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人(Maasai),是东非现在依然活跃的,也是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人口将近100万,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如今的马赛人一方面仍然坚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更多地加入到了当地的旅游业中。

中文名

马赛人

外文名

Maasai

性质

一个游牧民族

人口

将近100万

活动地区

东非,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

通用语言

马赛语

基本概况

马赛人(Maasai)东非民族。主要分布在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的草原地带。属尼格罗人种苏丹类型,为尼罗特人的最南支系。使用马赛语。属尼罗-撒哈拉语系沙里-尼罗语族。相信万物有灵。马赛人今仍生活在严格的部落制度之下,由部落首领和长老会议负责管理。成年男子按年龄划分等级。从事游牧,牧场为公共所有,牲畜属于家族,按父系继承。近年来,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政府鼓励马赛人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已有一小部分人转为半农半牧,并有少数人进入城市谋生。马赛人以肉、乳为食,喜饮鲜牛血,每个大家族都饲养几十头牛,专供吸吮鲜血之用。马赛人盛行一夫多妻制。成年男子蓄发编成小辫,年轻妇女剃光头。近年来,定居的马赛儿童开始上学,已出现少数马赛人知识分子。

民族历史

19世纪,马赛人一度占据了大裂谷的大部分地区,从肯尼亚北部的莱基皮亚高原到坦桑尼亚中北部的曼雅拉湖。19世纪末,英国人在肯尼亚沿岸修建了一条铁路,通往维多利亚湖,将马赛人的土地一分为二。欧洲人试图将马赛人赶出他们世世代代生存的土地,尽管对这种做法坚决反抗,马赛人最终还是被迫迁移。

20世纪下半叶,马赛人居住的土地上出现一系列公园和保护区。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于1940年建立。1959年,英国政府开始驱逐这里的马赛人。现在,这里的马赛人只拥有最干旱最贫瘠的一块土地。除了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外,其他很多世界著名的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也建在马赛人世世代代生存的土地上,例如安博塞利、马赛马拉、桑布鲁、恩格罗格罗和马尼亚拉。就这样,政府以自然保护为名让数以百万计的马赛人失去了土地。

2009年,坦桑尼亚警方放火烧毁洛利翁多的一个马赛人村寨,用这种野蛮的做法强行驱逐马赛人。共有8名马赛人在大火中受伤,3000人衣食无着,家园变成废墟,被迫赶着牲畜离开世代生活的土地。坦桑尼亚政府之所以驱逐马赛人是因为他们已经将这片土地租给奥特洛商业公司,充当一个狩猎场。

为了进一步征占马赛人的土地,坦桑尼亚政府于2013年3月宣布在洛利翁多的马赛人领地建立一个面积1500平方公里的新保护区。如果这一计划成为现实,马赛人将被禁止经“野生动物走廊”进入牧场放牧,传统的生活方式面临威胁。当地一些马赛人认为建立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给同族人带来的厄运将在他们身上重演。庆幸的是,坦桑尼亚总统在9月取消了这项计划,继续让马赛人生活在这里。坦桑尼亚总统表示马赛人千年来就生活在这里,能够照顾好这片土地。[1]

马赛人

报道内容

马赛人:穿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金黄的东非稀树草原上,走来一队身披红色披风、手持木棍的马赛人。这是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外一道靓丽的风景。无数游客不远千里来欣赏东非草原美景的同时,也被生活在这里的马赛人所吸引。作为肯尼亚最具代表性的部族之一,马赛人一直延续着游牧传统。数百年来,他们在非洲辽阔的大地上逐水草而牧,靠围猎而生,过着游牧民族的本色生活。但近年来随着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马赛人开始穿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随意走进马赛马拉保护区外的一个马赛村庄,映入眼帘的是独特的马赛人民居。枯树枝围起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小院,几座由树枝、牛粪和泥巴堆起的小屋前站着十几个村民。男人们裹着被称为“束卡”的红色披风,手持一头细一头粗、用来赶走野生动物的马赛木棍。女人们穿着色彩绚丽的“坎噶”裙装,戴着精细彩珠串成的头饰和项圈。

马赛男人的披风之所以选择红色,是为了赶走狮子等野生动物,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群。牛在马赛人的传统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不吃蔬菜,只喝牛奶、牛血,吃牛肉。每天晚上,村民们会把村子的大门用枯树枝堵严,让牛群聚集在村子中央。他们自己在窄小的泥屋里守着小牛,睡在牛皮上。

马赛人曾流传着一个古老说法:“我们右手持长矛,左手持圆棍,就不能再拿书本了。”但随着时代变迁,很多马赛人的习俗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现在大多数马赛人的孩子都去附近的学校上学读书。在肯尼亚政府大力推进保护野生动物的过程中,马赛男子的成人礼也不再是杀死一头狮子,而是尽可能多地养牛。每养10头牛,才能娶一个妻子(马赛人实行一夫多妻制)。

与此同时,成年人也开始融入现代社会。放牧不再是他们谋生的唯一手段。一些人到附近的山上开垦土地、种植蔬菜。他们不再居住在小小的泥屋中,而是和附近居民一样生活在铁皮房里。还有一些人走出马赛村,到首都内罗毕等地去谋生。马赛村里的人越来越少。

留在马赛马拉地区的人则利用靠近自然保护区的“地利”条件,加入到旅游服务业的洪流中。保护区附近的饭店和旅游纪念品商店中,经常可以看到特点鲜明的马赛服务生。他们保持着马赛男子的身体标志:缺少一颗下门牙和长可及肩的大耳洞。记者参观的村庄还在小院里单独辟出一半的地方,摆放各家做的手工艺品,包括木雕、马赛木棍和马赛项链等。村民们都游刃有余地掌握了推销各类商品的技巧。汤姆介绍说,旅游业已是这个村庄重要的收入来源。

对于来往参观的车辆和外国人,马赛孩子已经习以为常。他们的眼中,呈现的是一个交织马赛族游牧传统和现代商业生活的世界。

马赛人

生活方式

婚姻家庭

以畜牧为生的马赛人是完全的游牧民族,终年成群结队流动放牧,几乎全部依靠牲群的肉、血和奶为生。他们的村庄用带刺灌木围成一个很大的园形篱笆,环绕一圈泥屋构成,可容纳4~8个家庭及其牲畜。在较老的马赛男人中间一夫多妻现象较为普遍,同一年龄组的男人之间可以借妻,娶亲要用牲畜做聘礼。

马赛妇女

等级制度

马赛人有许多父系氏族集团构成两个等级或部落分支。社会结合的基本制度是年龄组制。按照这种制度,相同年龄的集团在相同时期接受割礼进入成人生活;由此形成的年龄组是个永久不变的集团,贯穿它的成员终生。他们透过等级制度晋升,每一级大约持续15年,包括那些低级武士、高级武士和低级长老,直到他们成为被授权为部落做出决定的高级长老。马赛人社会极平等,从未出现过奴隶占有现象。年轻男子在大约14~30岁时,传统上称作“磨难人”(morans)。在这个生活阶段,他们孤独地住在丛林里,学习部落的风俗并体力、勇气和耐力——马赛武士以这些特征闻名于世。礼仪大事由典礼专家(oloiboni)主持,他虽然没有政治权力,却是其人民的宗教领袖。目前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政府正在鼓励马赛人定居务农,放弃磨难主义生活方式,接受正规教育和在更大的程度上同化。

马赛小孩

游牧部落

马赛人骁勇善猎,按照逻辑,马赛人生活在草原、丛林中,与野兽为伍,善于捕猎理所当然。但事实上,马赛人人不仅不狩猎,甚至只是在庆典的时候才吃肉,而且从来不吃包括鱼类在内的野生动物。对自然的崇拜使他们远离了狩猎。马赛人的日常需要是由牲畜的奶和血提供的,他们口干了就拔出腰间的尖刀,朝牛脖子上一扎,拿根小草管就去吸,就像我们喝饮料。马赛人认为牛群是神的赐予,他们鄙视农耕生活,认为耕作使大地变得肮脏。马赛人把牛群看成生命,在夜间,牛群关在村落里,甚至和主人共居一个茅舍。白天由小孩子照看牛犊,大孩子则赶着牛群去较远的牧场。正是由于马赛人不狩猎,不吃野味的习俗,才使这片土地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现在的马赛人大都定居了,唯其独特的民风民俗还得以保留。但是,在马赛人保护区的四周,农场主联合起来向他们兜售自己的“现代观念”,促使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出售或出租自己的土地。这已经使马赛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原始的生活方式受到威胁。也许不久的将来,当我们再次提及他们的时候,马赛人已经走出原始部落,融入了现代社会。

马赛人

装饰服饰

马赛人的装束很显眼,男人批“束卡”,实际上是红底黑条的两块布,一块遮羞一块斜披在一边的肩上。这种衣着很像一团火,这正是他们所要达到的效果,在野兽遍布的大草原上,这样“一团火”能有效地驱赶野兽。马赛人女性穿“坎噶”,颈上套一个大圆披肩,头顶带一圈白色的珠饰。她们的耳朵很大,有的大耳垂肩,马赛女孩生下来就扎耳朵眼,以后逐渐加大饰物的重量,使耳朵越拉越长,洞也越来越大。马赛人大部分都缺少两个门牙下齿,这是从小拔掉的,为得是灌药方便。当然,那些前卫的青年们已经开始屏弃许多习俗,如果您看到梳着马尾辫的马赛姑娘,请不要惊讶。此外,马赛人都随身携带一根圆木或长矛用于防身、赶牛。由于长期形成了习惯,即使进城逛街也不离身。据说这是政府特许,别的人是绝对不可以这样做的。

马赛人

村庄住屋

马赛人的村庄是由泥土堆砌成,排成圆环,圆环外用带刺的灌木围成一个很大的圆形篱笆,每个村庄可容纳4-8个家庭及其牲畜。马赛人的传统的屋子像倒扣的缸,开一个很小的门,人只能弯腰才能进去,这样,主人可以在家里方便地刺杀试图进入屋内的人。现在,这样的住房越来越少。茅草屋是包括马赛人在内众多非洲民族的选择,但是在热带大草原上,这样的屋子根本抵挡不了日晒、雨淋和白蚁破坏。以至于非洲部落居民不停地盖房、迁居、补墙、换柱、加草。但是,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仍在坚持这种糟糕的房屋。一来是经济生产水平低,二来是传统观念作祟,他们担心会因此使自己或周围的人受到诅咒。在很多马赛人看来,传统住房舒适得很,实在没有改进的必要。事实改变观念,在现代思潮的冲击下,一些较开明的部落青年学城里人制坯烧砖砌墙,再扣一个铁皮顶子,也有略有积蓄的人干脆买水泥筑墙。这些不伦不类的“洋房”已经燃起了马赛人住房革命的星星之火。

奇俗

猎狮子

马赛传统规定,每个勇士必须杀死一只狮子才能成人,但是由于肯尼亚政府为保护野生动物而禁止马赛人猎狮,马赛人只有在自己的牛群受到攻击时才选择杀死狮子。

喝牛血

马赛人离不开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吃牛肉喝牛奶外,还要饮生牛血解渴。马赛人的主要食物是牛的血和奶,他们把这两种液体混合起来饮用。

威胁生活

气候变化威胁肯尼亚马赛人生活方式

肯尼亚的马赛人生活在卡贾多地区,靠近坦桑尼亚边境,以放牧为生。由于气温不断升高加之降雨越发难以预测,马赛人保持传统生活方式的难度越来越大。气候变化导致他们较以往相比更难找到牧场,很多人开始在无法放牧时种植庄稼,甚至有人完全从牧民变成农民。为了确保传统生活方式能够得以延续,他们与当地农民合作,共享所能获得的资源,同时避免相互竞争,影响彼此的生存。现在,送孩子上学成为越来越多的马赛人最关心的事情。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掌握各种技能,更好地面对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共3张马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