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式墓道,中国古代墓葬形制之一。

中文名

竖井式墓道

别名

Shaft tomb

拼音

shù jǐng shì mù dào

术语类别

考古术语

相关墓穴

蚂蚁山明墓、王义墓

释义

中国古代墓葬形制之一,指垂直从地面下挖成葬坑

简介

竖井式墓道是指垂直从地面下挖成葬坑。将死者纳入坑内,摆放好随葬品和其它殉祭物后再用土掩埋死者,直至将葬坑填平,这是中国墓葬形类的主流,是丧葬习俗中最常见、最流行的一种埋葬形式。

形式

竖井式墓道按墓坑开掘的平面形状大致可区分出长方形、方形、圆形、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殊异形、无规则形等等。

蚂蚁山明墓

蚂蚁山明墓墓道位于墓室的南面,为“竖井式墓道”,南北长6.4、东西宽5.16、残深8.48米。墓道内填土可分22层,每层厚约38厘米。其中第1层至第9层土质较纯净;第10层至第21层为卵石层与填土相间,层层平铺夯实而形成;第22层为三合土层,即用石灰、沙子、粘土混合填筑,结构致密。

王义墓

长安四年(公元704年)王义墓,为单室砖墓,由墓道、甭道和墓室组成。墓室弧边方形,宫隆顶,墓室底铺一层砖。竖井式墓道,甬道两壁各砌一小龛。

木棺置于墓室西壁下,棺底垫砌三道砖台。随葬品较丰富,放置情况为:甬道两壁龛内各放置一武士俑;男女俑多放于墓室中部和东壁下,骆驼、马和牛羊放于中部,镇墓兽置于墓门西侧,生活用具和家畜放在墓室东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