昆山市阳澄湖科技教育园区传是路516号

占地面积

300亩

类别

公办

类型

公办普通高级中学

外文名

KunShan Middle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

教师人数

245人(截至2020年4月)

建筑面积

119070平方米

京领排名

(国际部)2019中国国际学校竞争力排行榜美国方向第181名,英国方向第159名

校歌

《昆中,我心中不落的彩虹》

创办时间

1946年

校庆日

10月16日

主要奖项

江苏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绿色学校

属性

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000年)、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004年)、江苏省重点中学(1992年)、江苏省示范性高中建设培育学校(2019年)

办学性质

公立

学校特色

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004年) 江苏省重点中学 江苏省示范性高中建设培育学校

历史沿革

民国35年(1946年)7月,学校前身江苏省立昆山中学创建;解放初期,一度称苏南昆山中学。

1953年,更名为江苏省昆山中学,校址在昆山西街。

1959年7月,学校迁址西塘街。

1960年,学校被列为省重点中学。

1980年,学校被确定该校为首批办好重点中学之一。

1992年,学校被确认为省合格重点中学。

2000年,学校被确认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4年,学校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

2019年,学校获评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培育学校。

江苏省昆山中学

办学条件

江苏省昆山中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245人,其中专任教师234人,昆山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6%。学校有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1人,国培计划主持专家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正高级教师8人,江苏省特级教师6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6人,姑苏教育人才9人,苏州市名教师9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29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76人,占专任教师总量的32.3%,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1人,研究生学历的31人。

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1人):陈炳飞

江苏省特级教师(6人):沈为慧、缪林、张红俊、洪敏、杨行胜、陈炳飞

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缪林

苏州市名教师(9人):朱小英、胡福林、何培忠、王勇、徐永琴、邹开凤、鄂冠中、姜红珍等

姑苏教育人才(9人):沈为慧、洪敏、陈炳飞等

苏州市学科带头人(29人):陆增宏(数学)、殷金方(德育)、曾诚(物理)、郑建停(美术)、李忠勇(政治)、鄂冠中(语文)、戚增寒(语文)、邓解芳(音乐)、袁显明(数学)、戈峰(数学)、陶华(数学)、张志华(数学)、赵姬(生物)、马驰(数学)、薛丽华、徐晓博、陈亚千、包莉等

苏州市青年拔尖人才:李忠勇、陶华

硬件设施

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布局分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和景观区等四个区域。

教学设施

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3幢教学楼、3幢科学实验楼以及图书馆、行政办公楼、艺术楼和国际交流中心。

运动设施

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400米8跑道(塑胶)标准田径运动场、足球场、体育馆以及8片篮球场、4片排球场、4片羽毛球场、1片网球场组成,生均活动面积达12.92平方米。

生活设施

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可同时容纳2000人用餐的3层师生食堂,有能满足1800人住宿要求的6幢学生公寓及1幢教师公寓,生均学生宿舍面积达11.23平方米。

教育成果

学生成绩

高考成绩

2012年高考,学校本科第一批达线345人,上线率50.8%,本科第二批达线586人,上线率86.3%。有昆山市第一名1人。

2013年高考,学校本科第一批达线率56.1%,本科第二批达线率91.8%(均不含艺体生),本科录取率在99%以上。

2014年高考,学校本科第一批达线360人,达线率54.2%;本科第二批达线604人,达线率91.0%(均不含艺体生)。

2017年高考,学校参考692人,本科第一批达线529人,达线率76.45%;本科第二批达线686人,达线率99.13%(均不含艺体生)。

2018年高考,学校本科第一批达线588人,本科第二批达线732人。

2019年高考,学校有86人被“985工程”院校录取、有238人被“211工程”院校录取,另有4人被香港中文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录取。

比赛成绩

2017年1月,学校学生在苏州市第八届“普通话、昆山方言、英语口语”比赛中,获一等奖1人;同年2月,学校学生在RoboRAVE国际机器人2017亚洲公开赛中,获金奖1项;5月,学校学生在RoboRAVE国际机器人2017全球赛中,获第七名1项;同月,学校学生在2017全球欧几里德数学竞赛中,获全球位比前2%1人;6月,学校学生在昆山市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中,获一等奖1项;9月,学校学生在2017美国杜克大学数学竞赛初赛中,入围中国国家队;

2018年4月,学校学生在2018年全国田径大奖赛(2)暨第三届青奥国内选拔赛(株洲站)中,获第三名1项;5月,学校学生在2018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江苏赛区)中,获一等奖11人、二等奖6人;同月,学校学生在RoboRAVE国际机器人2018全球赛中,获一等奖2项;同年8月,学校学生在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江苏赛区比赛中,获一等奖1项;9月,学校学生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一等奖9人、二等奖14人;10月,学校学生在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获一等奖5人、二等奖17人;同月,学校学生在昆山市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同月,学校学生在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创新语文(作文)大赛中中,获一等奖3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11月,学校学生在第十三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获冠、亚、季军各1项;12月,学校学生在2018MakeX机器人挑战赛全球总决赛中,获亚军1项、银奖1项。

2019年2月,学校学生在2019年RoboRAVE国际机器人大赛亚洲公开赛中,获一等奖4人、二等奖4人;同年5月,学校学生在第十九届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获MakeX赛项团体冠军与单项亚军1项;6月,学校学生在2019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江苏赛区)中,获国家一等奖2人、国家二等奖4人、国家三等奖4人、省一等奖12人、省二等奖18人。

教师成绩

2016年11月,学校教师在2016年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观摩活动中,获一等奖1人;同月,学校教师在2016年江苏省高中通用技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二等奖1人。

2017年12月,学校教师在昆山市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1人。

2018年9月,学校教师在2018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1人;同年10月,学校教师获2018年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特等奖2项;同月,学校教师获苏州市名师发展共同体第二届优秀教科研著作评奖三等奖1项;11月,学校教师在江苏省高中地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1人。

所获荣誉

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得全国中小学先进后勤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苏派名校联盟学校、江苏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中小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2018年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等省部级称号。

学校文化

学校标识

校徽

学校校徽由地球、松树和“KUNZHONG”这一学校英文简称而成,代表着昆中学生如松树一样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地球”所代表的全球视野。校徽上方写着学校全名“江苏省昆山中学”,下方写着学校的建校时间“1946”。

精神文化

校训

传是

校风

求知、务实、勤奋、进取

教风

严谨求精

学风

勤奋求实

校歌

《昆中,我心中不落的彩虹》

(注:暂无歌词)

昆中精神

日知日行日成,求实求是求真

社团文化

社团名录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江花”文学社等社团。

学生活动

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举行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社团义卖活动、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田径运动会、教育活动等活动。

知名校友

董太乾

教授 博士生导师,1953年毕业于江苏省昆山中学高中部,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留校任物理系助教。现任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时频专业委员会委员。

苏惠渔:教授,1955年毕业于江苏省昆山中学高中部,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现任华东政法学院教授,中国刑法学会顾问,上海市刑法学会会长,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上海市警察学会副会长。

孙绍振:孙绍振教授是该校55届校友,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绍基:教授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1953年在江苏省昆山中学高中部毕业,1957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曾任江西省寄生虫病研究所所长,兼任卫生部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西省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医学院研究生导师、上海医科大学客座教授。

学校荣誉

2019年在京领新国际所发布的“2019年中国国际学校竞争力排行榜”中,位于美国本科方向第181名,英国本科方向第15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