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中的丑角,又叫小花脸。丑是中国戏剧的一种程式化的角色行当,一般扮演插科打诨比较滑稽或貌不惊人的角色,由于传说当年唐玄宗喜好演戏,下场演戏时就扮演丑角,而唐玄宗被尊为中国戏剧界的祖师爷,所以传统剧团的团长都是丑角担任,中国戏剧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就是名丑萧长华先生担任。丑角俗称三花脸,主要扮演差役

中文名

三花脸

亦指

现实生活中卑微的坏人

又称

丑角的脸谱

俗称

传统戏曲中丑角

化妆

与净角的面部化妆相比,丑角的化妆面积小,只限于面部中心,故称小花脸、三花脸。三花脸是与勾整脸的大花脸和勾半截脸<元宝脸)的二花脸相对而官。在丑角的化妆中,覆盖脸部面积与角色性格、气质有关。

《望江亭》的杨衙内,《打鱼杀家》的教师爷,《十五贯》的娄阿鼠,《秦琼卖马》的王老好,《连升店》的店家,《秋江》的艄翁等,身份下性情不同,脸上勾绘粉块的面积与形状也不一样。

丑角的面部化妆,除去豆腐块脸、腰子脸和枣核脸等几种脸谱外,还可、以在脸上加绘各色脸纹和其他简单图案。如《女起解》剧中的崇公道,《空城计》剧中的老军,《甘露寺》剧中的乔福,在额头、眼角、面颊等处,勾若千条白色肤纹,称曰老三花脸。

为强调角色的某些特征,在人物脸上加绘杂色线纹和图形,如《四杰村》剧中的瞎子朱彪,在左右眼皮上横竖抹两道黑线条,《荷珠配删中的窗户棱,用蓝、白线条在面部勾一“井”宇的格形图案,《打花鼓》剧中的汉于,在面部勾一龟形。此种脸谱叫做“杂脸”。

故事

唐明皇在梨园中教练歌舞艺人非常投入。有一次,他的爱妃杨贵妃也来到梨园看排练。唐明皇很高兴,便下旨把在朝的文武大臣和宫娥彩女都叫了来,让他们都扮成戏中人物。大家扮好了,只有一个“老郎神”没人扮。因为这是个丑角,滑稽幽默,别人演不好。唐明皇看看,脱下龙袍,说,就让朕亲自来扮演吧。

大家演的很快乐,唐明皇扮演的老郎神更是出色。当时有几只燕子飞过头顶,拉了一泡黑白相间的屎,正好落在唐明皇的脸上。唐明皇兴趣正浓,没有多想,只是用手抹了一把,一下子弄成了一个白花脸,引得大家哄然大笑。唐明皇更加洋洋自得。

从此以后,唐明皇的花白脸就成了丑角的脸谱。

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丑角便成了梨园行角色之首。化妆时,丑角不提笔开脸,别的角色不准动手,戏班演员犯了规,必须由丑角调解或问罪。

相关信息

“花脸”,又称“净”。京剧的净,主要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不同于一般、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这类人物按性格来说有正直、刚毅、勇猛、粗犷、鲁莽、狡诈、残暴、愚蛮等;按年龄来说,长者有八九十岁的老人,幼者有十来岁的少儿;按身份地位来说,上有帝王将相,下有庶民屠夫。

这些人物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可以说是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人物的性格、品质或相貌特征,是借以特定的脸谱来表示的。也就是根据人物性格、品质、相貌的不同,和红、黑、白、黄、紫、绿、蓝等颜色,按固定的图案,进行面部化妆。

这种面部化妆,称作“勾脸”。脸谱不仅仅只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而且也是表示对人物褒贬的手段。

比如红脸大多是表现忠诚正义的人物,黑脸大多是表现正直、勇敢或鲁莽的人物,白脸大多是表现奸险狡诈的人物,紫脸大多是表现沉勇果敢的人物,黄脸大多是表现性格残暴的人物,蓝脸大多表现勇猛顽强的人物。净,分为文净和武净。一般有黑脸、老脸、奸白脸、架子花脸等。黑脸,由于包拯是刚直不阿、秉公办案、执法如山的典范,而在京剧中包拯勾画的是黑脸,因此以包公为代表的黑脸,表示性格刚直、铁面无私的人物。老脸,主要扮演男性老年人,勾画红、蓝、紫、粉、黄等颜色,在脑门上又画出一块与脸膛前不同的色彩。如《华容道》中的关公,勾画的是红脸。奸白脸,是扮演阴险、凶残、狡诈之徒,都是老奸巨猾的反面人物。奸白脸勾半截脸,在白脸的眉间及眼角处,勾画几道黑纹,以突出其老而奸的特征。奸白脸都挂或黑、或白的髯口,以示其老。架子花脸,扮演的人物性格除刚强、勇猛、鲁莽之外,还有纯真、诙谐之气。如张飞、李逵。还要突出乐观、幽默与风趣。因此,舞蹈性强、做工繁重是架子花脸表演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