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女性主义,是法国一个“知识典范的转移”的时期。而“知识典范的转移”就是主流的思潮即以沙特为主的人文主义受到结构主义一个很大的冲击。结构主义的范围很广,包含了语言学,精神分析,人类学…等。而结构主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对于人的定义,将人的意识转变到语言。而从女性主义的发展,则拿西蒙波娃和克丽丝缇娃来当例子。从“人文主义”的西蒙波娃到“结构主义”的克丽丝缇娃亦是一种“现代性”转移。

中文名

法国女性主义

外文名

French feminism

时间

60~70年代

地点

法国

相关

知识典范的转移

时代背景

“人丈主义”是以族群的角度来画分或诉求,如:种族、阶级来探讨对立冲突。“结构主义”是以个人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或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差异,即是以个人差异来做讨论。这也可以看出西蒙波娃与西蒙波娃在处理男女关系一个很大的不同。“人文主义”强调族群、阶级的对立冲突,而在这之中会有一种”主流”的概念。例如:尊卑概念。那对立的原因、条件、冲突到底是什么?而其产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绝决的否定”,有对立、冲突就推翻掉。例如:被剥削者推翻既得利益者。即为一种将压迫者推翻掉之革命式的否定。是以行动性为主的,是要能够立竿见影的。

“结构主义”讨论到底什么叫做“冲突”?是在“冲突”些什么?对于所有的字要讨论其“定义”。解决方式则为先拉回自己本身来思考,为不断冲突辩论对立的过程。譬如说:对于看一件事情的角度有许多种,那到底那一种是最好的?藉由不断的假设、辩证、推翻来思考何者为最好。也因此会将思考的时间拉长,在这之间即能产生一种动能(可解释成中国人所说的一口气)。

法国女性主义

西蒙波娃

西蒙波娃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女人是处境造成的,而不是先天造成的。”可解释成“我生下来就是女人,而成为‘可怜的女人’是‘处境’造成的。”这也是在“第二性”中不停阐述的重点。而男女关系就像是主\奴关系,今天女人这么可怜是因为主(男人)不停的压迫奴(女人)。今天就要将所有加诸于女人身上所有不好的东西,全部拿掉、推翻,从这个处境跳出来。一旦从这个“处境”跳出来,就可以看清男\女关系,那就可以有选择摆脱这样的主\奴关系。但西蒙波娃却忽略了外在社会价值的制约力,是可以让女人愿意服从在下。但同时,也让人看清楚“女人”是身处在这样的处境。而她的解决方式是不停的告诉女人,你是一个有意识的主体,一旦你有自己的意识,那你就可以选择离开这样的处境,从第二性变成第一性。但可惜的是,西蒙波娃并没有花多一点的篇幅来解释,为什么今天会有这样的一个“第二性”的机制出现;为什么这样的一个机制可以将女人内化成为一种普遍的意识,认定自己是一个第二性。而女人是如何被物化的呢?藉由精神分析家奥托、兰克阐明了在神话与梦境及镜子与镜像的关系。女人易于将镜中的映像,内化为页我,进而物化自己。女人因为向内发展的,将外在所有的世界缩为镜中的影像,因而产生自恋的状况,产生物化的过程。

克丽丝缇娃

克丽丝缇娃先从“识”的定义来做讨论。经由思考认为“意识”是由语言构成的。例如:父\母,主\奴,尊\卑,经过论述后,认为主跟卑并没有一定的好坏,从“字”上完全改变它的定义。打破二元对立的关系,放进一个第三者的概念。何谓主体?透过母亲将小孩送到父权机构,母亲是一种推动的力量,而小孩也一定会受到社会的压制,成为社会希望的样子。而今天也因为有这样的压抑,也才能有主体的存在。例如:性为一个禁忌,若反抗此机制则成为一个主体。所以压抑和主体是一体两面。而在这样的压制的社会中,该怎么成为主体?克丽丝缇娃认为人没有独立于社会外在的意识与自由,人天生就是不自由的。要不断的怀疑自己的意识,要不断的怀疑自己所有既定的观念,藉由这样的一个过程成为主体。用第三者的角度来看自己,亦藉着禁忌来看自己,产生不断的辩证的手段,来成就自己的主体性。是一种自我异化的过程。整个主体建立的过程就是不停的反省、异化、辩证。

结论

两者的理论都有其完整的推理性,且有相辅相成的关系。碰到不一样的状况,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例如:当碰到较大范围的问题,可使用“第二性”的看法;当碰到较个人的,可采用克丽丝缇娃的方式。并不能因其解决方式的不同,而认为两者是对立的,或是谁优谁劣的评比。这两者是同时可并用来解决女性在父权机制中所碰到的问题。也都是可以让女性来建立主体概念的思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