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设造币厂铸造银元。币面中央是汉文“光绪元宝”四字,周围有九个汉字“广东省库平七钱三分”,后改为七钱二分,比当时流行的鹰洋重一分五厘;背面为蟠龙花纹及英文,通称“龙洋”。

中文名

七钱二分

字样

光绪元宝

地点

广东设造币厂

时间

1889年

正文

七钱二分

建造历史

开始时曾委托汇丰银行代铸,并定出铸币章程,规定它的轻重大小及配合成色。分为五等:每元重七钱二分,配九成足银;次则三钱六分,减配八六成足银;再次则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三种,均减配八成足银。又把后四种分别称为“对开”、“四开”、“八开”、“十六开”。这五等即是后来通称的“一元”、“半元”(五角)、“二角”、“一角”及“五分”银币。起初仅在广东、福建、天津等处流通,后来四开及八开盛行于上海,这是中国自铸近代银元的开始。

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公布《国币条例》,正式规定重量七钱二分、成色89%的银元为我国的货币单位。七钱二分一说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