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神经性听力损失。突发性耳聋的患病率为(5~20人)/10万人,高发人群为50岁左右的中年人,年轻人也可发病,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如果供应耳部的动脉发生病变,或其他原因引起耳部缺血,就会使耳部的神经受损,导致听力突然明显下降,这就是突发性耳聋。主要表现有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耳鸣、耳闷胀感、眩晕或头晕、听觉过敏或重听、耳部周围感觉异常等。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佩戴助听器等。突发性耳聋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还会给患者带来负面情绪,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永久性耳聋。突发性耳聋有自愈的倾向,但不能因此放弃治疗,积极治疗可以促进病情更快地好转或痊愈;病因明确的突发性耳,存在治好的可能,而病因不明的突发性耳聋,暂时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进行根治。[1]

中文名

突发性耳聋

外文名

sudden deafness

别名

突发性聋

季节分布

四季

是否传染病

症状表现

单侧听力下降,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

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科

原因

不明

多发人群

30~40岁人群

病因

突发性聋的病因不明,很多致病因素都可能导致突发性聋,目前获得广泛认可的主要有病毒感染学说、循环障碍学说、自身免疫学说以及膜迷路破裂学说等。

  • 常见病因
    • 血管性疾病
    • 出血、血管痉挛、血栓的形成等,会导致内耳的供血受阻,出现突发性耳聋。
    • 感染
    • 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以引起突发性耳聋。
    • 肿瘤
    • 肿瘤出血压迫到听神经,引起神经传导受阻,或肿瘤压迫到血管引起耳蜗急性缺血,均可引发突发性耳聋。
    • 中毒
    • 吸入有害气体或药物中毒,也有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
    • 先天性发育异常
  • 常见诱因
    • 精神紧张
    • 压力过大
    • 情绪波动
    • 生活不规律
    • 睡眠障碍
    • 受凉或感冒

症状

  •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神经性听力损失,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耳鸣、耳闷胀感、眩晕或头晕、听觉过敏或重听、耳部周围感觉异常等。
  • 典型症状
    • 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
    • 耳鸣,可为始发症状,大多数患者可于耳聋时出现耳鸣,但耳鸣也可发生于耳聋之后。经治疗后,多数患者听力可以提高,但耳鸣可长期存在。
    • 耳闷胀感
    • 眩晕或头晕,一部分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多为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可与耳聋同时出现,或于耳聋发生前后出现。
    • 听觉过敏或重听
    • 耳部周围感觉异常
    • 耳聋,多为单侧耳聋,发病前多无先兆,少数患者则先有轻度感冒、疲劳或情绪激动史。耳聋发生突然,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听力损失方达到最低点。
  • 其他症状
    • 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等。少数患者可有耳闷堵感、压迫感或麻木感。

检查

  • 判断突发性耳聋的检查方法有体格检查、音叉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磁共振及其他检查。这些检查不一定全做,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
  • 体格检查
    • 医生会对你的耳部周围皮肤、淋巴结、外耳道及鼓膜进行检查,目的是查看是否有异常状况。
  • 音叉检查
    • 音叉检查是门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 音叉检查是为了初步判断听力是否正常,可以鉴别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
  • 纯音测听
    • 纯音测听是测试听觉敏感度的检查方法。
    • 医生通过纯音测听可以判断有无听觉障碍,以及听觉损害的程度和性质。
    • 纯音测听可以对耳聋的类型和病变部位做出初步判断。
  • 声导抗检查
    • 声导抗检查是最常用的听力测试的方法。
    • 声导抗检查可以测试中耳的传音系统和脑干听觉通路的功能,可用于鉴别传导性听力损失和混合听力损失。
  • 磁共振
    • 磁共振检查作为一种影像学检查,可直接观察大脑、内耳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判断大脑和内耳是否出现了器质性病变。
  • 其他检查
    • 其他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病因,有助于医生进行具体的治疗。
    • 血常规
    • 血生化检查
    • C反应蛋白
    • 病原学检查

诊断

  • 医生在询问病史后,根据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音叉检查、纯音测听等检查结果,就可以做出诊断。
  • 突然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闷胀感、眩晕或头晕、听觉过敏或重听、耳部周围感觉异常等症状。
  • 音叉检查、纯音测听等检查结果为阳性。

鉴别诊断

  • 突发性耳聋与脑卒中、鼻咽癌、听神经瘤、梅尼埃病、各种类型的中耳炎等疾病有着相似的症状,因此在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闷胀感、眩晕或头晕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可以通过体格检查、音叉检查、纯音测听、磁共振等做出诊断。

治疗

  •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佩戴助听器等。突发性耳聋的治疗需要早期及时用药,同时控制原发病。
一般治疗
  • 低盐饮食可以减轻膜迷路积水、耳聋、耳鸣、耳闷胀感、眩晕等症状。
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
    •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常用药物。
    • 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抑制的作用,可以缓解血管内水肿,增加耳部的血液供应。
  • 血管扩张药
    • 血管扩张药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恢复内耳的血液供应。
    • 常用的药物有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组胺衍生物等。
  • 溶栓、抗凝药
    • 主要作用是降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血液黏稠度,可以防止病情加重或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有巴曲酶、安克洛酶等。
  • 高压氧治疗由于毛细血管细胞水肿,耳蜗血流减少导致耳蜗缺氧,部分突发性聋患者外淋巴氧压降低,因此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耳蜗内的氧压。高压氧治疗可以减轻内耳水肿和缺血缺氧损害,改善内耳循环,也能明显提高血液及组织细胞的氧分压和血浆中的容血量和在组织中的弥散半径,加快内耳毛细胞和前庭神经纤维的修复,还能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因而可以用于突发性聋的治疗。治疗效果与患病时间相关。随着治疗经验的积累,高压氧结合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的疗效优于单一的高压氧疗法。经过临床观察,高压氧治疗结合一定的心理护理措施效果更佳,对突发性聋患者采取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能够很好的配合治疗,使治疗得以顺利的进行,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神经营养类药物

常用的神经营养类药物有三磷酸腺苷(ATP)和维生素类等。ATP是一种辅酶,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因其具有改善机体代谢的作用,已经成为治疗突发性聋的主要药物之一。

  • 疗效评估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1996)疗效分级标准:

①痊愈0.25-4kHz各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②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③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④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

高压氧治疗
  • 如果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选用高压氧治疗。
  • 高压氧治疗可以改善内耳的缺氧状态,降低血液黏滞度和血小板聚集,疏通微循环,促进听觉功能恢复。
佩戴助听器
  • 经上述治疗后仍无法痊愈的患者,可能需要佩戴助听器。

危害

  • 突发性耳聋发作时,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 突然发生的耳聋,还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负面情绪。
  • 突发性耳聋发生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永久性耳聋。

预后

突发性聋有自愈倾向,一部分患者可自行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治疗前听力损失严重、伴有眩晕等是预后不佳因素。儿童和老人的听力恢复较其他年龄组差。治疗开始的时间对预后也有影响,一般在7~10天内开始治疗者,效果较好。

  •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与开始治疗的时间有关。
  • 突发性耳聋发生后,尽早积极进行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部分患者可达到治愈的效果。
  • 如不积极进行治疗,可能会引起永久性耳聋。

预防

由于突发性聋病因尚不明确,并无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作为一般性的预防,日常生活中可注意以下几点:

  • 注意调节不良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 注意生活规律,避免长期过度劳累。
  •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加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 积极治疗全身慢性疾病。
  •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减少烟、酒、咖啡等带来的刺激。
  •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
  • 对于已经患突发性聋并且治疗后患耳仍然不具有实用听力水平的患者,除上述建议外,还建议特别应该保护健侧耳:①避免接触噪声;②避免耳毒性药物;③避免耳外伤和耳部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