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泽区隶属于山西省太原市,是太原市的中心城区及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传媒、通信和金融中心,宋元明太原古城的主要所在地,名称源于明朝扩建后古城城门之一的迎泽门。

迎泽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汾河之东,市区中部,东与晋中市榆次区、寿阳县相邻;西隔汾河与万柏林区相望;南连小店区;北接杏花岭区,总面积117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22平方千米,是太原市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迎泽区常住人口为594238人。

2020年,迎泽区地区生产总值为895.12亿元,同比增长1.7%。

中文名

迎泽区

下辖地区

6个街道、1个镇

地理位置

太原市汾河之东、城区中部

面积

117km²

人口

594238人(2020年)

方言

晋语-并州片-太原话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电话区号

0351

政府驻地

柳巷街道云路街15号

外文名

Yingze District

车牌代码

晋A

邮政区码

030000

机场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

火车站

太原站

著名景点

文庙

行政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中国山西太原

行政区划代码

140106

地区生产总值

895.12 亿元(2020年)

建制沿革

名称由来

迎泽区

迎泽区因太原古城大南门——“迎泽门”而得名(太原古城有宜春、迎晖、阜城、振武、承恩、迎泽、拱极、镇远八大城门,分别各自隐含着东、西、南、北的寓意)。[1]历史沿革

明洪武九年(1376年)太原城扩建时所建。

民国十六年(1927年)太原设市之前,南城地区分属阳曲县、太原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太原以城池为界,划为内八区、外八区,区境为内一、二、三、八区及外一区、外二区管辖地。

1949年5月27日,将原16个区(内、外八区)合并为8个区,南城区境属第一、二、五、六区。

1954年6月4日,太原市各城区以地区方位命名,遂将第一区命名为太原市南城区,辖13个行政街,区政府驻活牛市12号(今解放路中段东侧23号楼址处)。

1956年,区政府改称区人民委员会。

1958年,将郊区的狄村街道辖地划归南城区管辖。同年11月12日区机关迁至柳巷南路19号。

1960年6月20日,撤销南城区人民委员会,改置柳巷、双塔两个城市人民公社。

1961年5月18日,撤销城市人民公社,恢复南城区人民委员会建置。

1969年9月7日,成立南城区革命委员会,同时南城区人民委员会停止行使职权。

1980年9月1日,经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南城区人民政府,终止南城区革命委员会职权。

1994年12月,区政府迁至棉花巷15号。

1996年,辖柳巷、文庙、庙前、迎泽、桥东、双塔、坞城、北营、老军营9个街道,334个社区

1997年5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设立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迎泽区辖原南城区的迎泽、桥东、文庙、柳巷、老军营、庙前6个街道,原南郊区的孟家井、郝庄(不含狄村)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棉花巷。

2007年,撤销柳北、双塔寺街四、桃园路南路第三、滨河东路第二、双塔西街四、水西关南街、新城南街7个社区居委会,设立劲松社区居委会(迎政发〔2007〕14号)。

2008年,撤销郝庄、东太堡、马庄、店坡、王家峰5个村委会,成立郝庄、东太堡、马庄、店坡、王家峰5个社区居委会。[1]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8年底,迎泽区辖6个街道、2个乡,下设240个社区、29个行政村。

2001年,孟家井乡并入郝庄乡。

2002年4月,郝庄乡撤乡设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2月,迎泽区辖6个街道、1个镇,共计10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太原市迎泽区行政区划一览
街道镇下辖社区、行政村
柳巷街道起凤街社区┃铁匠巷社区┃校尉营社区┃海子边东街社区┃开化寺南街社区┃海子边西街社区┃察院后社区┃宁化府社区┃柴市巷社区
文庙街道文庙社区┃五一东街社区┃上马街一社区┃上马街二社区┃山佑巷社区┃建设北路社区┃新城北街社区┃幸福社区┃五龙口一社区┃五龙口二社区┃五龙口三社区┃双塔寺一社区┃双塔寺二社区
庙前街道新建路一社区┃新建路二社区┃南海街一社区┃南海街二社区┃庙前社区┃海边街社区┃桃园一社区┃桃园二社区┃桃园三社区┃桃园四社区┃水西关一社区┃水西关二社区┃水西关三社区┃水西关四社区
迎泽街道并州路一社区┃并州路二社区┃并州路三社区┃青年路一社区┃青年路二社区┃青年路三社区┃双塔西街一社区┃双塔西街二社区┃双塔西街三社区┃解放南路一社区┃解放南路二社区┃南内环街一社区┃南内环街二社区┃南内环街三社区┃南内环街四社区
展开表格

地理环境

位置

迎泽区地处太原市汾河之东、城区中部,南连小店区,北接杏花岭区,东与榆次区、寿阳县相邻,西隔汾河与万柏林区相望。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2°41′,北纬37°51′。总面积117平方千米。

地貌

迎泽区地处在太原市中南部汾河以东的河谷平原,地面平坦,微向西南倾斜,地势北高南低,属晋中盆地(即太原盆地)的北端,由冲积平原组成,地面海拔高度为800米左右。

气候

迎泽区深处大陆内部,属四季分明的大陆性气候中的季风暖温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9.5℃~10.3℃,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6月上旬至7月底,为36.10℃~39.4℃之间。

人口民族

人口

据201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15059人,比上年末增加4701人。其中:城镇人口597665人,增加4556人;乡村人口17394人,增加145人。城镇化率97.17%。男性人口298917人,女性人口316142人,性别比为94.55∶100。全年出生人口6706人,人口出生率10.94‰;死亡人口2005人,死亡率3.27‰;自然增加人口4701人,自然增长率7.67‰。

2021年5月31日,太原市统计局、太原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太原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迎泽区594238人。[6]

经济概况

综述

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90832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419万元,增长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84398万元,增长5.7%;第三产业(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020512万元,增长8.5%,其中金融业增加值2331229万元,增长4.3%;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531094万元,增长23.8%;批发零售增加值858231万元,增长3.4%;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607914万元,增长2.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36031万元,增长4.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70915万元,增长5.3%;房地产业增加值185098万元,增长5.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3364元,增长7.1%。

产业结构:三个产业的产业比重分别为0、12.8、87.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10.2%和89.8%,分别拉动GDP增长0、0.83和7.27个百分点。

财政: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377613万元,增长2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52730万元,增长9.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执行215437万元,增长11.1%。

2020年,迎泽区地区生产总值为895.12亿元,同比增长1.7%,比上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0.34亿元,同比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110.23亿元,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784.55亿元,同比增长1.6%。

第一产业

2017年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44.8公顷,比上年减少32.6公顷。粮食种植面积144.5公顷,比上年减少27.4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7公顷,比上年减少2.8公顷。

林业:全年零星植树130万株,育苗面积27万公顷。

畜禽及水产品产量:猪出栏2294头。肉类产量373.6吨,禽蛋产量226.8吨,水产品产量26.3吨。

化肥施用: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55吨。

第二产业

柳巷

2017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6667万元,增长5.2%。其中:中央企业增加值332012万元,下降1.4%;省属企业增加值5282万元,增长36.3%;市属企业增加值38725万元,增长10.9%;村及村以下企业增加值648万元,下降77.8%。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67392万元,增长6.1%。利税总额259887万元,下降6.8%。利润总额30171万元,下降28.7%。亏损企业亏损额11281万元,增长19.7%。

建筑业: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3599095万元,增长8.7%;利税总额147689万元,下降4.0%;利润总额114781万元,增长6.3%;上缴税金32908万元,下降28.3%。

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76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75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7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976606万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中央投资99451万元,增长210%;地方投资877155万元,下降6.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00万元,下降73.4%;第二产业投资147597万元,下降17.6%,其中:工业投资138797万元,下降21.0%;第三产业投资828609万元,增长6.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9602万元。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0.04%、15.11%和84.85%。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163112万元,下降20.4%;非国有投资813494万元,下降6.1%。其中,民间投资24121万元,下降24.9%。

全年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26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7个,完成投资745876万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6.4%;10亿元以上项目23个,完成投资611956万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7%。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42539万元。住宅投资400485万元,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投资113945万元,占住宅投资的比重为28.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4832万元。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502992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02762万元。

社会

基础设施

2017年,迎泽区启动双塔景区改造项目一期工程,改造范围为南内环东街以北、以双塔寺为核心的周边区域。电建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完成3.1万平方米建筑物的征收任务,龙投公司已全面进场施工。燃煤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完成14.7万平方米燃煤房屋的拆除任务;东岗棚户区改造项目1、2、7、8号回迁楼全部完工,共交付1300套安置房;全年共审核廉租住房申请200余户,最终确定133户、314人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标准。

城区绿化:完成白云寺、马庄和九九养老院附近渣土清理、植绿工程,同时完成太榆路18号绿地、上马街建设路口绿地的建设工作,共建设绿地面积86086.57平方米,总投资607.44万元,圆满完成了五个绿地的建设任务。结合片区整治、城中村改造等工作的开展,建设完成了山西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游园、东辰小区游园、双塔北路林带游园、南内环建设路口游园和朝阳三社区游园五个游园的建设任务,共新建绿地面积28765.34平方米,总投资1020.5万元。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完成A002、A004、A007等53棵的保护工作。对计划内的古树进行了围箍支撑、修剪复壮、固化防腐等保护,共投资288480元。

教科文卫

综述

迎泽区第一实验小学

迎泽区内有山西省晋剧院、省京剧院、省话剧院等省城主要文艺团体,省图书馆、山西图书大厦、太原工人文化宫、市少年宫、太原影都等文化娱乐场所,中科院煤化所、省日化所等国家和省级科研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大原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山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省中医研究院、二六四医院等医疗单位均汇集该区。

截至2009年,迎泽区财政对科技、教育、卫生的投入分别达892万元、2.2亿元和5933万元,同比增长了15.3%、20.6%和7%。

教育

2017年末,共有普通高中11所,普通初中19所,小学36所,幼儿园74所。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9.05%,小学净入园率100%。

医疗

2017年末共有卫生机构479个(不含村卫生室),医疗床位923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3847人,其中:执业(包括执业助理)医师4996人,注册护士6923人。每千人拥有医生8人。

2020年6月2日,迎泽区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文化

2017年确定了8个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和10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立了文化馆、图书馆网站,并配备了二维码数字书刊报纸借阅机和身份证扫描器等设备,对郝庄镇28个农家书屋开展了图书配发工作,除了文化教育、科普、医疗卫生、少儿读物等还包括《党的十九大报告》(单行本)、《中国共产党党章》《文件汇编》《辅导读本》4种读物,共配发图书3360册。国庆、中秋节期间,在双塔广场、中正天街广场举办了“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共开展戏曲、歌舞类演出10场。

社会保障

2017年,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77元,增长6.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83元,增长6.7%。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58∶1。

社会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8817人,其中,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人数完成51432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完成7385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完成27124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完成196371人,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完成26841人和2498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4926人。全区现有城乡低保对象1420户、1966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471.75万元,其中:城市低保对象1136户、1522人,发放低保金1203.77万元,农村低保对象284户、444人,发放低保金267.98万元。

交通

2011年,迎泽区新改建城市道路13.6千米,投资1100余万元,完成了10千米县乡公路建设。

在太原市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中,太原地铁1号线、太原地铁2号线、太原地铁5号线穿过迎泽区辖区。

文化

传统节日

添仓节

添仓节又称“天仓节”,其时在农历正月二十日和二十五日,是农历正月中的最后一个节日。

寒食节

寒食节的时间在冬至后百五日(亦有百六日之说),即清明前两天。至今,太原南郊区群众仍有称寒食为“一百五”者。民间传说,这一天为“龙忌”之日,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传说晋文公重耳在这一天焚烧绵山,烧死功臣介子推,追悔莫迭才下令禁火的。“焚火绵山”的故事在太原地区流传很广。其实,寒食的起源并非始于介子推,而是始于周代的禁火制度。

寒衣节

寒衣节为农历十月初一,亦称“送寒衣”,意谓为死去的亲属亡灵送冬天衣物的日子。至时家人用五色纸(常用黄、蓝、绿、白、青)剪成象征性的衣服,中间夹絮棉花,意指供亡者冬季穿用。

民间艺术

武社火

武社火的表演者,身着紧身的民族武装,或黑,或青,或蓝。头上有的戴传统英雄帽,有的以青、红、白、黑等色布缎罩头,伴随着鼓点,手持刀、枪、剑、棍等十八般兵器,或个人献艺,或二人对打,或三者打一,或若干人围打一人。

铁棍背棍

背棍亦称“背阁”,铁棍亦称“抬阁”,是太原流行的社火娱乐形式。

高跷

高跷俗称“拐子”,由结实木棍上安装踏板,表演时脚踩踏板,用布带绑在小腿上,,故也称“踩高跷”。高跷高度不一,小高跷4尺~5尺,大高跷7尺~8尺。

旅游

文庙

文庙

文庙位于上官巷东端,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由当时的山西巡抚张之洞倡议,在原崇善寺废墟上重建,整座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1919年(民国8年)辟为省图书博物馆,后改称民众教育馆。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改为省博物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善寺

崇善寺位于上马街中部南侧。初名白马寺,创建于唐,后改称延寿寺、宗善寺,明朝时定名崇善寺。现存寺宇为明洪武十六年(1383)晋恭王所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纯阳宫

纯阳宫位于五一广场西北隅。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清乾隆年间(1736~1795)增筑巍阁。新中国成立后,又增建关公亭及碑廊20楹。纯阳宫为省博物馆二部,辟有大小21个陈列室,陈列着两千多件文物珍品,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真古寺

清真古寺位于解放路南端东侧,驻解放路31号。始建于唐贞元年(785),宋代重修,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寺

南十方院又称白云寺,位于城南红土沟,旧名净业庵,又名清凉寺。观音堂始建于唐,明时增修,清康熙2年(1663)天泽和尚扩建遂更名为白云寺。雍正9年(1731)僧了然重修建毗卢阁,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祚寺双塔

永祚寺

永祚寺,民间俗称双塔寺,位于太原市区东南约3公里的郝庄村南山岗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状元桥

状元桥位于儿童公园南北两湖之间,早年是石板桥,传说唐朝的狄人杰过此桥后高中了状元。实因此桥距明清两代贡院颇近,故名状元桥。

风华楼

藏经楼又名风华楼,位于迎泽公园中心广场。原是太谷县资福寺的建筑之一,称藏经阁,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为仿明建筑,资福寺早毁,唯藏经阁独存。

大钟寺

大钟寺位于钟楼街西段,原为寿宁寺,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金大定十六年(1176)重建。明永乐八年(1410)寺内建起一座钟楼,故名打钟寺。

开化寺

开化寺创建年代不详,宋绍圣年间重修,名为汉封寺。元大德年间改称延寿寺。1913年(民国2年)开化市的北部被辟为市场,叫做共和市场。1920年(民国9年)拆毁佛像,开化寺全部改为市场,定名为开化市。

文昌阁

文昌阁始建年代不详,清代重修,位于新南四条迎泽小学东南隅。

大关帝庙

大关帝庙位于庙前街北段(现庙前小学),为太原现存关帝庙中最大的一座。该庙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清建筑,总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关帝庙

太原的祠宇中,关帝庙居首位。志书所列达27处,在这27处关帝庙中,历史最久的当数校尉营的古关帝庙(建于元代)。该庙位于西校尉营北端西侧,布局为前后两进院落,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寿宫

皇庙又称万寿宫,位于五一路南段东侧皇庙巷内。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是明、清两代帝王、皇族和文武官员祭祀先祖和庆典的场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山庙

泰山庙建造年代不详。最早建于钟楼街路南,后迁至路北。因年久失修,于1942年(民国31年)移至钟楼街街公所(街公所建于1918年(民国7年),有碑记为证)。

奶奶庙

奶奶庙位于校尉营北口,始建于清代后期,是供奉关夫人的祠堂。

白衣庵

白衣庵在庙前街41号。始建年代不详,现为清代建筑。主建筑为三开间观音菩萨大殿,挑檐歇山顶,砖木混合结构。观音塑像“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山门及其它建筑已无存,现为民居。

《崇德庐帖》石刻

《崇德庐帖》石刻立于太原市儿童公园。是清代阳曲县回民鉴藏家李希搜集钟繇、褚遂良、苏东坡、黄庭坚、傅山等历代著名书法家真迹,于清咸丰二年(1852)刻之于石的,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傅山书法》碑刻

《傅山书法》碑刻立于劲松路南端碑林公园。在公园中轴位置主要建筑内摹勒着傅山先生书法真迹碑石178块,其中根据李宗仁先生归国时带回的傅山12张条幅制成的碑刻雕屏。

山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

山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儿童公园内。1950年3月5日,山西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园内修建一座山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3月25日,首任山西省政府主席程子华在北湖区陈列馆前为其破土奠基。1951年3月7日举行了落成典礼。

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坐落在儿童公园北端的二层楼阁,初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是文瀛公园的一个小建筑。后为国货陈列所,取名劝业楼。1912年(民国元年)9月18日,孙中山先生来到太原,19日下午,太原各界在劝业楼前召开盛大的欢迎会,孙中山先生在楼上凭栏发表了民主革命的讲演。1986年5月17日太原市人民政府决定,该劝业楼为孙中山纪念馆;同年11月,市政府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省立一中旧址

山西省立一中旧址位于儿童公园南侧前清代贡院处,创办于清光绪32年(1906),是山西最早的官办中学,它造就了大批早期共产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其中高君宇、王振翼、贺昌、王瀛、张淑平、张友清、彭真等为杰出的代表。

山西大学堂

山西大学堂旧址,位于侯家巷太原师专内,是一座仿英中世纪教堂式砖木结构建筑。创建于清光绪28年(1902)。山西大学堂是山西现代教育的发祥地,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槐公园

狄村北道西有一槐树,相传为唐代杰出政治家狄仁杰之母手植,树前有清康熙年间太原知县戴梦熊立的狄梁公故里碑。1985年,原南城区(现迎泽区)人民政府在此建唐槐公园,重立狄梁公故里碑、唐槐碑。

万字楼

万字楼位于儿童公园东北隅,始建于1937年(民国26年)。该建筑原为阎锡山为纪念其父而建的子明图书馆。因楼阁歌剧像佛教中的“卍”字,故俗称万字楼。

代表人物

狄仁杰(公元630年—700年),唐代著名宰相,字怀英,太原狄村人,曾以明经举,任并州都督府曹,转大理丞,历任宁州、豫州刺史。武则天执政时,任地方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常遇春(公元1330年—1369年),明代著名将领。字伯仁,回族,濠州怀远(今属安徽怀远)人。世代务农,家境寒苦,自幼习武,二十岁左右已经“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天,追随朱元璋征战十四年,与朱元璋的开拓和统一事业相始终。后来朱元璋在总结开国之功时曾说:“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

傅山(公元1607年—1684年),山西太原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书画家、篆刻家、医学家,被称为“清初六大师”,同时代人评价他“学究天人,道兼仙释”,“博极群书,时称学海”。

王昌龄(约690年~约756年),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丞相为丞相。丞相为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著名著名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获得荣誉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5]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79。4月,入选2020中国医疗服务百佳县市。5月,入选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排名58。11月25日,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月19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3]